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山 張 旭 白晶晶 韓慶紅
(武警山西省總隊醫院骨顯微外科 山西 太原 030006)
高能量損傷是導致小腿骨折的主要原因。患者在受到高能量損傷時常伴有皮膚及軟組織缺損的情況[1]。以往,臨床上對合并嚴重軟組織缺損的小腿骨折患者主要使用外固定支架對其患肢進行臨時固定,待其軟組織缺損的創面修復后,再對其進行二期骨結構重建手術治療[2]。但是,此療法不僅延長了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間,還可影響其關節功能恢復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使用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內固定術對合并嚴重軟組織缺損的小腿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可明顯縮短對其進行治療的時間,提高其關節功能恢復的效果,并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08年~2015年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合并嚴重軟組織缺損的小腿骨折患者分別使用外固定支架術和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其中接受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內固定術治療的5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08年~2015年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合并嚴重軟組織缺損的小腿骨折患者。這10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無精神病家族史。②患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③患者未患有心臟疾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外固定組和聯合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外固定組患者的年齡在21歲~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1.8歲。這些患者的體重在50.4~78.7 Kg之間,平均體重為56.7±2.8Kg。其中,右側小腿骨折的患者有18例,左側小腿骨折的患者有32例。聯合組患者的年齡在23歲~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2.0歲。這些患者的體重在49.8~77.4 Kg之間,平均體重為55.7±3.4Kg。其中,右側小腿骨折的患者有22例,左側小腿骨折的患者有2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術前,對兩組患者均進行X線常規檢查,以確定其骨折的程度和位置。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全身靜脈麻醉。為外固定組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對患者骨折處的創面進行徹底的清理。②根據患者骨折的分型及其軟組織缺損的程度,為其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并確定對其患肢進行固定的位置。③在患者發生骨折的部位安裝好固定夾板后,將夾板與其骨折處進行吻合。然后,將外固定支架固定在患者發生骨折的部位。④在患者軟組織缺損的創面愈合后,對其進行二期骨結構重建手術。為聯合組患者使用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讓患者取仰臥位。②用濃度為0.9%的NaCl溶液對患者骨折處的創面進行清理。③在顯微鏡下,對患者的傷口進行徹底的清創處理后,使用內固定術對其骨折處進行固定。然后,使用患者自身帶有血管蒂的組織皮瓣或游離皮瓣對其軟組織的缺損區域進行修復。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手術操作者需注意保護患者骨折周圍血供和軟組織的完整性。
使用Neer評分標準對患者進行治療后的關節功能進行評分。按照患者Neer評分的結果將其治療效果分為優、良、可和差四個等級。①優:患者的Neer評分為90~100分。②良:患者的Neer評分為80~89分。③可:患者的Neer評分為70~79分。④差:患者的Neer評分<70分。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聯合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外固定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經治療,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外固定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小腿骨折是臨床上長骨骨折患者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3]。多數小腿骨折患者是受到高能量損傷所致,其常伴有皮膚及軟組織缺損的情況,這就增加了對其進行治療的難度[4]。有研究表明,對合并嚴重軟組織缺損的小腿骨折患者使用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可減輕對患者結締組織的刺激,從而減少對其結構肌腱和肌群的沖擊。②可增加患者骨頭連接的緊密度,促進其骨折處的愈合。③可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骨折處周圍的血運,縮短其關節功能恢復的時間,改善其預后。④對患者身體機能造成的干擾較小[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聯合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外固定組患者,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外固定組患者。此研究結果與陳福狀[6]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用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內固定術對合并嚴重的軟組織缺損的小腿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促進其骨折處的愈合,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黃東平,池達智,羅晶等.急診外固定架結合負壓引流術在小腿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2,41(20):2071~ 2073
[2]殷渠東,孫振中,顧三軍等.骨短縮-延長術治療脛骨大段骨缺損合并軟組織缺損[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3,27(12):1462~ 1464
[3]羅勝明,陳澤雁,莫子亮等.骨折復位外固定器治療53例下肢復雜性骨折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7):64~66
[4]韋永忠.外固定架治療創傷骨科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45~47
[5]徐佳,汪春陽,韓培等.顯微外科技術聯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嚴重毀損傷保肢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5,4(12):920~ 912
[6]陳福狀.骨折復位外固定器治療下肢復雜性骨折對骨折愈合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