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爾寧 朱穎 劉之一 胡瑞霞
【摘 要】 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滬深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13個財務指標進行降維處理,列示了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得分及排名,從13個財務指標綜合排名明顯看出近年來民營商業銀行發展已經領先,從另一個概念來說不外乎國有商業銀行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怎樣改變這樣的現狀才能稱其為真正的金融市場主導作用。文章結果表明財務指標因子分析只能代表商業銀行發展的一部分現實情況,而不是全部內容,但是會影響以后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導向,希望相關部門關注和思考。
【關鍵詞】 因子分析; 商業銀行; 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8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23-0051-06
一、研究背景、現狀分析及研究方法
(一)背景和意義
截至2015年,我國上市銀行(本文選取滬深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達16家。隨著商業銀行上市的增加,股票投資者對商業銀行的價值關注度越來越高,對商業銀行的合理績效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杜邦財務分析法、經濟增加值法、平衡計分卡法和因子分析法的比較,因子分析法能夠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銀行績效,因此本文選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進行績效分析,希望能夠為投資者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
從理論意義來看,本文因子分析法采用SPSS19.0對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在客觀性、信息保留完善程度、解釋性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優勢,既能有效防止之前其他績效評價方法在指標賦權方面的主觀性導致的人為偏差,還能通過對數據評價工作的簡化使研究對象整體更加清晰、完整。
從實際應用價值來看,對于銀行投資者來說,其在銀行財務分析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參差不齊,而因子分析法可以通過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操作從而省卻復雜晦澀的計算過程,這就給投資者創造了很大的便利去分析銀行績效,作出投資決策,有助于其理性投資和金融業的穩健發展。總體說來,因子分析法對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是一個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二)現狀分析
就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績效分析評價的現狀來看,其質量與銀行管理形勢所要求的高度還相差較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第一,有關商業銀行績效分析評價的理論和方法不足。由于我國銀行股份制改革歷史短暫,學術理論界的教材研究等對于經營分析的重點主要集中于制造業企業,而銀行業無論經營對象還是財務會計系統都有別于制造業,所以直接導致在績效分析的主體、重點和內容上的特殊性。這就使得銀行管理者和投資者不能簡單套用制造業企業的經營分析方法來衡量銀行自身的經營績效。第二,數據指標體系的構建不合理。一方面在于選取財務指標的標準。由于現今上市企業官方發布的財務報表中財務指標信息是一手數據即最新的數據,為了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績效其指標選取量大,使得之后的數據處理非常復雜,再有很多相似指標的選取導致最后解釋結果的重復性,損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在于數據指標的賦權問題。由于現今多采用綜合評分法進行績效分析,指標賦權存在很大的主觀經驗性,人為偏差使得分析結論失真,不足以客觀真實地反映結果。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將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綜合評價。因子分析法是利用降維的思想,從研究相關指標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把一些信息重疊、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歸結為少數幾個不相關綜合因子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其基本理論是根據相關性大小把變量分組,得同組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不同組的變量之間不相關或相關性較低,每組變量代表一個基本結構——公共因子。
本文選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6家商業銀行作為樣本,以其2015年在滬深交易所官網發布的2014年度財務報表作為數據來源,繼而對其各項財務指標進行因子分析。
二、我國滬深上市銀行績效實證分析
(一)指標體系的建立
基于商業銀行運營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和投資市值,本文選取了13個財務指標歸屬為六大類構建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據以分析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
(二)數據分析
1.指標計算
本文選取的16家上市銀行分別為南京銀行(A)、興業銀行(B)、北京銀行(C)、寧波銀行(D)、華夏銀行(E)、浦發銀行(F)、平安銀行(G)、民生銀行(H)、光大銀行(I)、中信銀行(J)、招商銀行(K)、農業銀行(L)、中國銀行(M)、交通銀行(N)、工商銀行(O)、建設銀行(P);13個財務指標分別為資本充足率(X1)、核心資本充足率(X2)、不良貸款率(X3)、資產負債率(X4)、產權比率(X5)、總資產周轉率(X6)、凈利潤增長率(X7)、總資產增長率(X8)、凈資產增長率(X9)、基本每股收益(X10)、主營業務利潤率(X11)、存貸比率(X12)、每股凈資產(X13)。其基本計算情況如表2所示(僅列示X7—X13共7個指標)。
2.因子分析
(1)數據轉換
由于不良貸款率屬于逆向指標,所以要將不良貸款率(X3)通過倒數法進行正向化,該項指標數據轉換在SPSS19.0軟件中進行“轉換——計算變量”操作得到,作為因子分析的初始計算數據(數據標準化在軟件操作過程中自動執行)。
(2)指標相關性檢驗
把經過(1)處理后的數據輸入SPSS19.0軟件,通過“分析——降維——因子分析”進行操作。經軟件計算處理后首先得到13個數據指標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從中可以看出數據指標之間的兩兩相關性低,說明指標選取用以解釋分析的信息重疊程度低,可大大提高解釋的有效性。
(3)對數據指標進行KMO和Bartlett的檢驗(表3)
■
KMO統計量表示的是樣本的KMO適當性度量,KMO統計量=0.425<0.6,不適宜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檢驗Sig.=0.000<0.01,說明指標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4)因子分析的初始結果
表4第一列是13個數據指標的代表,第二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的變量共同度,由于每個原始變量的所有方差都能被因子變量解釋,因此每個原始變量的共同度都為1。第三列是根據因子分析最終計算出的共同度,條件為特征值大于1,這時由于因子變量少于原始變量的個數,因此每個變量的共同度必然小于1。從表4第三列可以看出,因子分析后的變量共同度最低為0.537>0.5,說明所有變量的解釋性都超過50%,解釋性很強,不需要剔除指標。
(5)提取主成分
由SPSS19.0輸出13個財務指標的主成分提取表,提取標準為特征值大于1,提取的主成分個數一般情況下要包含原變量80%以上的信息。
結合本例,通過16家上市銀行的13個財務指標數據進行分析,提取到4個主成分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4.709%,超過80%的水平,說明主成分包含的信息為84.709%(如表5所示)。
由于未經旋轉的主成分矩陣因子載荷差異小,不便于之后的解釋,因此通過SPSS19.0軟件對主成分矩陣進行最大方差法旋轉,得到標準化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6。
從旋轉成分矩陣可以得出:公共因子1在資本充足率(X1)、核心資本充足率(X2)、資產負債率(X4)、產權比率(X5)這四個財務指標上的因子載荷最大。這些指標都反映了商業銀行的資本資產情況,在此將其歸類為結構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為31.150%。
公共因子2在不良貸款率(X3)、凈利潤增長率(X7)、凈資產增長率(X9)、基本每股收益(X10)、每股凈資產(X13)這五個財務指標上的因子載荷最大。其中不良貸款率的因子得分貢獻率為54%,管理水平中成長能力包含的凈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的因子得分貢獻率為59%,盈利能力(因為公司市值與盈利能力息息相關,所以將X13與X10歸為盈利能力代表)包含的基本每股收益(EPS)和每股凈資產的因子得分貢獻率為172%。因為不良貸款率的因子得分貢獻率低于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為了因子解釋與變量命名的便利性將其剔除到公共因子3,而成長能力的強勁與否直接關系到盈利能力的高低,所以將公共因子2歸類為盈利因子。盈利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為23.207%。
公共因子3在總資產增長率(X8)、存貸比率(X12)這兩個財務指標上的因子載荷最大,加上公共因子2中拿來的不良貸款率(X3)共包含三個指標。其中總資產增長率屬于管理能力中成長能力的財務指標,不良貸款率和存貸比率都與存貸結構緊密聯系,剔除影響力低的財務指標總資產增長率(X8),將公共因子3歸類為存貸因子。存貸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為17.451%。
公共因子4在總資產周轉率(X6)、主營業務利潤率(X11)這兩個財務指標上的因子載荷最大。其中管理水平大類下的營運能力包括總資產周轉率,盈利能力大類包括主營業務利潤率。因為總資產周轉率衡量銀行的營運能力,一定會計期間內資產周轉次數越多證明銀行營運能力越強勁穩健,而主營業務利潤率持續穩步增長會加速資產周轉,與銀行營運能力息息相關,所以在此將公共因子4歸類為營運能力因子。營運能力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為12.900%。
由以上綜合因子分析可得,銀行績效評價從13個單一財務指標簡化綜合為4個大類的綜合因子指標結構因子、盈利因子、存貸因子、營運能力因子,大大簡化了分析的復雜性,從而達到對繁多的指標體系降維的目的。
(6)得分計算及排名
按照以上資料和相關公式,計算出16家滬深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各因子得分排名和綜合績效得分排名,如表7。
(三)結論分析
依據前文描述的主因子得分計算公式和綜合總因子得分計算公式,計算得到2014年我國滬深證券交易所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因子得分及其排名。
南京銀行綜合排名第一位,說明其在2014年會計期間的績效是16家上市商業銀行中最好的。對成分因子進行詳細考察可以看出,南京銀行雖然在結構因子、盈利因子和營運能力因子上都居于中游,但其在存貸因子上排名第一,說明銀行發放貸款獲得利潤的能力強,銀行營運良性穩健。正是存貸因子的優勢凸顯彌補了其在其他能力上的相對弱勢,使得南京銀行在銀行業的激烈角逐中略勝一籌,獲得綜合得分第一。
興業銀行綜合排名第二位。其中盈利因子排名第四,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五,二者居于各自因子得分的上游;結構因子與存貸因子分別排名第六和第七,二者都居于各自因子得分的中上游。就其各因子得分可以看出興業銀行的資本資產結構狀況良好,銀行經營維穩發展,各方面實力均衡但不突出,所以綜合得分穩居第二。
北京銀行綜合排名第三位。其中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一,盈利能力因子排名第六居于中上游,說明其經營安全穩健;而結構因子排名第九居于中游,存貸因子排名第十居于中下游,說明銀行資產結構質量有待進一步優化,不良貸款率和存貸比率控制能力較弱還需加強。
寧波銀行綜合排名第四位。其中盈利能力因子排名第三,說明其盈利狀況優良,企業利潤增長強勁;存貸因子和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二,說明其營運穩健發展,對不良貸款率和存貸比率的優化控制能力強;但其結構因子排名第十一,處于16家列示樣本銀行的中下游,資本資產狀況缺陷明顯,有待優化。
華夏銀行綜合排名第五位。其中結構因子排名第一,說明其資本資產結構狀況非常優化合理;但其盈利因子排名第七,存貸因子排名第十四,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說明其在經營獲利水平上還能居于中間位置,但其在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的控制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致使銀行競爭力弱化,拉低其在我國上市銀行中的綜合排名。
浦發銀行綜合排名第六位。浦發銀行盈利因子得分排名第一,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六居于中上游,結構因子排名第八也居于中上游,說明銀行資產結構合理、營運持續穩定發展處于擴張階段,有很大的挖掘空間;但其存貸因子排名第十六位,說明其對存貸款的結構控制處于非常糟糕的狀態,不排除為了銀行的業務擴張而忽略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的合理控制,應該在這方面推出強有力的改進措施,否則對其后續發展來說是一個致命的短板。
平安銀行綜合排名第七位。平安銀行結構因子排名第二,說明其資本資產結構很好;盈利因子排名第五居于上游,說明其成長獲利勢頭正盛;存貸因子排名第三,說明其對存貸款的控制非常合理化;其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五,說明銀行本身資本結構、盈利結構優良,但由于經營運轉方面的水平很低所以致使其競爭力下降,綜合排名低。后期通過對營運手段的優化改進可大大提升平安銀行的總體實力。
民生銀行綜合排名第八位。民生銀行結構因子排名第四,存貸因子排名第六,均居于樣本上游偏下,說明其資本資產結構較為合理,對存貸比率的控制情況也很不錯;但其盈利因子排名第十一,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四,說明其營運能力差且利潤率低。要想改善其綜合財務實力居于中游的地位,應該提高其營運能力水平,使其利潤率有所增長。
光大銀行綜合排名第九位。光大銀行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三,結構因子排名第五,均居于上游,說明其經營能力水平很高,資產結構狀況良好;存貸因子排名第八,居于中游偏上一點,說明其對存貸比率控制良好;但其盈利能力因子排名第十五,說明其利潤率很低。光大銀行應該著手改善其盈利能力水平,合理優化存貸比率,從而提高綜合競爭力。
中信銀行綜合排名第十位。中信銀行結構因子排名第三,資本資產結構狀況優良;盈利因子排名第十四,存貸因子排名第十三,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一,說明其不僅營運能力水平低,而且利潤率很低,對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的控制力也低,這些原因致使中信銀行的綜合排名趨于樣本中下游。只有對銀行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存貸比控制同時進行優化改進,才能改變其弱勢競爭地位。
招商銀行綜合排名第十一位。招商銀行盈利因子排名第二,說明其利潤率相較于樣本中的其他14家上市商業銀行來說處于高盈利水平狀態;其結構因子排名第十二,存貸因子排名第十一,均居于樣本中下游,說明其資本資產結構相對較為不合理,且其對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的控制力處于平均水平之下,不利于銀行發展;其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六,為最后排名,說明其營運能力水平非常差。招商銀行如果想取得更長足的發展,必須提高其營運能力,合理控制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優化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
農業銀行綜合排名第十二位。農業銀行存貸因子排名第四,說明其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控制良好;其結構因子排名第七,處于平均水平偏上,說明其資本資產結構相對較為合理;其盈利因子排名第十六,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二,說明其營運能力水平和利潤獲取水平都非常低。農業銀行應該致力于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打破發展桎梏,進入新的飛躍期。
中國銀行綜合排名第十三位。中國銀行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四,處于樣本上游,說明其營運能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對綜合得分起上拉作用。其結構因子排名第十四,盈利因子排名第十二,存貸因子排名第十二,這三個因子都居于樣本中下游,對綜合排名貢獻不大,所以中國銀行因子得分總排名較低。
交通銀行綜合排名第十四位。交通銀行結構因子排名第十三,盈利因子排名第十三,存貸因子排名第十五,均處于樣本中下游,說明其資本資產結構、盈利能力、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方面均需不斷改進完善。雖然其在營運能力因子上排名第八處于樣本中間水平,表現較為突出,但由于另外三個因子排名很低,所以綜合排名僅為第十四的位置。
工商銀行綜合排名第十五位。工商銀行雖在存貸因子上排名第五,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七,其存貸比率控制良好,營運能力水平表現較為突出,但其結構因子排名第十五,盈利因子排名第十,資本資產結構相對很不合理,盈利能力表現不突出,所以工商銀行綜合排名靠后。
建設銀行綜合排名第十六位。建設銀行盈利因子排名第九,存貸因子排名第九,結構因子排名第十六,營運能力因子排名第十三,這四個因子全部處于樣本平均水平之下,資本資產結構非常不合理,營運能力水平低下,盈利能力水平和存貸比率表現也不突出,致使其綜合排名最后。
三、對我國上市銀行發展提出的建議
從以上對我國滬深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分析可以看出,通過因子分析法對商業銀行進行降維分析主要是從資本資產結構、盈利能力、存貸控制能力、營運能力四個方面來入手。其中,資本資產結構和盈利能力的累計貢獻率達54%,分別占31%和23%,對其的分析尤為重要。這說明資本資產結構和盈利能力對于商業銀行績效評價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資本資產結構代表銀行的安全性,客戶對銀行的選擇和信賴往往取決于資本資產的優化;盈利能力代表商業銀行通過合理運營獲取利潤的能力,強勁的盈利能力才能為銀行持續維穩發展注入資金支持,使其在銀行業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除此之外,必須重視存貸控制能力和營運能力的影響。對于商業銀行這種負債經營的特殊行業而言,其對存貸比率和不良貸款率的合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營運能力體現了銀行經營管理的能力,好的經營管理能力將會大大提高銀行發展潛力,取得更為長遠的發展。
當今世界是網絡的世界,銀行業網絡化范圍逐漸擴張普及,阿里網上電商銀行的突破性建立,使得銀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不重視銀行網絡化的發展將會逐漸被競爭激烈的銀行業所驅逐淘汰。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要想取得持續健康發展,應該力求綜合實力的提升,在資本資產結構、盈利能力、存貸控制能力和營運能力等方面全面均衡優化改進但又有所突出重點,同時還需與時俱進,加強網絡銀行建設,這樣才能在激烈的銀行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鄭航星.商業銀行績效提升的作用機理與實證分析:基于1 051家商業銀行數據的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5.
[2] 蔣連香.多元化教學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4(2):117-120.
[3] 梁超.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D].山東大學,2014.
[4] 顧玉芹.我國商業銀行2012年經營績效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J].北方經濟,2013(21):68-70.
[5] 羅應婷,楊鈺娟.SPSS統計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6] 李陽.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方法的比較和分析[J].廣西金融研究,2008(5):54-56.
[7] 張濤.基于因子分析法的5家上市銀行業績評價[J].現代商業,2007(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