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韻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的臨床特點主要為氣道狹窄和呼吸功能受限,其病變主要累及氣道和肺。重度AECOPD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可明顯加重,其病情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可發生心肺功能、腦部血液循環狀態的異常改變,甚至可發生生命危險[1]。在臨床上,目前仍缺乏治療重度AECOPD的有效藥物。無創正壓通氣(NIPPV)療法是治療此病重要的輔助措施,也是改善此病患者肺功能和呼吸狀況的重要方法[2]。重度AECOPD患者的病因較為復雜,在進行NIPPV治療期間其臨床療效可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為了探討重度AECOPD患者進行NIPPV治療臨床效果的影響因素,我們將在我院接受NIPPV治療的45例重度AECOPD患者根據進行NIPPV治療是否有效分為有效組和無效組,然后對比分析可影響其臨床療效的相關因素,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45例重度AECOPD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17例,其年齡為51-83歲,平均年齡為(61.82±7.56)歲。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 患者的病情符合重度AECOPD的臨床診斷標準[3]。(2) 患者有進行NIPPV治療的指征,無吞咽功能障礙、氣道分泌物過多等癥狀。(3)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的方案知情同意。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 患者有血流動力學指標的顯著改變或發生窒息性低氧血癥。(2)患者自身的基礎情況可能對本次研究的結果造成明顯的影響。
對本研究中的患者進行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NIPPV治療,治療方法是:使患者取適當的體位,根據其臉型為其選擇大小適宜的面罩,將面罩置于其面部。將福通ST系列雙水平正壓呼吸機與面罩相連,將通氣模式調整為S/T,將呼吸頻率設置為16次/min,將吸氣壓力設置為6-8 cmH2O,將呼氣壓力設置為3 cmH2O,根據患者的病情隨時調整其通氣參數,每日治療3次,每次治療1~4個小時。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取得以下的效果:有效減輕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使其RR<25次/分,使其血氧飽和度≥90%,并使其能夠良好耐受治療。本研究中的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若出現以下的情況需及時對其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與機械通氣治療:(1)患者發生嚴重的通氣或氧合障礙,其PaO2的指標≤50 mmHg且持續升高。(2)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不穩定。(3) 患者發生意識障礙,可能發生誤吸。(4)患者無法接受面罩吸氧的療法。根據本研究中的患者進行NIPPV治療是否有效(其是否接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治療)將其分為有效組與無效組[4]。有效組患者有29例,占62.2%,無效組患者有16例,占37.8%。在清晨兩組患者空腹時采集其靜脈血3 ml,采用ELISA法檢測其血清降鈣素原(PCT)的含量,采用氧化酶法檢測其空腹血糖,采用電極法檢測其血液的酸堿度(pH)。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血清降鈣素原(PCT)值、空腹血糖值、血pH值,對存在統計學差異的指標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總結可影響本研究中患者進行NIPPV治療效果的因素。
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在進行多因素分析時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以P<0.01為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FEV1/FVC值、心率、呼吸頻率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分析
與無效組患者相比,有效組患者的PCT值、空腹血糖值均較低,其血pH值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PCT值、空腹血糖值偏低、血pH值偏高均是影響本次研究中的患者進行NIPPV治療效果的獨立因素(p<0.05)。詳情見表3。
表2 對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的分析(±s)

表2 對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的分析(±s)
組別PCT(ng/ml)空腹血糖(mmol/L)血pH有效組(n=29)1.27±0.376.94±1.317.52±0.06無效組(n=16)2.18±0.399.98±3.257.07±0.09 x23.6273.1152.608 P值0.3040.3920.037

表3 對本研究中的患者進行NIPPV治療效果影響因素的分析
近年來,重度AECOPD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臨床上,NIPPV是治療此病的重要方法。研究發現,除了所用儀器的性能及通氣模式的優化程度以外,重度AECOPD患者的基礎狀況與對其進行NIPPV治療可取得的臨床效果也具有密切的關系[5]。
PCT的水平是反映人體發生感染情況的重要指標,在評估重度AECOPD患者病情轉歸及預后方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研究的結果顯示,PCT值是影響重度AECOPD患者進行NIPPV治療效果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一結果與李向欣等人的研究結果[6]一致。重度AECOPD患者常會發生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血Ph值是反映患者發生酸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標。發生酸中毒的患者可出現意識障礙或血流動力學指標不穩定的情況。檢測重度AECOPD患者的血Ph值可準確評估其進行NIPPV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發現[7],與進行NIPPV治療失敗的患者相比,進行NIPPV治療成功的患者其pH值較高。除PCT值及血pH值以外,空腹血糖值也是影響重度AECOPD患者進行NIPPV治療效果的重要風險因素。空腹血糖值持續較高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可明顯下降,其繼發性感染的發生率可顯著增高,而且在發生感染后其病情更難以控制,因此其進行NIPPV治療的有效率可所有降低。王偉華等人[8]在研究中發現,重度AECOPD患者的空腹血糖值若偏高可導致其體內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及抗感染能力下降、呼吸道感染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等情況,因此其進行NIPPV治療的有效率較低。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PCT值、空腹血糖值偏低、血pH值偏高均是影響重度AECOPD患者進行NIPPV治療效果的獨立因素,可將其作為此病患者選擇治療方案及判斷其預后的重要參考指標。
[1]李艷肖, 史金英, 袁德琴, 等.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效果觀察[J]. 臨床誤診誤治, 2013, 26(3): 75-77.
[2]蔡柏薔, 白春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草案)[J]. 中華哮喘雜志, 2013, 1(7): 1-13.
[3]譚偉, 孫龍鳳, 代冰,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旺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正壓通氣成功的臨床預測因素研究[J]. 2013.
[4]徐麗娜,曹潔,陳寶元. 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無創正壓通氣治 療效果的相關因素分析[J]. 國際呼吸雜志,2010,30(17):1042-1044.
[5]宋寧燕,徐勁松,夏國際,等。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早期失敗的預警因素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0):1529-1531.
[6]李向欣, 趙鵬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 18(6): 909-911.
[7]龍 威,鄧星奇,陸 剛,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中血清降鈣素原的作用[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8,27(5):342-345.
[8]王偉華. 危重病患者醫院內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 臨床肺科雜志,2007,12( 1) :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