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英英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肝膽脾胰外科 陜西 西安 71003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肝膽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膽囊炎、膽管結石等肝膽疾病的反復發作極易造成膽管狹窄或變形,由于這一病理變化是不可逆的,因此只能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故肝膽手術的臺次也逐年增加。有研究認為,行膽道手術后,患者發生膽瘺的幾率為0.5%~2.4%。膽瘺的發生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還極易引發膽汁性腹膜炎、營養不良等并發癥,這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嚴重時還會危及其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肝膽手術后發生膽瘺的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1月~2015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124例接受肝膽手術后發生膽瘺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77例,女性患者有47例,他們的年齡為23~67歲,平均年齡為(49.26±5.24)歲,其中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聯合T管引流術的患者有31例,行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患者有26例,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有22例,行開腹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有18例,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聯合T管引流術的患者有14例,行肝部分切除術的患者有8例,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轉行開腹手術的患者有5例。我們將這124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62例)和B組(6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A組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抗感染護理、引流護理及病情監測等常規護理,對B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全面護理干預的具體方法是:①心理護理:行肝膽手術后發生膽瘺的患者常會因病情加重而出現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了治療的效果。此時,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積極主動地與其進行溝通交流,讓其認識到膽瘺是肝膽手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以消除其顧慮,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提高其依從性[1]。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通過開展健康講座、發放知識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讓他們了解疾病及并發癥的發生原因、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③環境及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盡量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住院環境,定時開窗通風,勤換床單被褥,并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此外,護理人員應囑患者禁食,并對其進行持續胃腸減壓治療及營養支持治療。當患者的病情好轉后,可遵醫囑讓其進食,并按照流食、半流食、軟食、正常飲食的順序逐步過渡。④活動指導:術后早期,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嚴格臥床休息,并指導其進行簡單的床上肢體運動,同時定時幫助其翻身。待患者的病情好轉后,護理人員可鼓勵其下床活動,以避免其因臥床時間過長而發生肺部感染、壓瘡等并發癥[2]。⑤病情觀察: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防止其出現膽汁性腹膜炎等嚴重的并發癥。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定期巡視病房,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引流液的性狀及各種腹部體征進行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并配合醫師對其進行對癥治療。⑥引流管的護理:護理人員應確保引流管固定良好和通暢。在進行腹腔沖洗操作時,要接負壓吸引,以減少膽汁對腹膜的刺激。在沖洗過程中,應注意查看手術切口有無滲血、紅腫、滲液等情況。⑦用藥護理:護理人員應遵醫囑使用抗生素為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生長抑素對其進行治療,以減少膽汁和胃液的分泌,促進膽瘺傷口的愈合。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B組62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者有41例,表示基本滿意的患者有19例,表示不滿意的患者有2例,總滿意度為96.77%;在A組62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者有35例,表示基本滿意的患者有16例,表示不滿意的患者有11例,總滿意度為82.26%。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患者的引流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引流持續時間、住院時間及知識掌握情況評分的比較(X±S)
肝膽系統疾病常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后易引起一系列并發癥,其中較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膽瘺。肝膽手術引起膽瘺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①慢性膽囊炎等疾病可導致膽囊三角區出現瘢痕增生,手術極易引起損傷而發生膽瘺。②膽囊管開口于膽總管與右肝管的左側,膽囊切除時易對肝總管造成損傷。③年齡較大患者身體狀況較差,比其他年齡段的患者更易出現術后膽瘺。④手術操作不當等原因也容易導致患者術后發生膽瘺[3]。術后發生膽瘺可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應給與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促進患者康復。全面干預護理強調護理的整體性,結合多種形式健康教育,對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進行全面綜合的護理干預。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肝膽手術后發生膽瘺的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筆者對A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B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B組患者的引流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A組患者,B組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肝膽手術后發生膽瘺的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此護理方法不僅能明顯縮短患者的引流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其早日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喻平妃.整體護理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現代中醫學雜志,2007,4(26):654-655.
[2]梁紅艷.肝膽術后發生膽漏患者的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11-12.
[3]朱麗萍,汪珊珊.整體護理對肝膽術后發生膽瘺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7):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