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518020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宋瑞:女,本科,主管護師
胰島素注射模具操作訓練在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中的應用
宋瑞萬芳
摘要目的:探討胰島素模具操作訓練在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中的應用。方法:將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63例和對照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教育訓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胰島素注射模具操作,對比兩組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出院1月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情況。結果: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技能總掌握情況對照組明顯少于觀察組(P<0.05),兩組入院后1個月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加強胰島素注射模具操作訓練可有效控制其血糖與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胰島素注射;隨機教育;糖尿病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15
收稿日期:(2014-12-13)
目前,作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的糖尿病由于持續高血糖引起的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危及生命。我國糖尿病患者當前主要臨床類型為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該病是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病之一,其綜合治療遵循“五駕馬車”原則[1-3]。臨床常將注射胰島素作為控制患者高血糖的主要藥物之一,如何幫助患者正確掌握胰島素注射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是臨床治療的關鍵。我院本次對收治的123例糖尿病患者分別給予不同的教育手段,旨在觀察加強胰島素注射知識對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男68例,女55例。年齡34~73歲,平均(47.3±2.1)歲。病程1~20年,平均病程(6.3±2.1)年?;颊呔蟇HO(1999年)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確診為2型糖尿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1)在患者入院當天即發放科室自制的糖尿病教育手冊給予常規教育訓練,教育內容包括糖尿病基礎知識、飲食與運動指導、低血糖預防等,教育形式靈活多樣,可依據臨床具體情況采用講解、互動交流、訪談教育等方式。(2)幫助患者分析導致該病的誘因,并明確指出控制血糖以及預防并發癥的個體化方案,幫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意識。(3)患者患病后會表現出悲觀、恐懼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幫助其走出心理困境。(4)食療是當前控制糖尿病最基本舉措,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平時注意控制患者食物熱量以及身體體重,并為其精心制定均衡飲食計劃。(5)指導患者有規律的生活與運動可促進身體胰島素的分泌,利于機體代謝與控制血糖,臨床指導患者依據自身機體耐受力進行適量體育鍛煉,患者出院前耐心指導其掌握各種藥物的功效、用法用量與注意事項,尤其關注胰島素的儲存、低血糖反應與預防措施。(6)住院期間常規發放科室自制的糖尿病教育手冊給予藥物、膳食與運動等治療和健康教育知識,出院前2 d,護理人員示范胰島素注射方法并指導訓練其操作。(7)指導內容包括注射的正確方式、胰島素筆的裝卸與筆芯置換、注射部位輪換方法、藥物存放以及廢棄物處理等。給予患者接受注射培訓時間1~2 d,獨立操作次數1~2次。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教育訓練基礎上,給予胰島素注射模具操作訓練。(1)首先了解患者病情、年齡、工作、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后,為其制定一套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同時加強胰島素注射知識的宣教,使患者明白胰島素在控制血糖中的重要作用。(2) 選取胰島素注射教學模具。向患者講解注射胰島素的操作步驟與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3)由護理人員示范操作過程,然后由患者本人在操作模具上進行演練,護理人員在旁觀察并糾正演練中出現的錯誤。(4)對患者的示范內容包括胰島素筆的安裝、排氣、消毒、注射與拔針等,在進行臨床示范時應注意加強與患者間的互動。(5)反復指導患者快速血糖儀的使用,并強調消毒方法、監測時間以及針刺部位等。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知識及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出院1個月后血糖控制情況。自擬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知識及技能的掌握情況,內容主要包括胰島素類型、胰島素筆的安裝、胰島素的貯存、注射部位與運動、注射時間、消毒、排氣、低血糖預防、進針角度與拔針等10項,每項1分共計10分,>8分為完全掌握,4~8分為基本掌握,<4分為未掌握。
1.4統計學處理運用PEMS 3.2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或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空腹與餐后2 h血糖比較(表2)
注:1)為t值,2)為t′值
3討論
通過大量的臨床醫學研究資料以及相關的實證醫學表明,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患者并發癥也在不斷的遞增,胰島功能也出現了衰竭的現象,口服藥物很難把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滿意的水準,特別是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亦是如此。老年患者自身的胰島細胞會隨著年齡增長出現凋亡。所以胰島素治療在把控血糖,最大限度的避免并發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顯著的效果。大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具有記憶力減退,經常遺忘事情的情況發生,傳統的口述教育法,在一定層面上會由于醫護人員自身的資歷以及知識水平差異而對患者健康教育帶來不同的影響。同時,初次運用胰島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數都會出現緊張以及恐懼不安等心理壓力。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充分地做好患者心理輔導工作,釋放患者心理壓力的基礎上,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加熟悉和了解胰島素注射口令,同時運用示教筆在模具上進行一定的練習,直到患者心理可以接受,等到操作熟練后再開始轉為實際操作,通過這樣的方法和手段才會讓注射步驟變得更加具備形象化以及簡單化,這樣不但可以縮減操作時間,同時還可以提升患者的信心,使患者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取得合理的答案。
胰島素治療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胰島素注射裝置、注射技術是胰島素治療的重要環節[4]。國際糖尿病聯盟曾指出缺乏糖尿病教育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就像缺乏胰島素一樣危險。但臨床普遍存在患者因對糖尿病知識的缺乏和畏懼長期治療,再加上社會上對糖尿病的宣傳誤導,導致患者普遍存在對該病認識不足的現象,這也直接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總體控制水平。而以前我們的一些醫療機構也是只重視治療糖尿病及并發癥而忽略了健康教育[5]。因此,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相關知識教育很有必要。
觀察組患者采取胰島素注射模具訓練教育,一方面致力于關注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與培養其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因此自患者入院后即開始對其進行注射胰島素的相關知識宣教與操作練習,在使其弄清致病原因與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后,示范并指導其進行胰島素的模擬注射,使患者在出院前就能夠正確而嫻熟地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方法與步驟;另一方面我們還通過加強交流、及時糾錯、心理疏導與合理膳食安排等指導方式進行隨機健康教育,以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結果顯示,兩組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比較對照組明顯少于觀察組(P<0.05),兩組入院后1個月空腹、餐后2 h血糖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姡R床對糖尿病患者加強胰島素注射知識量化教育,可有效控制其血糖與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蔣國萍,趙錫麗.非內分泌科護理人員糖尿病相關知識與胰島素注射技能掌握現狀的調查分析[J].當代護士,2014(2):5-7.
[2]韋美娟.“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內科,2013,8(4):443-445.
[3]毛翠秧,陳育群.采用工作坊培訓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能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3,20(7B):27-29.
[4]康爍,高俊香,張玥,等.品管圈活動在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島素規范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9):3262-3264.
[5]關莉艷.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6):122,126.
(本文編輯馮曉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