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丹
(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常州 213100)
潰瘍性結腸炎(colitis gravis)又叫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的特點[1]。此病患者可出現腹瀉、腹痛、間斷性便血等癥狀。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某醫院收治的7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5月~2015年9月期間某醫院收治的7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6例。他們的年齡在25~55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40.5±1.0)歲。他們中有28例患者的發病部位在乙狀結腸,有19例患者的發病部位在直腸,有15例患者的發病部位在降結腸,有5例患者的發病部位在全結腸,有3例患者的發病部位在橫結腸。這70例患者均出現腹瀉、腹痛、便血、里急后重、嘔吐的癥狀。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①經臨床檢查均被確診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②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③無血液系統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的患者。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①患有急性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②患有精神障礙且無法順利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流的患者。③合并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心腦血管嚴重病變的患者。④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有35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某醫院根據兩組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對癥治療。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對患者腹痛的性質和部位及其生命體征進行觀察,遵照醫囑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和體位護理等。對研究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耐心地傾聽其主訴,詳細地解答其提出的問題。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原因、進行灌腸治療的優點及灌腸時的注意事項,以緩解其緊張、煩躁的不良情緒。建議患者的家屬多陪伴和關心患者,以減輕其心理壓力。②密切觀察患者腹瀉的次數和性質,并定時對其糞便進行檢驗。③將患者病房內的溫度控制在24℃~26℃之間,將其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囑患者的家屬和朋友在探望患者時保持安靜,以便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④對于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護理人員可讓其多聽輕音樂,以緩解其緊張、焦躁的不良情緒、減少其腹部的不適感。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腹式呼吸,以緩解其腹部疼痛[2]。患者腹痛的癥狀若加重,護理人員應及時向醫生匯報,并協助醫生對其進行處理。⑤在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灌腸時,讓其取左側臥位,將其臀部抬高10cm左右,使用熱毛巾熱敷其腹部,以降低其腹部肌肉緊張的程度。將患者灌腸液的溫度控制在(40.0±1.0)℃。在將灌腸導管插入患者的體內時,應根據其發病的部位確定為其插管的深度。⑥囑患者食用容易消化、纖維素含量較少的食物。囑患者禁食冷飲、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以免加重其病情。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及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使用該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估。本問卷的總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若>85分,說明其對護理服務感到非常滿意。患者的評分若為60~85分,說明其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患者的評分若<60分,說明其對護理服務感到不滿意。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①顯效:經結腸鏡檢查,患者結腸的粘膜恢復至正常,且其腸潰瘍面消失。②有效:經結腸鏡檢查,患者的腸潰瘍面消失,但其結腸粘膜仍有輕度的充血。③無效:經結腸鏡檢查,患者結腸粘膜充血的癥狀未好轉,其腸潰瘍面未縮小或在擴大。治護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患者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為80%。研究組患者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護總有效率的比較[n(%)]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88.6%,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74.3%。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總滿意率的比較 [n(%)]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是將“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作為護理工作的宗旨,通過采取科學、系統的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3,4]。有研究證實,對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使其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接受治療,從而提高其臨床療效[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接受治護的總有效率及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確切,而且可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許湛珠,王彩云.舒適護理在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5(24):3458-3460.
[2]馬艷環,宋美嫦.舒適護理在保留灌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4,11(06):1031-1034.
[3]鄭鳳珠.舒適護理在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醫學,2014,10(09):2009.
[4]李瑞霞.藥物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干預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4(21):258-259.
[5]李琪.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1(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