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豐波
(廣西省崇左市扶綏縣中醫醫院 廣西 崇左 532199)
手術切口感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術后并發癥。使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是臨床上治療手術切口感染的常用方法[1]。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的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可有效地縮短其住院的時間[2]。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后發生切口感染的31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后發生切口感染的31例患者。我們將這31例患者隨機分為綜合組和常規組。其中,綜合組有15例患者,常規組有16例患者。在常規組16例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7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16歲至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2±1.4)。本組患者中有接受胃腸手術的患者15例,有接受膽囊手術的患者1例。本組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病因為被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大腸埃希菌感染,有1例患者的病因為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4例患者的病因為被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3例患者的病因為被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在綜合組15例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6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20歲至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7±1.2)。本組患者中有接受胃腸手術的患者14例,有接受膽囊手術的患者1例。本組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病因為被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大腸埃希菌感染,有2例患者的病因為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2例患者的病因為被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2例患者的病因為被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因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為這兩組患者均使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康復新液的使用方法為[3]:(1)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清理和消毒,然后使用浸有康復新液的無菌油紗布對其手術切口進行外敷,并根據其手術切口的滲液量及時為其更換輔料。(2)指導患者口服康復新液進行治療,每天服2次,每次服10ml。
1.3.1 為常規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護理、用藥護理和輸液護理,并對其輸液或用藥后的不良反應進行密切地觀察。(2)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測。
1.3.2 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為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進行綜合性護理的具體方法如下:
1.3.2.1 進行心理護理 臨床研究發現,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因病情久治不愈、手術切口頻繁疼痛常會出現緊張、煩躁和焦慮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嚴重影響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和治療的效果[4]。針對這一情況,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主動與其進行交流,多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以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要詳細地向患者講解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的原因、臨床上治療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方法和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便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1.3.2.2 進行隔離護理 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在其床頭粘貼隔離標識,并指導其家屬嚴格遵守隔離措施[5]。同時,護理人員要嚴格限制探視患者人員的數量,以便使患者能夠在安靜、舒適的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此外,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使用過的醫療設備和器材等物品進行消毒。
護理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護的效果和住院的時間。
(1)優:患者開始接受治療和護理至其痊愈出院的時間在30天以內。(2)良∶ 患者開始接受治療和護理至其痊愈出院的時間在30天至40天之間。(3)可:患者開始接受治療和護理至其痊愈出院的時間在41天至50天之間。(4)差:患者開始接受治療和護理至其痊愈出院的時間在50天以上。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后,在常規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優者有6例,為良者有3例,為可者有4例,為差者有3例,常規組患者治護的優良率為56.3%(9/16)。在綜合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優者有9例,為良者有3例,為可者有2例,為差者有1例,優質組患者治護的優良率為80.0%(12/15)。綜合組患者治護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的比較 [n(%)]
常規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為(56.72±18.53)天,綜合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為(26.25±6.74)天。綜合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
近年來,隨著廣譜抗菌藥的廣泛應用,多重耐藥菌感染已經成為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因[9]。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大腸埃希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多重耐藥菌。臨床研究發現,使用常規的抗生素對被此病菌感染的手術切口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很差[10]。康復新液具有養陰生肌和通利血脈的功效。此藥的主要成分為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臨床研究發現,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中含有多元醇和黏糖氨酸。其中,多元醇具有促進表皮細胞生長的作用,黏糖氨酸具有增強細胞免疫活性的作用[1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的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將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后發生切口感染的31例患者隨機分為綜合組和常規組。在這兩組患者使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期間,為常規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在此基礎上,為綜合組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治護的效果和住院的時間。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綜合性護理的綜合組患者其治護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只接受常規護理的常規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的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縮短其住院的時間 。
[1]胡必杰,宗志勇,顧克菊.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最佳實踐[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2.
[2]陳亮,鄭穎,馬冬媛.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藥性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419-420.
[4]王羽.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釋義及適用指南/《醫院感染管理辦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169-170.
[5]黃勛,鄧子德,倪語星,等.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感染控制學雜志,2015,12(1):1-9.
[6]譚漢梅,甘萍,何揚帆,等.兒科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與臨床護理管理的研究[J].醫學信息,2013,(20):221-222.
[7]葉惠韶,張常然,吳文輝,等.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2782-2783.
[8]嚴奉祥,方春生.中藥康復新(KFX)的在體液免疫藥理學特性[J].大理醫學院學報,1991,13:79.
[9]姚秀琴,趙海劍,楊愛仙.康復新液在放療后皮膚粘膜損傷護理中生物應用[J].南方護理學報,2002,9(6):6.
[10]金建媚,丁云龍.痔瘡術后康復新液創面換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18):1984.
[11]楊新雷,張新合.康復新液治療Ⅱ度燒傷療效觀察[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4,2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