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李菁謝鋒譚美娟王慧娟高日玲何四美陳益賢李文靜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選的92例社區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延續性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血糖及血紅蛋白的情況,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結果:護理干預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有著積極影響,可明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2型糖尿病;依從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12
基金項目:中山市醫學科研項目(2014A020202)
收稿日期:(2014-08-04)
收稿日期:(2015-03-13)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糖尿病患病率急劇上升,且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的疾病,故該病應從“以血糖為重點、以醫院為中心”的管理防治模式,逐步過渡為以“社區綜合防治干預”為重點的新型延續護理模式。通過重心前移,多方干預,實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積極影響患者出院后的治療依從性。通過本研究觀察延續性護理干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為社區2型糖尿病的防控提供借鑒意義。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4月~2014年8月某社區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92例,均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且排除認知障礙、合并嚴重并發癥等患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92例患者中男52例,女40例。年齡48~76歲,平均(56.21±6.52)歲。隨機將其等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治療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單位:528414中山市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醫院
李菁:女,本科,主管護師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即出院時告知患者糖尿病注意事項、謹遵醫囑用藥、定時檢測血糖等,如患者血糖波動較大,建議其來院復診。
1.2.2研究組采用延續性護理:(1)出院評估[1]。出院前,認真對每例糖尿病患者進行1次綜合評估,并詳細記錄患者情況,如血糖臨床控制效果、出院時血糖水平、各項檢查指標、日常生活習慣、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等。(2)建立檔案。針對糖尿病患者,建立個體化檔案,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用藥依從性、住院期間治療及護理情況等,以便后期延續護理的進行。(3)成立延續護理小組[2]。由醫院聯合社區服務中心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對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隨訪指導。(4)隨訪護理。護理小組指導社區糖尿病患者每周定時檢測血糖,每3個月按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記錄患者出院后6個月的血糖變化。飲食方面,護理小組指導糖尿病患者嚴格改善自身不良飲食習慣,合理進食,少食多餐,宜低糖低熱量飲食。鍛煉方面,督促糖尿病患者每天堅持戶外鍛煉,如打太極、乒乓球等,每次不低于30 min。(4)有效溝通。延續性護理干預期間,與患者保持通暢的溝通,如有問題隨時處理,對患者每個月上門隨訪1次,并于最后1次(6個月后)統計血糖(空腹及餐后)、糖化血紅蛋白情況。
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好轉,血腫明顯減少,并發癥出現較少判定為治療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好轉,并且患者出現的并發癥多判定為治療無效,對于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進行緊急搶救治療,從而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3結果
50例患者中20例患者治療效果明顯,28例患者治療有效,2例患者治療無效,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從患者的并發癥統計上看,3例患者出現了顱內感染,1例患者出現了上消化道出血,10例患者出現了肺部感染。
4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神經科治療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血壓高,并且血管脆弱,發病時容易大量出血,導致顱內充血水腫,死亡率非常高,因此治療的時間和方法非常重要。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逐漸采用微創引流加尿激素的治療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5]。治療中配合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增強了治療的效果,對患者進行的護理主要有手術相關護理、管道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96%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恢復,有2例患者治療失敗,并且僅有少數患者出現了顱內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可以看出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應用微創引流加尿激酶治療,配合綜合護理,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在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采用微創引流加尿激酶治療效果好,在治療的過程中進行綜合護理,患者康復效果好,患者家屬對于治療滿意度高,具有非常積極的臨床意義,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永榮,盧春霞,段琳琳.微創手術加尿激酶治療高血壓腦出血86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4):64-66.
[2]黃清蓮.高血壓腦出血床邊微創穿刺引流術的護理體會[J].微創醫學,2012,7(4):452-453.
[3]李雪貞.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健康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94-95.
[4]翁麗娟,張亮明,陳愛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8):62-63.
[5]幸秀華,楊梅霞.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3):8-9.
(本文編輯劉學英)
1.3療效標準結合相關文獻[3-4],制定依從性評判標準:(1)能否按醫師要求的服藥次數、劑量、時間服藥。(2)能否嚴格按照糖尿病的飲食進餐。(3)是否堅持運動鍛煉。(4)能否按計劃控制飲食。(5)能否按時進餐。(6)能否稱量或準確估量食物。(7)能否使用食物交換表安排飲食。每項采用4分制評分:根本做不到(1分),偶爾做到(2分),基本做到(3分),完全做到(4分)。將評分分為3個等級:優>22分,良16~22分,差<16分。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或t′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s)
注:1)為t值,2)為t′值
2.2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3討論
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病數已達1.14億,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的1/3。國內糖尿病防治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差,達標率低,而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 是一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終身性疾病, 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5-6]。糖尿病目前醫學尚無根治方法,臨床上多以控制血糖, 減少并發癥為主。患者飲食、運動、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是保持血糖穩定, 減少并發癥的重要因素。因此,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糖尿病的治療和預后至關重要。多數糖尿病患者出院在家進行調養和恢復,故在社區中進行延續性護理可為患者提供較為完善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就傳統醫療護理而言,患者出院后基本上就結束了醫療服務,故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遵醫率,不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和生活質量的改善。而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對現代醫學常規護理進行延伸護理的一種“醫院+社區”新型護理模式,為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控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及時了解患者的血糖情況,給予指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本研究顯示,對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具有積極作用,與文獻報道一致[7-8]。
由此可見,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提高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有著積極影響,可明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
參考文獻
[1]魏梅,陳煥娣,譚靜,等.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34(9):1473-1475.
[2]張微.綜合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血糖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9):114-117.
[3]王眾.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治療依從性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6):61.
[4]劉云萍.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治療依從性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5):120-122.
[5]李伍各.持續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1,4(5B):39-40.
[6]付偉,李萍,鐘銀燕.延續性護理研究綜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4(6):27-30.
[7]李雪芹,周敏.延續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8):98-99.
[8]尹厚英,聶利.延續護理對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6):914-916.
(本文編輯陳景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