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姹 趙寧 陸相林
【摘 要】 財務競爭力是物流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從利益相關者視角出發(fā),綜合考慮規(guī)模、償債、盈利等五方面,在設計12個財務指標的基礎上構建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3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實證結果表明所建指標體系較為科學。依據五個主成分得分,分別從盈利能力、規(guī)模實力、營運能力、發(fā)展能力、償債能力五個方面,列出了38家物流上市公司中優(yōu)勢與劣勢企業(yè),為各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指明了方向。最后對拓展研究作出討論與展望。
【關鍵詞】 物流上市公司; 財務競爭力; 主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F259.27;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23-0087-04
一、引言
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研究是財務管理理論的創(chuàng)新,是競爭力理論的新概念,是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魏順澤,2011)。目前,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的相關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尚未形成共識(何瑛,2011)。物流業(yè)是朝陽產業(yè),現代物流產業(yè)的發(fā)展是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投資環(huán)境、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國務院關于印發(fā)物流業(yè)發(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fā)〔2014〕42號)明確了物流業(yè)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產業(yè)地位,提出至2020年實現我國物流企業(yè)競爭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yè)集團和物流服務品牌。因此,開展物流上市公司競爭力研究極具現實意義。
有關物流競爭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區(qū)域、行業(yè)或者產業(yè)視角以及物流企業(yè)競爭力研究方面,有關物流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的研究較少,有關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研究則更少。顧麗琴(2015)從物流競爭實力以及物流競爭潛力兩個層面構建區(qū)域物流競爭力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分析了中部六省在2008—2012年期間區(qū)域物流競爭實力與競爭潛力的動態(tài)變化。周青浮(2014)分析了物流產業(yè)集群的競爭力評價影響因素集,構建了廣義偏差最小的物流產業(yè)集群競爭力評價模型。曹小英(2015)在對農產品物流企業(yè)核心競爭力進行界定的基礎上,從服務力、創(chuàng)新力、管理力、營銷力和文化力五個方面分析了農產品物流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構建了農產品物流企業(yè)“五力”鉆石模型。賈煒瑩(201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我國物流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評價模型,對公司財務風險作出評價。馬育倩、陸相林(2015)對我國旅游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進行了評價。
綜上所述,對作為國家基礎性、戰(zhàn)略性產業(yè)中龍頭地位的物流上市公司開展研究,既具現實意義,又具有學術意義。基于此,文章構建了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選取國內38家物流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財務數據,利用主成分方法進行評價,進而提出其競爭力提升的建設性意見。
二、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構建物流上市公司財務指標體系時,需要權衡其利益相關者需求。不同主體關注著不同的評價指標,物流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主要關心企業(yè)的運轉情況和利潤指標的完成情況,股東關心盈利情況和企業(yè)的成長能力,債權人則關心企業(yè)的償債能力。因此,綜合物流上市公司的規(guī)模實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fā)展能力五個方面,設計了12個二級指標,構建了我國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評價體系(見表1)。
三、國內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過程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以滬深兩市A股物流上市公司共計38家(名單詳見表4)為樣本,主要采用其2014年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收集整理計算得到二級指標數據值。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即PCA)方法,由Hotelling首先提出,是一種重要的多元統(tǒng)計方法(陳鶴亭,2000),可通過指標的線性組合,將多個具有相關關系的指標綜合為少數幾個指標(即主成分),可更集中、典型描述和評價研究對象的特征。
(二)指標數據轉化與標準化
(三)分析有效性檢驗
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并分析其適應性檢驗,得到Bartlett檢驗值為0,KMO值為0.617>0.5,因此,上述數據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陸相林,2007)。計算12個財務評價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得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見表2)。
(四)確定主成分數目
在主成分分析中,有兩種方法,方法一為選取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上的主成分,方法二為選取累積貢獻率達85%~95%的主成分(陸相林,2007)。本文對上述兩種方法折衷,選取前五個主成分。原因為,第五個主成分特征值小于1,且由表2知前五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已達80.709%,在滿足方法一的基礎上,也較好滿足了方法二的要求。因此,主成分確定為F1,F2,F3,F4,F5并得到各指標在主成分上的載荷(如表3)。
(五)主成分經濟性解釋
如表3所示,第一主成分F1在資產利潤率x5、資產凈利率x6上的載荷值較大,且符號為正,可以反映物流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因此稱之為盈利因子。
第二主成分F2在資產總額x1、成本費用凈利率x7上的載荷值較大,且符號為正,可以認為是反映規(guī)模實力狀況的因素,稱之為規(guī)模因子。
第三主成分F3在流動比率x3、總資產周轉率x8上的載荷值較大,且符號為正,可以認為是反映償債能力狀況的因素,稱之為償債因子。
第四主成分F4在銷售增長率x12、流動資產周轉率x9上的載荷值較大,可以認為是反映發(fā)展能力狀況的因素,稱之為發(fā)展因子。
第五主成分F5在總資產周轉率x8、流動資產周轉率x9上的載荷值較大,且符號為正,可以反映營運能力狀況的水平,稱之為營運能力因子。
(六)綜合得分及排名
根據選定的五個主成分(F1、F2、F3、F4、F5)及其得分進行加權并求和,可進一步得出3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綜合得分及排名(見表4)。
由表4可知,我國3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存在明顯的差異,整體可表述為“排名靠前者競爭優(yōu)勢明顯,排名靠后者劣勢突出”。如38家物流上市公司中,財務競爭力綜合得分大于0.5的只有兩家公司,分別為南方航空和鹽田港,分值為1.188和0.547,可見各排名靠前的公司競爭優(yōu)勢明顯,特別是南方航空,得分為1.188。財務競爭力綜合得分小于-0.5的有3家,分別為蕪湖港、亞通股份、長航鳳凰,得分為-0.527、-0.552、-2.541,特別是長航鳳凰綜合得分為-2.541,可見其財務競爭力劣勢明顯,詳見圖1。
第一主成分F1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別為鹽田港、上港集團,可知上述公司盈利能力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亞通股份、保稅科技、長航鳳凰,可知上述公司盈利能力較差。
第二主成分F2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只有南方航空,分值高達5.710,可知其規(guī)模實力極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上港集團、中國遠洋、東方航空,可知上述公司規(guī)模實力較差。
第三主成分F3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別為鹽田港、錦江投資、外運發(fā)展、廣深鐵路、上港集團、XD天津港、長航鳳凰、廈門港務、鐵龍物流、保稅科技、北巴傳媒、深赤灣、日照港,可知上述公司償債能力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中遠航運、中儲股份、中國遠洋、中國國航、東方航空、海南航空、蕪湖港、亞通股份、江西長運、長油,可知上述公司償債因子較差。
第四主成分F4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別為SST天海、保稅科技、錦州港、重慶港九、XD天津港、廈門港務,可知上述公司發(fā)展能力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廣深鐵路、外運發(fā)展、中儲股份、長航鳳凰、鹽田港、北巴傳媒、蕪湖港,可知上述公司發(fā)展能力較差。
第五主成分F5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別為東方航空、中國遠洋、南方航空、上港集團、中海發(fā)展、中海集運,可知上述公司營運能力較強;得分小于-0.5的分別為連云港、中海海盛、北巴傳媒、亞通股份、長江投資、南京港、海南航空、江西長運、長油、中國國航,可知上述公司營運能力較差。
四、結論與探討
(一)結論
1.本文構建的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評價后,得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證明了所建指標體系的科學性。第一主成分F1主要反映了各物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二主成分F2主要反映了各物流上市公司的規(guī)模實力狀況,第三主成分F3主要反映了物流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第四主成分F4主要反映了物流上市公司的發(fā)展能力狀況,第五主成分F5主要反映了各物流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
2.求得上述五個主成分的得分后,據其含義從盈利能力、規(guī)模實力、償債能力、發(fā)展能力、營運能力五個方面,列出了優(yōu)勢與劣勢企業(yè),為各企業(yè)進一步改進、提升其財務競爭力指明了方向。
3.對各物流上市公司的主成分得分加權求和(ΣF= 0.446F1 + 0.195F2 + 0.145F3 +
0.119F4+0.094F5),最終得其綜合得分并排序,可以對其綜合財務競爭力作出評價。
(二)探討
1.研究只選取了38家物流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年度報告,因此所得結論的可靠性需進一步驗證,今后的努力方向可對物流上市公司企業(yè)多年觀測結果加以實證。
2.實證中發(fā)現,各物流上市公司第二、四、五主成分得分值兩極分化相當明顯,即各企業(yè)的規(guī)模實力、發(fā)展能力、營運能力有可能是影響各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的突出因子,并有可能最終決定其核心競爭力。
3.研究僅對國內物流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未來可拓展至財務競爭力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關系的研究。
4.主成分分析中筆者發(fā)現,選取載荷符號為正且值較大的指標對主成分含義加以解釋更為有效。盡管從統(tǒng)計意義上看,對于值為負、絕對值較大的載荷原則上也有意義,并且也有學者提出應加以考慮,但根據筆者應用主成分分析的實踐經驗,只選取載荷符號為正且其值較大的指標對主分分含義加以解釋更為有效。如本文中第一主成分含義的確定,如果考慮值為負、絕對值較大的載荷,則其含義變得極為模糊,如果只考慮正值最大者,則可以清晰得到其含義應為盈力能力因子。
【參考文獻】
[1] 曹小英,牟紹波.農產品物流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及其構成要素[J].商業(yè)經濟研究,2015(7):37-39.
[2] 陳鶴亭,朱孔來,王吉信.現代經濟分析新方法[M].濟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0:302-314.
[3] 顧麗琴,吁云云.中部六省區(qū)域物流競爭力綜合評價實證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4):36-39.
[4] 何瑛.基于價值導向的電信運營企業(yè)財務競爭力綜合評價與提升路徑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1(11): 109-118.
[5] 賈煒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物流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J].財會通訊(綜合),2013(23):107-110.
[6] 陸相林.區(qū)域旅游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實證研究:以山東省17地市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2):264-267.
[7] 馬育倩,陸相林,馬婷婷.國內旅游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評價[J].會計之友,2015(8):83-87.
[8] 魏順澤,劉真敏,魏玲麗.造紙、印刷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2011(23):30-31.
[9] 周青浮.基于OWA的廣義物流產業(yè)集群競爭力評價[J].統(tǒng)計與決策,2014(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