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軍史工作,是記載、反映和運用黨領導人民軍隊全部歷史的重要實踐活動,是黨和軍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隊建設一項具有全局意義的基礎性、長遠性工作,發揮著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當前,軍內外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黨史軍史工作的功能作用必須進一步拓展,才能更好地為改革強軍服務、為軍隊建設發展服務。
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新實踐,要求黨史軍史工作在總結經驗、提供咨詢、輔助決策上發揮更大作用。習主席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軍從建軍到現在已經走過了80多年的輝煌歷程,凝聚形成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軍事指導思想、建軍治軍經驗和無數經典戰例。黨史軍史工作承載著總結歷史、開辟未來的重任,對于做好現在和今后的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和警示作用。一直以來,黨史軍史工作在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在存史、育人上做得多一些,在資政上做得少一些;一般性的研究做得多一些,直接服務于軍隊重大任務、重大決策、重大改革的研究做得少一些;分散的、淺顯的、表面化的研究多一些,系統的、深刻的、本質性的研究少一些。
要有效履行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全面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在前進的道路上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實現黨在新形勢下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愿景,都離不開總結借鑒歷史經驗教訓,從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黨史軍史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在提供鮮活的歷史經驗和深刻的歷史借鑒上承擔更多的責任。比如,圍繞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需要借鑒我軍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及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等方面的歷史經驗;圍繞提高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需要借鑒我軍大抓軍事訓練、培養作戰指揮人才和加強實戰準備等方面的歷史經驗;圍繞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教育引導官兵自覺投身改革強軍實踐,需要借鑒我軍歷次大裁軍和歷年來推進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的歷史經驗,等等。只有全面把握我軍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才能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堅實歷史支撐,真正從源頭上深刻領悟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聽黨指揮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才能深刻把握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制勝密碼,增強能打仗、打勝仗的實際本領;才能深刻認識人民軍隊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打牢作風優良的思想根基。
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新形勢,要求黨史軍史工作在明史立傳、駁歪批謬、正本清源上發揮更大作用。“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日趨復雜,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借學術討論研究之名,在互聯網、小報小刊上刊載不符合史實的小道消息,在境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反華傾向的史論文章,通過不正當途徑出版混淆視聽、流傳謬種的史料書籍,肆意誣蔑、丑化我黨我軍領導人物和英雄模范,刻意抹殺我軍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邊境作戰中的功績,著力夸大黨的決策失誤,曲解黨的歷史路線方針政策等。比如,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上對國民黨軍隊與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各自發揮作用大小問題的爭議,對抗美援朝必要性和歷史意義的爭議,對董存瑞犧牲有關細節、雷鋒事跡宣傳可信度的爭議等,都有一些別有用心者偽裝攙雜其中,打著“揭密歷史”“言論自由”的旗號,拋出一些頗能蠱惑人心的歪論謬論、奇談怪論,讓諸多未親歷者對正史信史產生疑慮,在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侵蝕。
黨史軍史工作是為我黨我軍樹碑立傳的工作,是與敵對勢力爭奪黨史軍史研究、討論、宣傳、教育權威地位和主動權的重要工作,客觀上承擔著樹正史、立正傳、宣正論、揚正氣和批駁歪史邪說、端正群眾視聽、警示啟迪世人、維護我黨我軍形象的重要職責。在新的形勢下,黨史軍史工作必須一改以往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鉆故紙堆”的做法,主動在意識形態領域涉史斗爭中承擔更多更大的責任,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要在黨和軍隊的統一部署下,充分發揮自身獨有優勢,在引導涉史輿論、勘正涉史言論、參與涉史論戰上當先鋒、打頭陣,以翔實的史料史實、嚴謹的邏輯觀點、權威的史學論斷,旗幟鮮明地反映我黨我軍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取得的輝煌業績,理直氣壯地宣揚典型模范人物和英雄壯舉,深刻揭露敵對勢力歷來的丑惡嘴臉、卑劣行徑和累累罪行,讓歪史謬論“見光死”,以明史正論牢牢掌控輿論主導權,贏得政治主動權。
強固革命軍人精神支柱的新挑戰,要求黨史軍史工作在凝聚軍心、鼓舞士氣、激發斗志上發揮更大作用。當前,青年官兵的成分結構、政治基礎、文化水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觀念呈現很多新特點,對黨史軍史宣傳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官兵大多在和平舒適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既沒有“十年內亂”災難的切膚之感,也沒有姓“社”姓“資”爭論的思想陣痛,對改革開放的滿足感、幸福感不如前輩強烈,對我黨我軍缺乏深刻的情感認同。有的對中國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的學習興趣不高,對黨史軍史知之不多、學之不深、理解不透;有的歷史常識匱乏,不會用科學的立場和觀點去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對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論調一知半解、不懂如何批駁,對一些別有用心的歪談謬論缺乏辨別力、半信半疑,對一些扭曲、丑化我黨我軍的反動涉史言論缺乏政治警覺性、抵制不堅決;再加上近年來軍隊少數高級干部腐化墮落,對軍心士氣傷害很大,尤其是官兵身邊的領導干部違法亂紀問題,對官兵信念信仰和價值取向影響更直接、殺傷力更大。作為新時代軍人,不懂黨史軍史,就不可能對黨和軍隊有真情實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傳承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就不可能有效履行肩負的歷史使命,就不可能接好革命的班。因此,如何更好地用黨史軍史教育、引導、鼓舞、激勵青年官兵,成為了黨史軍史工作必須直面的課題。
習主席強調,“用黨的歷史教育黨員、教育干部、教育群眾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黨史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黨史工作需要下功夫抓好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樣,黨史軍史工作承擔著用歷史教育青年官兵的重任,在傳承弘揚優良傳統、激發戰斗精神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新的官兵群體,黨史軍史宣傳教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黨史軍史工作為部隊思想政治建設服務,必須進一步向以史育人側重,在編撰整理高質量黨史軍史教材充實教育內容、弘揚優良傳統提升教育內涵、舉辦重大史事紀念活動豐富教育形式、運用史館場所拓展教育課堂等方面下功夫、求實效,在營造濃厚的學史用史氛圍、構建良好的軍史宣傳教育文化環境上下功夫、求實效,使廣大官兵成為學用黨史軍史的明白人,成為政治合格、思想成熟的合格軍人。要更加堅定自覺地用偉大成就激勵人,用優良傳統教育人,用歷史經驗啟迪人,用歷史教訓警示人,切實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轉化為投身強軍實踐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