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225000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
朱敏:女,本科,護師
視頻探視在ICU管理中的應用
朱敏
摘要目的:探討視頻探視在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以降低ICU相關性感染。方法: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患者110例作為對照組,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ICU患者118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限制性探視,每個床位每次探視允許1名親屬進行探視,每個床位每天探視總時間不超過15 min;觀察組采用視頻探視方式,每次探視時間控制在30 min。比較兩組患者ICU相關性感染、家屬滿意率、護患糾紛發生率、家屬投訴發生率。結果:觀察組ICU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切口感染、血管內導管感染、消化道感染、焦慮、抑郁、護患糾紛、投訴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滿意率、家屬滿意率、護士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視頻探視能有效降低患者相關性感染,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滿足患者及其家屬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重癥監護病房;視頻探視;感染;護患糾紛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59
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病情嚴重、復雜多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容易發生醫院內感染[1]。為預防患者感染,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ICU病房常采用封閉式管理,限制患者家屬入內[2]。但這種封閉性管理可加重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尤其是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相關研究指出,當個體處于陌生的環境中大部分渴望得到家屬陪伴,家屬探視可滿足患者情感需求,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增強患者治療信心,促進患者快速康復[3]。為滿足家屬心理需求,目前ICU病房多采用限制性探視制度,盡管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滿足患者及其家屬心理需求,但據賈琳等[4]調查發現,限制性探視并不能完全滿足患者及其家屬心理需求,且限制性探視可增加患者感染性風險。為更好地滿足ICU患者探視需求及降低患者感染風險,我院對ICU患者實施視頻探視系統,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患者110例作為對照組,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ICU患者118例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入住ICU時間>1 d,年齡>18歲。(2)意識清醒。(3)同意接受探視。排除精神障礙、深度昏迷、在ICU期間死亡的患者。觀察組男 58例,女50例;年齡19~75歲,年齡(45.8±3.4)歲;入住ICU時間3~8 d,平均(5.2±2.6) d;其中呼吸衰竭 32例,急性心力衰竭 3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期 25例,腦血管意外 20例,中毒3例。對照組男 58例,女52例;年齡20~75歲,平均(46.2±3.8)歲;入住ICU時間3~8 d,平均(5.3±3.0) d;其中呼吸衰竭 30例,急性心力衰竭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期 24例,腦血管意外18例,中毒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住ICU時間、病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實施限制性探視,每個床位每次探視允許1名親屬進行探視,每個床位每天探視總時間不超過15 min。嚴格執行家屬探視制度,家屬進入ICU時必需穿隔離服、穿戴鞋套,入室后可與患者進行接觸式、面對面交流。
1.2.2觀察組采用視頻探視。(1)視頻探視系統。在ICU病床吊塔上安裝可視電話、閉路電視及攝像頭,可作可視探視及電視兩用,該系統一端與床旁連接,另一端與監護室外專設的家屬探視區電話機及電視顯示器連接。該系統中央部分由控制鍵盤、切換器、控制主機畫面、矩陣控制主機組成。患者及其家屬圖像可在雙方顯示器上輸出。(2)視頻探視方式。患者入住ICU后,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院內情況,包括就醫流程、院內醫療設施、患者治療方案、探視方案及探視相關注意事項等。探視時間于每天16:30開始,患者家屬可在視頻室內與患者進行交流,視頻室內同時可容納8個床位每個床位共2~3名親友。探視流程由當班護士及責任組長完成,當班護士先調整攝像機角度,將患者圖像傳輸至監控臺,再通過調節鍵切換,輸入需播出的畫面,讓患者及其家屬實現可視化對話。對于神智清醒的患者可通過視頻系統與家屬進行面對面的語言交流,而對于昏迷或神智不清的患者通過視頻可讓家屬看到患者狀況。每次探視時間控制在30 min。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入住ICU期間相關性感染發生情況、焦慮發生率、抑郁發生率、護患糾紛發生率、家屬投訴發生率、患者滿意率、家屬滿意率、護士滿意率。其中焦慮、抑郁分別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DS)[3]與焦慮自評量表(SAS)[4]測量,SAS與SDS各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4分4級評分,將各條目所得分相加即為粗分,粗分乘以1.25取整數部分為標準分。標準分>50分為焦慮、抑郁。患者、家屬滿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調查問卷”進
行評價,總分為100分,>90分為滿意。護士滿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90分為滿意。兩組患者轉出ICU時分別發放SDS、SAS問卷118份及110份,分別有效回收118份及110份,有效回收率均為100%。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分別于出院期間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118份和110份,有效回收115份(97.48%)和 110份(100.00%)。觀察組及對照組家屬分別分別于出院期間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212份及204份,均有效回收212份及204份,有效回收率均為100%。觀察組及對照組護士于同一批次患者全部轉出ICU后發放調查問卷20份,有效回收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ICU相關性感染發生率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ICU相關性感染發生率比較 例(%)
2.2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護患、糾紛、投訴率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護患、糾紛、投訴率比較 例(%)
2.3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例)

2.4 兩組患者家屬滿意率比較(表4)

2.5 兩組護士滿意率比較(表5)
3討論
重癥監護室患者由于病情重、接受多種侵入性治療和并發癥多,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患者及其家屬在病房內容易引起交叉感染[5]。加之患者家屬缺乏醫療知識,在入室探視時常與患者進行肢體接觸或撫觸,容易導致外界致病菌從患者鼻咽部、氣管切開口或傷口處進入患者體內,從而增加患者醫院內感染發生率[6]。視頻探視可避免患者與家屬直接接觸,從源頭處杜絕病原菌感染。本研究觀察組ICU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切口感染、血管內導管感染、消化道感染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視頻探視能有效降低患者病原菌感染發生率。限制性探視要求患者家屬在入室前需穿戴隔離服、帽子及鞋套,且每次探視時每個床位僅允許1名患者家屬進行探視,每次探視時間不多于15 min,家屬對患者狀況得不到全面的了解,加之家屬承擔著昂貴的醫療費用,導致家屬對護理工作產生懷疑,使得家屬不信任醫護人員,經常發生家屬要求延長探視時間而引起的護患矛盾[7-8]。通過對ICU患者實施視頻探視能有效避免消毒隔離工作而導致的時間浪費,同時能讓患者家屬更好地了解患者在ICU中的情況及護理人員對患者照料情況,提高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有助于緩解醫護矛盾[9]。本研究結果也表明視頻探視能有效降低護患矛盾及投訴發生率。限制性探視規定的探視時間不多于15 min,使得患者與家屬間的交流、溝通時間較短,患者心中的訴求難以表達,家屬對患者的支持性、鼓勵性話語也難以轉述給患者,加之患者病情嚴重,隨時面臨生命危險,患者極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影響患者治療及康復[10]。視頻探視時間為30 min,而且每次可以允許每張病床2~3名的家屬與患者同時交流,加強了患者與家屬間的溝通,提高了患者治療信心,因此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11]。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焦慮發生率、抑郁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從而表明視頻探視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患者滿意率、家屬滿意率、護士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視頻探視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