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琴
(山西省忻州市中心醫(yī)院婦產科 山西 忻州 034000)
近年來,高危妊娠的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高危妊娠是導致產婦發(fā)生產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產后大出血會嚴重危害產婦的健康,甚至可危及其生命。有研究表明,對高危妊娠的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減少其產后的出血量,降低其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間婦產科收治的112例高危妊娠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分別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其中接受綜合護理的60例產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2例高危妊娠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這112例產婦的病情均符合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這些產婦的年齡在25歲~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4±2.5歲。她們的孕周為37~43周,平均孕周為38.2±0.27周。這些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為480ml~2300ml,平均出血量為920±150.33ml。在這112例產婦中,因宮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有57例(占50.9%),因胎盤因素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有34例(占30.4%),因軟產道裂傷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有13例(占11.6%),因凝血功能障礙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有8例(占7.1%)。在這112例產婦中,有54例產婦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占48.2%),有18例產婦存在前置胎盤的情況(占16.1%),有17例產婦為高齡產婦(占15.2%),有9例產婦存在羊水量過多的情況(占8%),有7例產婦的胎兒為巨大兒(占6.3%),有4例產婦為多胎妊娠(3.6%),有3例產婦出現胎盤早剝的情況(占2.7%)。詳情見表1。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112例產婦分為常規(guī)組和綜合組,其中常規(guī)組有52例產婦,綜合組有60例產婦。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出血原因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導致這112例高危妊娠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的原因(n,%)
按照國家產后出血防治協(xié)作組制定的產后出血量的測量方法,對產婦產后2h的出血量進行測量。進行測量的方法為:①容積法:在胎兒娩出后,將積血器放在產婦臀部的下方收集血液。在2h后取出積血器,用量杯直接測量其出血量。②稱重法:在產后2h,稱量產婦所用的紗布、會陰墊、產單等敷料的重量,然后計算其產后出血量。計算公式為:出血量=(胎兒娩出后接血敷料的濕重-接血前敷料的干重)/1.05。
對常規(guī)組產婦進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的方法為:(1)進行產前護理的方法。①對胎兒的狀況、產婦的營養(yǎng)狀況、產婦發(fā)生感染的情況及產婦是否有藥物過敏的情況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后,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先判斷。②詳細為產婦講解分娩的知識及在分娩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以緩解其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③對產婦進行安慰和鼓勵,以幫助其樹立起分娩的信心。(2)進行產時護理的方法。①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密切觀察其胎心搏動、羊水量的多少及宮縮的情況。②定時檢查產婦肛門的變化情況,以對其產程的進展進行預先判斷。對出現產程延緩的產婦或出現征兆停止的產婦,應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必要時可使用會陰側切術或剖宮產術對其進行輔助分娩。同時,做好對新生兒進行搶救的準備工作。④在胎兒即將娩出時,協(xié)助產婦將胎盤娩出。在胎盤未剝離前,不可過早地牽拉臍帶或按摩、擠壓產婦的子宮。⑤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對出現大出血先兆的產婦進行相應的處理。(3)進行產后護理的方法。①對產婦的脈搏、血壓、呼吸頻率、陰道流血量、尿量等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②使用PCA止痛泵對產婦進行鎮(zhèn)痛處理,以減輕其疼痛感。③在產后的初期,需讓產婦臥床休息,并定時協(xié)助其更換體位,以免其發(fā)生產褥感染。④對產婦進行飲食指導,讓其多食用蛋白含量高、低鹽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告知產婦要嚴格地按照飲食計劃合理用餐,以促進其身體的康復。⑤向產婦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產后需注意的相關事項及相關的醫(yī)學知識,以緩解其緊張、憂慮等不良情緒。讓產婦的家屬與產婦共同分享分娩的痛苦和喜悅,以促使產婦盡快從分娩后的應激情緒中脫解過來。在此基礎上,對綜合組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為:①在分娩的過程中,遵醫(yī)囑讓產婦舌下含服300μg的米索前列醇,同時使用10U的縮宮素對其進行靜脈滴注。③在產后,對產婦的子宮進行按摩,以促進其宮縮。進行子宮按摩的方法為:在產婦將胎盤娩出后,護理人員將一只手放在產婦恥骨聯(lián)合的上緣后按壓其下腹部將其子宮推起,再用另一只手在產婦的腹壁上對其子宮后壁進行按壓,進行按摩的手法需均勻規(guī)律。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2h的出血量。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護,綜合組產婦產后2h的出血量明顯少于常規(guī)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的比較(x+s,mL)
高危妊娠是指孕產婦及其胎兒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可能導致難產或會危及母嬰安全的妊娠[1]。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前置胎盤、產婦的年齡偏大、羊水量過多等均是引起高危妊娠的主要因素。導致高危妊娠的產婦發(fā)生產后大出血的原因較多,宮縮乏力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前置胎盤等因素均可使產婦的子宮出現過度膨大的現象,從而破壞其子宮的正常收縮功能,使其出現宮縮乏力的情況,增加其產后的出血量[3]。另外,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因素也會對產婦的子宮造成壓迫,影響其子宮的正常收縮功能,從而增加其產后的出血量。陳玉嬋[3]的研究表明,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的有效方法是:促進產婦子宮的正常收縮,避免其出現宮縮乏力的現象。薛福琴[4]的研究表明,對高危妊娠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可明顯增強其子宮的收縮力及頻率,有效地減少其產后的出血量
綜上所述,對高危妊娠所致產后出血的產婦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減少其產后的出血量。
[1]賈宇燕.高危妊娠致產后出血產婦的臨床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36):5018-5019
[2]張春香,于娥,趙紅.高危妊娠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及護理措施[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2):752-753
[3]陳玉嬋.心理護理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預防高危妊娠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6(22),2794-2796
[4]薛福琴.高危妊娠產婦產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3(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