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亦玲
【摘 要】國防生是軍隊人才建設的重要來源,其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軍隊的長遠發展。國防生到部隊任職后,普遍存在專業知識水平和崗位任職能力不相適應、自我評價和部隊認同反差很大等突出矛盾和困惑。因此,鍛造過硬的心理素質, 已成為國防生能力素質培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國防生 ? ?心理素質 ? ? 崗位任職能力 ? ? ? 心理承受能力
未來戰爭需要的是素質全面的復合型軍事人才,軍人心理素質是軍人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軍隊生長干部重要來源的國防生, 心理素質水平如何, 直接關系到部隊人才隊伍建設的質量, 事關我軍打贏未來戰爭的能力。心理素質過硬的國防生,能夠針對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適當地做出心理調整,保持心理平衡,并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到國防事業中;相反,心理素質較弱的國防生,對環境不能及時做出調整,意志不夠堅定, 對困難和遭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不但阻礙了個人事業的順利發展,甚至給部隊建設造成危害。因此,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國防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工作,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 努力鍛造國防生過硬的軍事心理素質。
一、樹立發展目標,提高崗位任職能力
國防生大多畢業于地方名校,有較扎實的專業基礎功底,初入軍營時,任職崗位往往和所學專業不對口,部分國防生覺得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得不到發揮,情緒便會變得消沉,產生失落心理,甚至覺得自己從軍“走錯了路,投錯了門”,對當初的職業選擇產生懷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報國從軍的理想信念。此外,國防生欠缺新兵經歷,軍營生活體驗較少,部隊歸屬感缺乏,“離兵”傾向嚴重。調查發現,國防生學員中48%對部隊“缺乏了解”,37%對部隊“基本不了解”,對部隊生活的滿意度和認同度普遍較低。國防生擔負著21世紀強軍富國的歷史使命,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軍事領域的競爭日益加劇,要求國防生不但要掌握過硬的軍事技術和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高尚的情操、嚴明的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國家實行了依托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培養選拔軍隊干部的重大政策, 國防生能夠有幸加入這個行列,就一定要抓住機遇。古人講“志當存高遠”,崇高的人生和遠大的理想,是青年一代的必然追求。國防生姓“軍”,應意識到獻身國防是革命軍人應盡的職責,獻身國防是國防生確立堅定政治信念和崇高理想的內在要求,獻身國防是國防生學習成才的強大精神動力。國防生應牢固樹立起為實現軍隊現代化而勇于獻身的宏偉理想,努力拓展眼界,堅定立足軍營,瞄準崗位需求,明確職責方向,自覺把個人成才與國防現代化建設融合在一起。
二、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 新型作戰樣式層出不窮, 尤其是信息化條件下的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等作戰樣式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而且對戰爭的影響程度越來越大, 甚至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因此, 必須重視國防生的心理訓練,提高國防生的整體心理素質。一是要嚴格落實軍政訓練, 通過適當強度的體能訓練和野營拉練等活動, 鍛煉國防生抗疲勞的生理耐力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提高綜合素質, 增強參與軍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信心與勇氣。二是要注重利用多種專項心理訓練, 如自信心訓練、潛能訓練、人際溝通訓練、情緒訓練、心理減壓訓練、素質拓展訓練等,培養堅毅、勇敢、沉著、果斷等軍人必備的心理品質,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三是著眼未來戰爭需要, 提高國防生的戰場心理素質。現代高技術戰爭情況復雜, 瞬息萬變, 戰爭的殘酷性要求軍人必須具有超人的勇氣和沉著應戰的心理承受能力。應模擬實戰環境開展訓練,使國防生真切地感受到戰場環境的危險性、破壞性、殘酷性、復雜性,體驗對心理的震撼和沖擊,消除在各種戰場環境中的膽怯、恐懼、憂慮心理,提高對戰場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開展心理服務,釋放心理壓力
國防生具備當代青年共有的特點,個性鮮明,獨立意識強,在集體活動以及工作中有較強的表現欲,然而,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個人表現與部隊的整齊劃一、求同存異有較大的差異。部分國防生對此理解不夠透徹,出現“懷才不遇”的挫敗感,或者在生活工作中受挫后氣餒消沉。國防生中大多數是90后,獨生子女多,遠離家鄉,生活環境由安逸變艱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使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種種困難時,不能積極面對,不善于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去思考,畏難、怕苦的心理占據主流。調查顯示,大部分國防生在遇到挫折時都會選擇找朋友傾訴或獨自應付。一方面,說明在國防生中朋友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幫手,剛離開父母的他們,學會尋找新的依靠。在挫折面前,通過向朋友傾訴來尋求幫助,不失為一種緩解壓力的好方法。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更多的人選擇了獨自應付所面對的挫折。多數國防生平時較少關注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書籍,更沒有接受過心理健康的專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防生正確分析、認識自己心理的能力,成為心理問題發生的隱患。因此,要深入了解國防生的心理狀況,積極進行科學研究,找準問題,并運用專業的心理疏導知識和科學的工作方式方法,以解決他們的現實問題,大力營造有利于促進國防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環境。還可以聘請心理學專家給國防生講授軍人特殊的心理活動規律, 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 掌握自我調節的途徑,了解培養軍人心理素質的科學方法, 逐步形成堅毅、勇敢、沉著、果斷等軍人必備的心理素質,以適應未來戰場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滕玉軍,李德平.當前國防生隊伍現狀及管理對策[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8(01).
[2]李驥.國防生心理狀況調查[J].西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5).
[3]郭雅維.“90后”國防生群體的觀念特征分析及思想引導[J].西安社會科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