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勝東
【摘 要】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特別是部分從中職學校升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各方面的條件都相對落后于發達地區。本文研究的核心價值取向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師為本,激發和引導學生成長,激發師生的潛能,并在實踐中發展為“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學生”,關愛每個學生,開發學生的潛能,為了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成功,將生源劣勢變成發展優勢,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 ? ? 人本關愛 ? ? 高效課堂模式
一、研究的目標與主要內容
(一)研究目標
探討、構架“人本關愛”高效課堂模式:
1.形成人本關愛文化。
2.培養人本關愛型教師。
3.創建人本關愛教育特色。
(二)研究主要內容
探討研究“人本關愛”高效課堂模式:形成“人本關愛”文化→培養“人本關愛型”教師→創建“人本關愛”教育特色→優秀學生更優秀、一般學生變優秀、學生潛能得發展、學生有健全人格、學生愛校愛知識
1.“關愛”理念下的學校德育實踐與研究
構建關愛理念下的學校德育工作模式。根據我院實情,在培養目標上,科學地規劃各年級的教育目標、內容和實施途徑,分年級、分階段實施關愛教育;從培養對象上看,要對教育對象“分層”“分類”實施關愛教育。尤其是對“學困生”“特殊家庭子女”的“雙困生”和行為習慣存在偏差的“邊緣學生” 的關愛教育策略研究,關注“中間生”關愛教育探索。抓好起始教育、鞏固教育,通過各種活動,在活動中體現關愛教育。
具體操作方法:將學生在校二年時間劃分為四個階段,每個學期為一個階段。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第一階段),此階段對學生是否愛校、愛專業、愛學習、愛知識——是否能留得住是一個關鍵時期。所以在此階段,首要的任務是營造人本關愛氛圍,形成人本關愛文化。通過設計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自我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并給出測評報告,針對學生心理素質特點,設計關愛教育策略,尤其是對“學困生”“特殊家庭子女”的“雙困生”和行為習慣存在偏差的“邊緣學生” 的關愛教育策略,這些策略包括了針對性的學習和訓練,也包括了對學生將來人生的設計,使學生比較清楚自己心理上存在的問題,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了解學校對他的成長的重要性。
2.“量體裁衣”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操作研究。
以愛領航,播撒陽光——構建人本關愛理念下的“量體裁衣”教學。
“量體裁衣”,顧名思義,就是測量自己身體的尺寸來剪裁合適的衣服。因此,“量體裁衣”教學就是一種追求個性特點、追求個性完美的教學。
“量體裁衣” 教學的特征:是充滿關愛的教學,是關注“每一個”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是富有創新的教學。
“量體裁衣”教學的操作載體是:“量體裁衣” 自學,“量體裁衣” 導學,“量體裁衣”練習與作業,“量體裁衣”檢測與評估。
3.關愛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人本關愛”高效課堂模式下的人本關愛文化和人本關愛教育特色的形成,均以具有一支關愛型教師隊伍為前提,通過理論學習、讀書活動、教師論壇、班主任培訓,“一對一”幫扶活動,使所有的教師都成為關愛型的教師,使教師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具備多種教育策略的教育工作者。
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主要成果
1.應用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從中學生反社會行為、學習問題、親子關系、學校人際青春期和性心理6個心理健康維度對學生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特別篩選出“學困生”“特殊家庭子女”、行為習慣存在偏差的“邊緣學生”及“中間生”,給每個學生建立學生入學時的心理健康檔案,并形成每位學生相應的測評報告。
2.初步形成關愛教育的德育體系和特色。以主題活動和愛心教育基地為主線,對學生實施有目標的關愛教育,讓學生學會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以隨機教育為引線,激發學生的關愛情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相互關愛,將關愛教育滲透到教育活動的點點滴滴中;以學校、家長、社區教育的有機結合為輔線,讓關愛教育延伸到學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關愛品質。
3.初步構建以關愛為中心的師德建設模式和機制。
培養關愛型教師的內涵研究;
教師的專業素養的校本培訓研究;
打造關愛型教師團隊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特色
1.形成特色的學生心理健康評估報告。應用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從中學生反社會行為、學習問題、親子關系、學校人際、青春期和性心理6個心理健康維度對學生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學生心理健康度進行“分層”“分類”,特別篩選出“學困生”“特殊家庭子女”“行為習慣存在偏差的”邊緣學生及“中間生”,給每個學生建立學生入學時的心理健康檔案,并形成每位學生相應的測評報告。該報告的特色在于每個學生都有,報告的內容有別于醫療領域的診斷性報告,它是以一種學生比較喜聞樂見的描述方式,在報告形式的構成上除幫助學生分析其心理狀況,指出心理、人格上屬于哪一種類型,他的閃光點在哪里,可能的盲點在哪里,同時給出學習建議。
2.形成“量體裁衣”教學方案。
以愛領航,播撒陽光——構建人本關愛理念下的“量體裁衣”教學。
“量體裁衣”,顧名思義,測量自己身體的尺寸來剪裁合適的衣服。因此,“量體裁衣”教學就是一種追求個性特點、追求個性完美教學。
“量體裁衣” 教學的特征:是充滿關愛的教學,是關注“每一個”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是富有創新的教學。
(三)編寫“量體裁衣”教學的校本教材
“量體裁衣”教學操作載體是:“量體裁衣” 自學,“量體裁衣” 導學,“量體裁衣”練習與作業,“量體裁衣”檢測與評估。主要表現在緊扣課時,主要以案例、游戲等形式為主,輔以討論、角色扮演等為主線,每次課完成一個案例或一個游戲,然后再完成一定的作業,使學生對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再從理論落實到行動。
(四)關愛型教師隊伍建設方案
通過理論學習、讀書活動、教師論壇、班主任培訓,“一對一”幫扶活動,使所有的教師都成為關愛型的教師,使教師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具備多種教育策略的教育工作者。
三、研究成果的應用及效果
(一)項目進行的第一階段,充分做好學生的培訓工作,包括解釋項目實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要向學生傳遞一個信息,就是進入我院的學生,無論家庭背景如何,無論在中學的表現如何,都會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關愛。為了學生在學校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師對學生及學生對自己的個性、特質有所認識,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的優勢,成為優秀或雖然各方面不夠優秀,但至少具有某些特質的人才。學生對項目的意義充分理解后,就很積極地參與,為項目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然后,等到每個人的心理健康評估報告到手后,各種心情充分表現出來,最主要是對自己有了重新的認識,同時也期待著教師如何帶領大家去發展自己的個性。這就是“人本關愛”高效課堂的基礎,首先就是讓學生感到教師關心他們,熱愛他們,沒有拋棄他們,學校辦學不僅僅是為了錢,而確實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樣就為實施讓學生愛校、愛學習、愛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項目進行的第二階段,也是項目實施的主要階段,此階段的關鍵是做好“量體裁衣”教學方案并實施“量體裁衣”特色教學。教學方案中的設計重點,一是做好教學時間的安排,一般是每周2學時,其中1學時為理論學習,另1學時為實踐訓練;二是給每一類型的學生配備一名教師,教師要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師各人特長配備,教師的配備原則上是本班科任老師,便于將培訓的內容與所授學科的知識有機結合,增強培訓效果,同時也對提高所授學科的課堂教學效果起到很大作用。
(三)編寫與之相配套的特色教材。編寫校本教材成為本項目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關系到教學過程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通過廣泛查閱資料,認真篩選組合,我們初步編寫出校本教材試用,感覺效果不錯。主要表現在緊扣課時,主要以案例、游戲等形式為主,輔以討論、角色扮演等為主線,每次課完成一個案例或一個游戲,然后再完成一定的作業,使學生對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再從理論落實到行動。
【參考文獻】
[1]覃丹,陳小異.反思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
[2]李文革.淺淡新時期中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