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林
[摘 要] 宏觀金融風險是由于信用風險以及部門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異常波動導致的資產負債表層面的惡化,進而給整個宏觀經濟金融系統帶來風險。河南金融部門運行良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從資產負債表的視角來看,河南金融部門資本結構錯配風險并不明顯,期限錯配風險正在逐步升高,并存在貨幣錯配風險,企業產權比率較高,清償力嚴重不足。對此,應建立完善的區域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加強信貸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建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發展金融市場。
[關鍵詞] 河南;宏觀金融;風險研究;金融風險;資產負債表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Macro financial risks refer to the risks to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brought by balance sheet deterioration caused by credit risks and the unusual fluctuation of the debtor - creditor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tors. Financial sectors in Henan province work very well and have large growth space.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e sheet, the capital structure mismatch risk of the financial sectors is not obvious, the term mismatch risk is escalating and currency mismatch may occur. In addition, the equity ratio of enterprises is high and the liquidity is poor. 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etting up a sound warning system for regional financial risks, strengthening credit supervision,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developing financial market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Key words: Henan, macro finance, study of risks, financial risks, balance sheet
宏觀金融風險是由于信用風險以及部門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異常波動導致的資產負債表層面的惡化,進而影響到整個宏觀經濟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的風險,是國民經濟金融整體層面的系統性風險。本文采用資產負債表法將金融風險與宏觀經濟密切聯系起來,結合河南的實際情況,將金融系統作為聯系宏觀經濟的樞紐,來分析說明金融風險的大小、傳導以及對整體宏觀經濟的影響。
一、河南金融運行現狀
1.農村金融運行情況
2008-2013年,河南省農村新型機構大幅增加,從2008年的2家增加到2013年的187家,資產總額從2008年的2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411億元。與其它類型的金融機構相比,農村新型機構增加明顯,說明河南省在農村金融方面有較大的發展。2013年村鎮銀行加快發展,新增12家,實現18市全覆蓋。2008年,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515.82億元,增長12.8%,2013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232.12億元,較年初增長15.9%。顯示出河南農村金融資源大幅增長的良好跡象。
2.傳統銀行業發展狀況
2013年全年金融機構實現賬面凈利潤1257億元,主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較上年減少13億元,下降到0.35個百分點。傳統銀行業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河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增長幅度為18.8%,比2007年下降了2.4個百分點,且盈利也有所下降,2009年情況好轉,資產增幅回升,增幅達23.9%,說明河南省儲蓄存款則大幅回流,說明河南經濟出現回暖,城鎮居民儲蓄被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分流明顯,而企業則由于生產運營狀況有所改善,使得存款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末全省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7591.7億元,增長17.58%,各項貸款余額23511.41億元,增長15.8%,金融機構的總體資產規模在不斷擴大。
3.證券市場發展狀況
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河南省的證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上市公司數量由2008的61家增加到2013年的95家,股票總市值也由2008年1827.23億元上漲到2013年2992.47億元,可見證券市場融資功能已經得到較好恢復,這將歸結于市場回暖等多種因素,證券公司經營狀況明顯改善,利潤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的95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發行股票97只,募集資金總額達1831.32億元。年末,境內市場流通股總市值2992.47億元。2005-2013年河南省的證券化率呈現波動趨勢,并且幅度較大。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共有證券營業部208家,全年營業收入達到248億元,凈利潤80.3億元,增長9.6%。證券投資人427.52萬人,增長6.5%。股票交易總額18586.2億元,增長46.51%。
二、基于資產負債表法的宏觀金融風險實證研究
1.河南金融部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河南金融部門由保險業、銀行業和證券業等行業組成,銀行業包括國家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合作機構、城市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證券業主要包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根據數據的可得性,編制的河南省金融部門2006-2013年資產負債表主要包括銀行類金融機構,如表1所示endprint
2.金融部門資本結構錯配分析
根據上文中編制的資產負債表數據,我們提取河南省金融部門資本結構風險表,如表2所示
對于金融部門而言,若存貸比低可以增加金融部門的風險抵抗能力,但降低了金融部門的盈利水平;若存貸比高可以增加金融部門的盈利,卻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發的擠兌風險甚至危機。從圖2-2可以看出2006-2013年河南省銀行業存貸款規模均穩定增長,存貸比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06年的0.745降至2013年0.625,除2007年以外,均低于央行規定的商業銀行最高存貸比0.75,銀行支付能力相對充足,存貸比又稱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河南金融部門資本結構錯配風險并不明顯。
3.金融部門期限錯配風險分析
期限錯配風險分析主要研究金融部門資產的流動能力。根據長期貸款收益高、風險高、流動性低的特點和短期貸款收益低、風險低,流動性高的特點,如何合理的設定短期貸款與長期貸款在總貸款中的比率,從而控制金融部門的流動性風險一直是金融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如圖1所示河南的貸款總額呈現不斷增長趨勢,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在2003-2008年間總體上保持著增長,2009年以前,短期貸款多于中長期貸款,2009-2011年短期貸款少于中長期,到2012年以后,短期貸款又多余中長期貸款。然而河南省中長期貸款占比自2006-2011年不斷上升,在2011年達到49.6%,而在2012-2013年又有微幅下降,這意味著河南金融部門的資產流動性有所上升但是因為中長期貸款接近50%,所以在面臨突發性的經濟波動時,仍然會面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并可能遭受一定損失。
從表2來看,2006-2013年間,河南居民儲蓄在總體上呈現強勁增長趨勢。其中定期存款占比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由2006年的68%,下降到2013年的52.8%,在2008年略有上升,這是因為在2008美國次貸危機和國內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對未來經濟形勢持觀望態度,導致定期存款比率回升,居民儲蓄較快增長,2009年受經濟政策的刺激,資本市場發生回暖,定期存款減少,居民儲蓄活期化趨勢明顯。因此河南省期限錯配風險還不是很明顯,但是銀行的資金來源有偏向短期性的居民儲蓄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潛在的期限錯配風險。
4.金融部門貨幣錯配風險分析
貨幣錯配風險分析的主要著眼點在于金融部門的本外幣存貸結構,看其是否存在貨幣錯配風險,運用相關數據構建如表4所示。
如圖2所示,近年來河南省經濟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也增長較快,2006-2013年河南省的外幣存款和外幣貸款總體上都呈增長趨勢,2013年河南省的外幣貸款和外幣存款增幅較快,這主要歸結于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及河南省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從外幣存貸比來看,2006-2011年,河南省的存貸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由2006年的0.76上升到2011年的1.05,在2012年外幣存貸比開始下降,到2013年,外幣存貸比為0.76,仍然高于國際規定的0.75的安全上限,而過高的外幣存貸比會導致河南省金融部門的匯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貨幣錯配風險顯著。
三、對策建議
1.建立完善的區域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通過建立區域金融風險預警系統,使金融監管部門能夠準確、及時地了解本區域金融系統的運行狀況,從而做到事前預防,事發控制,事后彌補。
2.完善金融業自身發展,保持金融穩定
河南區域銀行結構單一,國有商業銀行出于壟斷地位,競爭不充分,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資源,要在河南省內發展地方性商業銀行,并促進銀行業內部的競爭,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3.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河南經濟發展相關政策,大力發展金融市場
建立和完善河南場外股票交易市場,在現行產業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優勢產業的發展,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漸改變上市公司行業集中的現狀。
4.加強信貸監管,降低貨幣錯配風險
建立貨幣錯配風險預警體系,以達到監測金融機構風險,合理調控河南利用外資的規模,有效保持利用外資的適度規模,保證區域內資源供求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
5.完善金融體制建設,優化金融環境
建立并完善適合中國中部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加速金融改革、建立與中部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體系,是經濟發展和發展民營企業、第三產業的迫切要求。
6.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控制風險中求發展
要大力提高產業深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依托中部崛起優勢,在資源幵發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下游產業,借助產業鏈延伸,擴大產能。
7.加強民間借貸監管,化解民間借貸內部矛盾
明確不同民間借貸行為的合法性,保護民間借貸的權益和防范借貸風險,為中小企業更好地發揮融資作用,實現對傳統民間借貸金融活動的引導、規范、提升和替代。
8.強化支撐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大政策性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鼓勵金融創新,發展各類金融機構,鼓勵開發出新金融產品,完善中小企業上市育成機制,擴大中小企業規模,增加直接融資。
[參 考 文 獻]
[1]紀陽.對我國區域金融風險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3):117-119
[2]于尚艷.區域金融風險的成因分析[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3):54-56
[3]傅伯言,李洪,等.江西防范金融風險問題研究[J].企業經濟,1996(4):18-22
[4]陳麗杰,侯云哲.區域金融風險研究[J].企業導報,2013(5):160
[5]石潤,潘煥學.我國區域金融風險的防范與化解策略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4(11):4-7
[6]王哲.內蒙古區域金融風險防范研究——基于宏觀金融工程的視角[D].武漢:武漢大學,2011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