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濟困醫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由于小兒呼吸系統的發育不完善,其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較差,故極易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而發生上呼吸道感染[1]。抗生素類藥物是臨床上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藥。目前,由于抗生素在臨床上的大量使用,各種病原菌的耐藥性也越來越強。為了進一步提高兒科臨床上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我院對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兒科門診用于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760個處方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我院兒科門診用于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760個處方。在這760個處方所涉及的760例患兒中,有男童353例,女童407例。他們的年齡在1個月~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5±3.46歲。其中,年齡為0歲~3歲的患兒有182例,年齡為4歲~7歲的患兒有327例,年齡為8歲~12歲的患兒有251歲。這些患兒所患疾病的種類有普通流感、皰疹性咽頰炎、喉炎、病毒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隨機抽取我院兒科門診用于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760個處方,將這些處方均錄入到Excel表格中,然后對這些處方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的給藥途徑、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和抗生素的種類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結合患兒的臨床表現及其輔助檢查的結果,綜合評價我院兒科門診在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用藥情況。
觀察這760個處方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的給藥途徑、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抗生素的種類及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在這760個處方中,使用抗生素的處方有524個,其抗生素的使用率為68.95%。在這524個處方中,給藥途徑為口服的處方有185個,占35.3%,給藥途徑為靜脈注射的處方有339個,占64.7%。
在這524個處方中,使用一種抗生素的處方有492個,占93.89%,聯用兩種抗生素的處方有24個,占4.58%,聯用三種抗生素的處方有8個,占1.53%。其中,單獨使用最多的抗生素為頭孢菌類藥物,兩種聯用時最常用的抗生素為頭孢菌類藥物和青霉素類藥物,三種聯用時最常用的抗生素為頭孢菌類藥物、青霉素類藥物和大環內酯類藥物。
在這524個處方中,最常用的抗生素為頭孢菌類藥物,占40.46%,其次為青霉素類藥物,占38.74%,再次為大環內酯類藥物占14.50%,其他種類的抗生素占6.30%。詳情見表 1。

表1 這些處方中各類抗生素的使用率(個,%)
在這524個處方中,有135個處方中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率為25.76%。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具體情況是:①患兒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②抗生素的給藥途徑不當。③患兒無聯用抗生素的指征。④抗生素的使用劑量過大。詳情見表2。

表2 在這些處方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個,%)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均是引起小兒上感的常見病毒。細菌侵襲雖然也可引起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但此類感染僅占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30%[2]。目前,我國兒科臨床上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較為嚴重,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即使被檢查出患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醫師也會為其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這是因為:①臨床醫師缺少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的時間,對患兒的致病微生物沒有進行檢測,僅憑借自己的臨床經驗為患兒用藥。②患兒家長不知道濫用抗生素會引起患兒的耐藥性和醫源性感染,為了縮短患兒治療的時間,他們要求醫師使用抗生素對患兒進行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則為:對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應先進行病原學檢查,再結合其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特點、感染的程度及其對藥物的敏感性,為其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3]。
綜上所述,我院兒科門診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情況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數處方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因此,醫院應加強對兒科臨床用藥進行監管的力度,以確保兒童用藥的安全性。
[2]馬會改,簡文亭,劉曉俊等.鄉鎮衛生院呼吸系統疾病住院兒童3954例抗生素使用狀況分析[J].廣東醫學,2013,34(18):2851-2854.
[1]康榮梅.抗生素在兒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 2010,14(27):3758一3759.
[3]周建黨,吳天聰,袁洪等.社區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分析及干預措施[J].微生物學雜志,2010,30(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