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玲
【關鍵詞】 偉人班;班級管理;文化;思想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2—0033—01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在社會和平發展、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榜樣的作用逐漸弱化。雖然現實生活中仍不乏榜樣的光輝形象,但在那些榜樣備受推崇的同時,也拉大了普通人與榜樣之間的距離。怎樣使榜樣的力量有效地發揮作用呢,筆者所在的“錢學森班”以錢學森為榜樣,以錢學森的事跡為載體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班級文化建設有了很大進展。下面以“錢學森班”為例,談談“偉人班”對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
一、走進偉人,心靈陪伴
以偉人名字命名班級,從心理上拉近了學生與偉人的距離,激起了學生對偉人的興趣,于是他們樂于查找與該偉人相關的事跡,了解其奮斗歷程及人生坎坷,進而在學生心中樹立起客觀真實的“偉人”形象,明白偉人其實并不是高不可及,只要我們努力,也可能成為像偉人一樣優秀的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堅定了努力的方向,并以偉人的情懷積極地對待人生;其次,以偉人名字命名班級,是班級文化特色的一種集體承諾,它能夠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從而自覺地效仿偉人,規范自己。
二、學習偉人,心悅傳承
當今的中學生,他們生長在知識爆炸、思想多元開放的時代,他們獲得的信息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所以他們更渴望豐富多彩的生活,但各學校迫于高考的壓力,只顧抓教學質量,導致學生生活單調而枯燥,嚴重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而創建“偉人班”,使大部分學生有機會成為“弘揚錢學森精神宣講團”的成員,他們在學習中演講,在演講中學習,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使其個性得以張揚,而且提高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和演講能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學生從錢學森成長經歷中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錢學森班”的創建活動,不但傳承了偉人風范,還砥礪了學生的志向,有助于學生改變過去的心浮氣躁的毛病,而且由于這種德育形式側重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容易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事半功倍。
從這里我們深受啟發,那就是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要放下“演員”角色,當好“導演”,不要忽視學生自身在德育中的積極作用。
三、感悟偉人,思想引領
中國的偉人大都是具有中國傳統思想道德修養的典范,也是最受人們推崇的英雄,他們身上都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樸素的秉性和謙虛嚴謹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對祖國和人民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些品質正是今天我們黨所積極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因此創建“錢學森班” 的活動,使班級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了得力的抓手。
“錢學森班”多次利用學校廣播站、宣傳欄對錢學森精神進行大力宣傳,并分期分批地展現了錢學森各個時期的照片,吸引了全校學生和老師前來參觀學習,結束了過去學生只知道“偶像派”歌星的歷史。現在,學校大部分學生都能隨口說出錢學森的先進事跡,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底蘊,而且學生從偉人的先進事跡中受到了啟迪,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我們抓住了錢學森精神的時代特征,根據本班實際,把錢學森的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以及他的愛國情懷和班級的“八榮八恥”結合起來,開展了一系列為中華崛起而學習的主題演講活動,積極倡導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克服了德育空洞說教的局限性,有效地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使勤奮學習、誠實守紀、積極進取成為班級文化建設的主旋律。
四、播種火種,碩果累累
參與創建“錢學森班”的活動,從最初我們班的幾個人,逐步發展到全班參與,而被授予“錢學森班”這一光榮稱號也成了全校各班共同努力的目標。“錢學森班”在我校創建兩年來,雖然“錢學森班”的學生已經更替,但錢學森的精神已經深深扎根于“錢學森班”的學生心中。現在,西北中學的第一屆“錢學森班”的學生已經上了大學,但錢學森精神一直是他們秉持的信念,他們仍以錢學森為榜樣,刻苦學習,求真務實,立志報國。
通過“錢學森班”的創建活動,讓我們懂得德育需要創新的道理,德育要想有實效,就需要創新。“偉人班”的創建活動就不僅是一種富有創意的德育形式,也是有效的德育形式。兩年來,“錢學森班”之所以讓學生向往,受到全校好評,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發揮了榜樣的力量。一方面,“偉人班”中的學生在榜樣的激勵中成長,另一方面,他們也在發揮著榜樣的作用,因此不能不說創建“偉人班”是智慧的德育形式。
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有必要靈活自主地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及班級文化建設的需要,適時創建有特色的“偉人班”。 我相信,只要我們選好典型,一定會通過挖掘偉人文化育人的德育資源,形成以學習偉人精神風范為主線,傳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養高尚情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