王瑜
長寧竹海農商銀行根據省聯社網點轉型“四種類型、八大模式”,因地制宜,一點一策,分類實施網點轉型,完成營業網點的精準定位,并確立了硬件是基礎,軟轉是根本,軟硬兼施,同步推進的目標,重點開展轉機制、轉渠道、轉服務“三轉”策略,確保網點轉型形神皆備,快速推進。
轉機制 強激勵
一是成立機制建設工作委員會,負責機制建設工作,實行機制建設工作常態化管理,為轉型開路。二是創新推出“一行二主管”網點管理架構“金三角”模式。優化中層干部競聘管理辦法,打通人才晉升通道。構建網點“金三角”管理模式,優化網點人力資源配置和員工組合,防止行長一長獨大和當甩手掌柜,同時有利于培養后備人才。三是實行按月考核計價到人。制訂柜員、客戶經理每月按照業務量計價薪酬辦法和行長(主任)每月按照完成目標任務量計價薪酬辦法,實行將薪酬按月考核分配到崗位、到人頭,以按勞取酬的計價分配機制來撬動人力資源管理效益。四是制定實施總部中后臺部門考核辦法,將部門履行情況和部門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建立“層層有任務,人人有考核”和考核無空白的部門管理機制。五是制定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持續深入推進機構等級、行員等級評定工作,加強組織實施和結果運用。六是進一步修訂完善和嚴格執行員工動態積分管理辦法、環境績效補貼辦法和員工流動管理辦法,持續加強和優化員工動態管理。七是進一步優化“雙先雙優”評選辦法和建立“能手、明星”評定評選辦法,開展評選活動,激勵員工專項潛能、專項優勢的全面發揮。
轉渠道 強基礎
一是明確“四有四覆蓋”目標。力爭用兩年時間,實現“鎮鎮有存取款機、村村有綜合金融服務站、社社有助農取款服務點、人人有蜀信卡”和“網上銀行全覆蓋、手機銀行全覆蓋、短信銀行全覆蓋、微信銀行全覆蓋”的“四有四覆蓋”建設目標。二是細化網點功能定位。即1個全功能網點+社區銀行+金融便民服務點、4個精品網點+社區銀行、2個精品網點+金融便民服務站、20個基礎網點+金融便民服務站、2個“2儲蓄網點+N個金融便民服務點”。三是強推“十百千萬”渠道建設工程。即在農村建設10個社區銀行、建設100個三農綜合金融服務站(力爭達到300個)、1000個助農取款服務點、發展10000戶手機銀行(力爭達到30000戶)。四是打造金融服務示范行。切實拓展網點轉型工作,把網點轉型建設范圍延伸至每個行政村和50%以上的村民小組,將社區銀行向農村社區擴展,將助農取款點改造升級為綜合金融服務示范站、點。目前,長寧竹海農商銀行已申報20個示范點和10個示范站,申請總量為全市第一。
轉服務 強營銷
實行“三步走”戰略,強推柜面替代率,增加營銷人員數量。第一步由柜員輪流擔任大堂經理。主推“折換卡”—“卡離柜”到ATM轉賬取款,動員幫助客戶開通并使用手機銀行辦理轉賬繳費等業務。第二步柜員轉客戶經理。將一部分柜員轉化為農貸、小微客戶經理或者低柜客戶經理,增強營銷力量。第三步將人工服務轉為智能化機具服務。全轄強推客戶離柜到智能化機具上辦理存取款、轉賬業務和結算支付業務,力爭用兩年時間全部業務柜面替代率達到并超過全市銀行業先進水平。
截止到2015年10月末,累計發展短信客戶65,798戶、微信客戶34,686戶;已設立金融服務站30個,建成社區金融超市1個,發展EPOS助農取款點835個、POS商戶279戶(臺)、投放安裝ATM機57臺,全縣行政村服務點覆蓋率達310%、有7個行政村安裝了ATM機,鄉鎮ATM機覆蓋率達100%,實現了“村村通”“鎮鎮通”目標;開通手機銀行23,787戶、手機銀行有效客戶率74.46%,全省排名第一名、手機銀行活躍客戶率62.47% ,全省排名第二名;發行蜀信卡29.6萬張,活卡率97.62%,全省排名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