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518000 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人流室
郭寬萍:女,本科,主管護師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
郭寬萍段嫄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142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住的71例患者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組,以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住的71例患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術后恢復狀況和患者滿意度。結果: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組在基礎護理、護理文書、病房管理、消毒隔離、安全護理和急救物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質量改進組患者的術后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而兩組拆線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組患者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恢復狀況,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子宮肌瘤;持續質量改進;護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30
收稿日期:(2015-02-04)
質量持續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標準化診療護理模式,其含義是工作指標的持續性提高和不斷改善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1]。通過實施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護患關系[2]。目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已經應用于多項護理服務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6]。為進一步提高我院婦科的護理質量,我科對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旨在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進行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142例作為對象。年齡31~46歲,平均(35.53±4.15)歲。所有患者經臨床和輔助檢查診斷為子宮肌瘤,并且均意識正常、不伴有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將2012年6月~2013年5月71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3年6月~2014年6月71例患者作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組。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而質量改進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由責任護士按照實施步驟進行護理干預。(1)建立護理質量改進小組。成立由護理部、護士長和責任制護士組成的質量持續改進領導小組;根據實際狀況,制定規范、標準的護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明確各級人員責任,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確定護理質量考核標準,提高整體護理質量。(2)加強護理人員管理和教育。加強培訓,提高一線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故護理人員在掌握扎
實護理技能的同時應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應做到定時觀察并記錄患者病情的轉變,注意患者的細微之處,杜絕安全隱患。嚴守操作規程,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總結,并制定相應預防措施[3]。(3)完善工作流程。 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給予仔細檢查,根據患者的病情等具體情況給予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利用宣教小冊子、講座等方式進行子宮肌瘤的相關專題講座,告知其相關的注意事項;針對文化層次較低患者,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增加健康教育的次數,以提高患者的理解程度。(4) 發現問題, 制定整改措施。定期對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提出整改方案,以達到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目的。
1.3效果評價觀察兩組的護理質量、術后恢復狀況和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采用自行設計量表,包括基礎護理、護理文書、病房管理、消毒隔離、安全護理和急救物品,每項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高。患者恢復狀況包括術后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和拆線時間。患者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由課題組成員在查閱文獻和咨詢專家基礎上自行設計,包括10個題目,各1分,按照滿意度不同分為非常滿意(8~10分)、滿意(6~7分)和不滿意(≤5分)3個等級。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分, ±s)
2.2兩組患者恢復狀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恢復狀況比較 ±s)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表3)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常見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等,若未及時給予合適的處理和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質量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而且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此外,通過提供讓患者滿意的護理服務,對于從總體上提高醫院整體的醫療水平,提升醫院的聲譽均具有重要意義[7]。因此,提高護理質量,對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是一種新型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是通過對護理指標的不斷提高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改善,以提高原有的護理水平,不斷進步、突破。目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已經在部分醫院實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結果顯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組在基礎護理、護理文書、病房管理、消毒隔離、安全護理和急救物品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質量改進組患者的術后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同時,患者滿意度調查也顯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組患者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對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增強患者的保健意識[8]。總之,對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恢復狀況,并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紅梅.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4):375-377.
[2]仉京華,王青春.實行質量控制與改進小組管理持續提高護理質量的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68-69.
[3]湯新輝,諶永毅,劉翔宇.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B):74-75.
[4]張美華,婁玉娟,孫洪巧.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可達龍致靜脈炎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9):176-177.
[5]劉俊平,栗愛珍,李素娟,等.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靜脈輸液流程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17-19.
[6]徐蘊芳,萬蓉.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1,18(2):177-178.
[7]李蘭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129-131.
[8]郭劍萍,楊輝平.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43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2):141.
(本文編輯陳景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