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摘 要】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數學已成為高職院校學生能力培養的重點科目,但由于學生之間的數學素養與知識水平差異較大,數學教學工作屢遇瓶頸,整體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思考,針對不同基礎、不同特點、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展開分層教學活動,因材施教。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法 ? ? 高職數學教學 ? ?個體差異 ? ?教學目標 ? ? 教學評價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學時就存在著明顯的成績差異,學生知識儲備、能力掌握、心理素質、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各不相同。與其他科目相比,數學科目的差距情況更為明顯,接受新知識能力相差懸殊、數學素養參差不齊等問題使高職數學教學質量難以得到全面的提升與突破。
一、分層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首先要遵循多元性。對學生的定位不能單憑測試成績或是課堂表現而定,要結合二者并考慮到智力與非智力等因素,綜合考慮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接受能力與刻苦程度等,準確定位學生在優等層、中等層與學困層中的所屬層次。其次是遵循動態性。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學生的層次。最后,遵循隱蔽性。對學生進行分層會對一部分學生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對其進行分層時要充分顧及學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數,保證其隱蔽性。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法中的教學目標分為優等層、中等層、學困層三個層次。教學目標的分層是依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預設經過學習之后的三個層次學生所要實現的不同目標。在教學目標中,對學困層的學生要求理解數學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運用基本的數學知識內容。對中等層的學生除要求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內容外,還要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培養其一定的數學能力。優等層的學生要在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其對知識的深入探究能力,從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數學教學中,要求學困生了解數學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識記公式;要求中等層的學生在理解推導過程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公式進行解題;要求優等層的學生在充分理解和熟練應用數學公式的同時能夠有所啟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又要注意促進學生向更高一層的教學目標發展。
(三)對課堂教學進行分層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由于每一位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個性心理存在差異,因此對高職學校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也要實行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考慮到高職學生的基礎一般比較差,中等層和學困層的學生占多數,所以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注意把握好教學進度,落實好每一處知識點,還要放緩坡度,注意梯度,以真正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迎合不同程度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點。在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學困層學生,力圖在課堂中為其創造更多發揮的機會,進而逐步推進其向中等層行列邁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置時要充分掌握技巧,明確問題的目的指向性,為不同層次學生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通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巧妙設計,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都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四)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是一種形式的總結,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另一方面使教師能夠充分發掘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因此可以實現雙重收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苛求學困層學生達到優等生的層次水平。在評價的過程中,重點在于激勵,要注重學生的進步,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起點上的進步,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形成良性循環。對教學進行評價要因層而異,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著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積極對學生給予肯定與激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另外,對成績沒有提高的學生要給予關注和幫助,通過談話式評價,維護學生的尊嚴,幫助他們走出陰霾,重拾學習的信心。
三、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制訂教學目標,選用適用教材
制訂好教學目標是開展好分層教學的首要環節。教師應根據國家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制訂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分層教學的主旨思想是達到學生整體進步、提高學生能力。因此,在選取教材時,應注意教材結構要符合分層次教學法的適用性,教材內容要具全面性,教材難易程度展現要有一定梯度性,教材目標要有其應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具備觀察能力,愛崗敬業
教師的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或者“多邊”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分層次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分層教學、準確定位自己并調整情緒,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同時,分層次教學需要教師分層備課、分層講授、分層進行考核評價,這都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艱辛勞動。所以教師必須具備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才能搞好分層教學工作。
(三)分層次教學的實施和管理逐步合理化、規范化
分層教學法是當前教學工作的一種嘗試,在具體的工作中,應注重加強教學管理,改革創新教學體制。分層教學需要學校制定科學的制度與標準,以此來約束規范教學分層過程。
總之,分層教學法打破了“一刀切、同步走”的教學瓶頸,在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又不忽視學生的個體發展,它為高職學校數學教學的發展打開了新的格局,并將在以后的改革與發展中不斷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凡剛.分層教學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29).
[2]李功萍,潘全香.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2).
[3]張永鳳.理工科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