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可
(四川省樂至縣人民醫院 四川 樂至 641500)
血常規檢驗是臨床上常用的檢驗方法。臨床醫生通常根據進行血常規檢驗的結果對受檢者的病情進行診斷[1]。目前,臨床上常用手指末梢采血法和肘部靜脈采血法對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實施采血。為了進一步比較用這兩種方法對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實施采血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血常規檢驗的50例受檢者。在這些受檢者中,有男性受檢者20例,女性受檢者30例。他們的年齡在20~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2±1.03)歲。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受檢者。
本次研究使用XYSMECCE-2100型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這些受檢者的血液標本進行血常規檢驗。本次研究使用的血細胞實驗試劑為榮美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為這些受檢者均采集空腹靜脈血,將采集的血液標本放到真空試管中,用稀釋液對其進行稀釋后,將其搖勻。讓這些受檢者均稍作休息后,為其采集手指末梢血,將采集的手指末梢血放到抗凝管中,并將其搖勻。將這些血液標本均放到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中進行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檢測[2]。進行血常規檢驗的項目包括:紅細胞壓積(HCT)、白細胞計數(WBC)、血小板計數(PLT)、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GB)及紅細胞的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進行血常規檢驗各項指標的正常值分別為:①HCT:0.4。②WBC:5.8×109/L。③PLT:210×109/L。④RBC:3.6×1012/L。⑤HGB:120g/L。⑥MCHC:330g/L。
我們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檢驗結束后,與用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標本相比,用肘部靜脈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標本其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水平更接近于正常值,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用兩種采血方法采集的血液標本其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比較(±s)

表1 用兩種采血方法采集的血液標本其血常規各項指標的比較(±s)
采血方法標本數RBC(×1012/L)WBC(×109/L)HCTMCHC(g/L)PLT(×109/L)HGB(g/L)肘部靜脈采血法503.62±0.565.73±1.290.41±0.05315.32±20.33209.35±87.65111.32±9.95手指末梢采血法503.90±0.606.45±3.980.46±0.06306.95±27.98232.32±59.65104.32±16.84 t值2.41242.06195.43211.71122.07562.5306 P值0.01770.04190.00000.09020.04050.0130
用手指末梢采血法對進行血常規檢驗受檢者進行采血的速度較慢,血小板易粘附于受檢者皮膚的穿刺處,且組織液易混到血液標本中,使其血液標本中有微血塊形成[3],從而影響其進行血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之相比,肘部靜脈采血法的重復性較好,能準確地反應出受檢者機體的實際情況。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使用手指末梢采血法相比,用肘部靜脈采血法采集的血液,其各項指標更接近人體血液的正常值,用其進行血常規檢驗的準確率更高。此采血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范英華.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應用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24):204-205.
[2]何昭霞,李靈,陳杰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比較[J].河北醫學,2012,18(10):1504-1506.
[3]Saracino, M.A.,Marcheselli, C.,Somaini, L. et al.A novel te st using dried blood spots for the chromatographic ass ay of methadone[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 istry,2012,404(2):50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