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俊 董建勇
走出三個誤區推進部隊心理服務工作“積極”轉移
姚俊董建勇
積極心理服務理念有助于激發廣大官兵內在的優勢與美德,促進廣大官兵形成符合軍人角色的積極人格特質。從積極心理學理念出發,轉變認知、融合資源、健全機制是部隊心理服務工作“積極”轉移須走出誤區的關鍵。
心理服務;積極;誤區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要關注問題與疾病,也要關注人的幸福、快樂,注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挖掘,引發了心理服務工作者“積極”轉移的反思。部隊心理服務工作要實現由消極模式向積極模式有效轉移,須走出三個誤區。
近些年一些部隊的心理服務工作大多是在消極模式的指導下進行,目的在于掌握部隊官兵心理動態,及時疏導心理困擾,避免因心理問題導致安全事故。這種“問題式”的心理服務工作,一方面忽視了心理學使普通官兵更加幸福、更加積極有力量的任務要求;另一方面,心理服務“救火員”的角色無助于廣大官兵心理素質的提高;再一方面,心理服務工作重點放在官兵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與缺陷,這本身就會對廣大官兵形成一種不良心理暗示?;谶@種分析,部隊心理服務工作要切實提高官兵心理素質,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須轉換觀念,走出“心理服務就是心理咨詢”的誤區,實現心理服務由消極向積極的轉移。
一是轉變“不求不助”觀念,讓心理服務主動走出去。要提高心理服務質量,就要改變“不求不助”的觀念,既要針對官兵心理問題展開心理咨詢、心理講座,解決“治病”的問題,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病,主動走出去,走進基層一線,去關注官兵積極情緒體驗,培養官兵積極心理品質,放大普通官兵優勢與美德,弱化其問題與不足,從而提高其自尊與自信,解決提高普通官兵“心理免疫力”的問題。
二是轉變“個別式服務”觀念,讓更多官兵享受心理服務。心理服務工作既要解決個別問題,又要重視滿足廣大官兵“發展性”的心理需求,秉持積極的人性視角,創造積極的精神,提供積極的機會,肯定積極的價值,讓廣大官兵在感受積極的過程中,學會創造積極,給予積極,真正收獲一種積極的力量,收獲自身的成長。
三是轉變“消極語言系統”觀念,讓“積極”成為心理服務“先驗圖式”。部隊心理服務工作要實現“積極”轉移,就須破除那種“先驗圖式”,改變自卑、嫉妒、焦慮、狂躁等消極語言系統,換之以健康、勇氣、堅韌、自信與愛等積極的語言系統。引導官兵改變以偏概全式、能力限制式等語言表達模式,實現積極語言表達對積極心理狀態的強化作用,培養廣大官兵勇敢、樂觀、忠誠等積極心理品質,提高廣大官兵的心理承受力。鼓勵廣大官兵在訓練及執行重大任務中進行積極的自我內部對話,通過積極內部對話和積極自我暗示喚醒潛意識,能促使個體內心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也能提升個體自尊和自信。
積極心理學在內容上主要研究三個層面:積極的主觀體驗、個體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的組織系統。其中積極的組織環境,能夠對廣大官兵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積極體驗、積極認知方式和積極人格都與外部環境有密切關系,通過環境設計,引導廣大官兵積極的情緒體驗,喚起積極的行為,從而日漸形成積極的人格特質。而積極環境的建立須要搞好資源滲透融合,走出“心理服務單打獨斗”的誤區,為實現部隊心理服務積極轉移營造立體環境。
方法上,搞好與經常性教育管理工作滲透融合。有效的教育應結合官兵需求,滿足其被認可與尊重的心理渴望,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注意挖掘廣大官兵固有的、潛在的優勢與美德,創造條件讓其優勢成為特色亮點,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在日常訓練執勤中,能夠充分調動廣大官兵自身優勢及資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并傳授官兵積極的自我暗示、放松訓練等自我調節方法,提高其化解心理困擾的能力。
手段上,搞好與各類媒介滲透融合。積極的宣傳是心理服務“積極”轉移的重要環節,心理宣傳工作要更多地結合積極心理學的理念,促使更多的人參與到積極心理服務工作中來,形成處處可及的積極心理暗示,促進廣大官兵積極心理的發展。要充分利用傳統媒介,可以利用宣傳櫥窗、廣播等定期開展積極心理健康知識宣講;要注重運用現代媒介,設立積極心理教育專題網頁,通過開辦“積極心理課堂”“勵志心理電影”等專欄拓寬積極心理服務工作渠道;要積極探索官兵喜聞樂見、容易普及操作的形式載體,讓積極心理理念滲透到廣大官兵的日常生活當中,形成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積極的生活哲學,增強積極心理服務工作效果。
內容上,搞好與戰斗精神培育滲透融合?!蛾P于加強戰斗精神培育的意見》指出,我軍戰斗精神集中體現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加強戰斗精神培育要堅持思想領先、訓育一體、全面錘煉、結合滲透、改革創新的原則。戰斗精神既是軍人當兵打仗的職能意識,本身也是軍人角色積極心理狀態的體現,積極心理服務工作要結合我軍實際,服務強軍目標,著眼于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精神的生成、強化與保持。一方面,充分挖掘并放大廣大官兵身上展現的或潛在的報國情懷、軍人的血性與膽識,從潛意識領域激發廣大官兵的虎氣,強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與“軍人”的認知及情感鏈接;另一方面,加工制造和傳播符合戰斗精神培育又符合廣大官兵心理需求的信息制品,形成軍人為國為民、不怕吃苦的高頻話語體系和高頻形象展示。
部隊心理服務工作由“消極”向“積極”轉移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觀念層面的反思與轉變、資源上的滲透融合,還需要實踐層面的創新與突破,走出“心理服務空洞說教”誤區,避免積極心理服務工作流于形式,切實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幫助廣大官兵認識其具有標志性的積極品質,并將其轉化為習慣性的行為方式,激發與強化其現有能力與潛在能力。
一是著手抓工具建設,建立積極的心理評估體系。
目前評估廣大官兵的心理狀態主要是靠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實現的,自評主要是通過量表測試來完成,他評主要是通過領導、戰友、心理專家對個人的典型行為、表現材料進行有效等級鑒定來實現。但是這種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評估體系是以篩選出有心理問題的個體為出發點,從而忽視了一個人身上的優秀特質,更忽視了大多數處于常態下官兵追求幸福、追求卓越的心理需求。因此,部隊心理服務工作應采用積極的心理指標,應用積極的心理測量技術,從積極的角度觀察和評價廣大官兵。于是,制定出從積極發展的角度,符合軍人不怕吃苦、不怕犧牲意志品質的心理評定標準和測量工具,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注重方法新定位,以積極體驗催化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強調積極情緒體驗,這種積極體驗主要包括對過去的生活感到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愉悅、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并且它能激發人的認知潛能,使個體充滿勇氣和力量去踐行積極的行為。當個體的積極行為不斷被積極情緒體驗激發,不斷被強化而成為一種穩固的行為方式時,積極的人格特質就形成了,而積極人格又是積極行為的內在決定機制。因此,部隊心理服務工作應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探索符合部隊積極心理建設需求的手段與途徑,設計情景、創造條件觸動廣大官兵情感與心靈,培養其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催化積極人格特質。
三是用動態代替靜態,建立心理成長檔案。通過不斷地強化廣大官兵的積極情緒體驗,激發其積極行為,促進其積極特質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那么官兵心理檔案就不該是一次性的結果評估,而是應隨著官兵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而動態發展的??梢圆扇《ㄆ谟涗浌俦睦頎顟B的制度,這樣一方面可以掌握官兵心理發展動向,為其后續心理培育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定期記錄也是對廣大官兵努力與進步的一種認可與強化,讓其體驗積極情緒,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作者系空軍第一航空學院講師】
E0-0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