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妍
[摘 要] 伴隨著中韓自貿區的建成,給兩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與挑戰,而自貿區協議的正式簽署,對東北亞的經濟乃至亞洲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而黑龍江省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東北亞地區的交通樞紐,黑龍江省又是農業大省,所以加快發展農產品物流對黑龍江省物流園區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為了發展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從領導到員工的全力以赴,政策支持、技術獲取和資金保證,相信在中韓自貿區背景下,在黑龍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物流企業的不斷努力下,在黑龍江省所有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黑龍江省的物流尤其是農產品物流會得到大力長期和有效的發展。
[關鍵詞] 中韓自貿區;黑龍江省;物流園區;農產品物流;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B
2015年6月1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對中韓經貿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隨著中韓自貿區的不斷推進,必將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和動力,會給我們兩國人民帶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也將得到有力的助推作用。在地理位置上由于黑龍江省,是該地區的交通樞紐,在農產品市場上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加快發展農產品物流對黑龍江省農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黑龍江省發展農產品物流的障礙
(一)農產品物流所需基本條件落后
想要發展農產品物流,必須要保障農產品較好的存儲條件和順暢的四通八達的運輸線路。由于黑龍江省屬于內陸地區,所以運輸方式主要以公路、鐵路為主,而由于早期修建方面前瞻性不夠,黑龍江省的公路大多局限于二級以下公路,所以在運載能力急需增強。至此應增加相關支線的密度,提高運載能力和運輸可達性。而黑龍江省在農產品儲存方面,因為黑龍江省進入秋季后天氣涼爽,所以當地的農民都是借著這種天然的氣候,將糧食就地存放,沒有適合儲運的糧倉,只有將糧食賣完后才儲存到糧倉,這些整體上使農產品受腐蝕變質的概率增大。
(二)現代化的物流理念認知不足
由于黑龍江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傳統的固化觀念等因素,對真正意義上現代化物流的標準、內容和所需載體和平臺認識不夠,了解不透徹,加上部分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惰性的思想,守舊的觀念,不愿意尋找突破口,沒有抓住國家相關政策扶持的機會,幾個輪回下來,我們的物流發展會被落得越來越遠。
(三)信息化、現代化程度程度低
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主要體現在許多農產品生產地沒有網絡覆蓋,農民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有效的掌握買賣節點,大多數還是靠天吃飯,主要以手工作業為主,從而降低了農產品運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由于對距離遠、大宗貨物的物流存在著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使買與賣雙方沒有現代化的預測手段和規避風險的能力,以至于遭受許多損失,也提高了物流成本。
(四)物流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物流標準化已經有了國際的標準,但是黑龍江省在產、供、銷及產品包裝上標準化程度還有待提高,沒有達到國際的標準,必然會造成物流成本過高、效率低下等問題,從而降低了我省農產品物流的出口和現代化的競爭水平。
二、自貿區背景下加強發展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對策
(一)充分利用黑龍江省獨特的地理位置
黑龍江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黑龍江省西起121°11′,東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北部和東部與俄羅斯、韓國相鄰,邊境線長3045千米,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遠東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西部與南部分別與內蒙古和吉林省相鄰,面積47.3萬平方公里。所以說黑龍江省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基礎。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奠定了其對外貿易發展的良好基礎。
(二)以中韓自貿區(FTA)為契機,加快農業領域對接
自2010年以來,中國對韓的農產品出口份額就逐年增加,在FTA的影響下,雙方在農業領域的投資和貿易都將繼續擴大。黑龍江省在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成本上占有優勢,韓國在農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方面占有優勢,所以雙方應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中韓農業分工價值鏈,建立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等環節垂直分工體系,滿足各自需求。
(三)加強農業技術及跨境電商合作
電子商務是中韓農業領域發展的需求,所以要加快中韓合作網路信息平臺的建設,加強中韓農業信息和跨境商務合作。一要好好利用黑龍江省健全的農業技術科研推廣體系,擁有大量高端農業技術人才的資源優勢,同時也要借助韓國現代的農業技術優勢。二要逐步完善并發揮黑龍江省內各城市的跨境電子商務優勢,構筑面向韓國的農業信息和跨境合作平臺。
(四)完善物流的相關設施和設備
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要想做到產供銷一體化,必須有完善的相關設施和設備,包括物流的公共信息平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現代化的儲運體系和批發市場等。因此,黑龍江省主要部門要統一部署和規劃,物流企業要進行科學的設計。滿足現代化物流儲運的要求,從而和國際接軌,進而占據國際和國內更多的市場,為我省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五)加大網絡的覆蓋率
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大多處于相對閉塞的區域,所以為了第一時間掌握農產品的動態,就需要功能強大的互聯網,從而能及時準確的獲得相關農產品信息,掌握市場前沿動態,從而提高交易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降低運輸工具的空載率,節省物流成本,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并且可以通過黑龍江省主要農產品糧食為突破點,和相關的企業建立起長遠的合作發展關系,為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發展奠定長遠的發展規劃。
(六)建立合理有效的物流節點
眾所周知,要使供應鏈系統用最小的成本發揮最大的效率,那么供應鏈系統的各節點布局合理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就必須重視物流運輸線路的有效連接,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做的很好。在我國,由于交通網路布局過于分散的不合理現象,致使農產品沒有科學的物流節點,所以要再充分調研和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在供應鏈的相關環節建立有效的節點,對于農產品物流乃至整個物流的發展都是有益的解決途徑。endprint
(七)提高政府的參與度
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要快速有效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參與,只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財政上的投入,才能使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有最堅強的后盾。同時在管理方面也要改變過去誰都管而又誰都不管的現象,具體事宜應分工明確,由工商、交通和農業等部門協同管理,這樣有的放矢,使黑龍江省的農產品物流在發展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事可詢,為農產品物流的良性發展有宏觀上的保證。
(八)構建全省的物流信息平臺
要想真正實現信息共享、及時準確的掌握產品信息、了解市場動態、實現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離不開現代化的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而構建信息化平臺需要政府出資,組建龐大的數據信息,通過物流相關技術人員和軟件開發設計人員組建信息平臺的功能模塊。利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實現不同組織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過GPS和GIS等技術實現貨物的實施準確的跟蹤和定位,為長距離大宗貨物的運輸提供相應的保障。同時通過平臺也可以對相關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重組,進而節省人力,優化流程,提高貨物的運輸效率,減少貨損和貨差,降低成本,為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發展提供了最優的技術和信息的保障。
(九)加快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建設
農產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取決于相關信息軟件和硬件的配套程度,信息化程度越高,獲得相關信息的準確度和通暢度越強,掌握市場的信息也就越準確。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配送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信息的支持和保證,信息化程度越高,獲得的信息越及時準確,就可有效的規避物流的風險,提高勞動效率,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保證了農產品從生產的最初源頭就獲得了利潤空間。
(十)實現農產品物流的綠色化
伴隨著全世界綠色物流的提出,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在發展過程中應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農產品的生產、儲運都需要一個綠色的環境,而綠色的水平和程度和人們的生活健康息息相關,所以為了改善人類面臨的各種健康困擾,那么就應該建立一個真正綠色的農產品物流,從源頭解決人們對綠色的向往和追求。
總之,為了適應中韓自貿區背景下的黑龍江省物流園區的發展,針對我省是農業大省的實際情況,著實有效的解決農產品物流問題,是發展我省物流園區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總體來說,黑龍江省政府首先要再政策制定上有針對性和傾向性,在資金上要加大投資和支持的力度。在物流基礎設施的布局上,要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上,要積極引進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軟件開發應用人才,在流程上要借鑒發達國家和我國先進省份成功的秘籍,在觀念上要打破固化的腐朽的思想,針對人們追求的綠色產品需求,要在綠色上下功夫,實現真正的綠色產品,從而有質量的保證,是銷售獲利的基礎。而針對目前許多物流企業還停留在手工作業為主的現象,要加大引進現代化的物流設施和設備,如自卸車、運輸車、叉車、托盤、貨梯、升降平臺、溫控設備和防潮設備等專用設備。黑龍江省由于冬季時間長,農產品鮮活易腐的特點,所以要做好農產品的儲存的工作,相應的冷藏設備和技術就要配套,并配備相應的專用儲運設施(氣調、液氨、保溫、冷板等多種類的冷藏庫、冷藏車、冷藏集裝箱),以此來確保農產品運輸的水平。總之,為了發展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從領導到員工的全力以赴,政策支持、技術獲取和資金保證,相信在中韓自貿區背景下,在黑龍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自物流企業的不斷努力下,在黑龍江省所有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黑龍江省的物流尤其是農產品物流會得到大力長期和有效的發展。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