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濤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31)
偏癱是指患者一側的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出現了運動障礙。此病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據相關資料顯示[1],大約有50%的腦梗死偏癱患者會遺留較嚴重的后遺癥,僅有10%的此病患者其肢體功能能夠恢復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腦梗死偏癱患者。對這些患者進行CT檢查和MRI檢查后其病情均被確診為腦梗死偏癱。我們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他們的年齡在63歲~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0.2±5.9)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他們的年齡在62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9.5±5.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這兩組患者均使用常規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我院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用藥護理等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康復護理。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早期康復鍛煉 根據Brunnstrom分期標準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指導其采用Barbath法進行早期康復鍛煉。護理人員可在患者發病后的第2d指導其被動地鍛煉其癱瘓肢體的各個關節,以防止其關節僵硬。根據患者的病情,在其發病的3d后指導其酌情進行坐位鍛煉,并逐漸延長坐著的時間。
1.2.2 進行按摩護理和被動運動 護理人員應在患者每次活動之前為其按摩患肢,以改善其患肢的血液循環,每次按摩15分鐘左右。待患者病情平穩后,協助其進行被動運動,先運動上肢再運動下肢,從近端關節開始,一直運動到遠端關節,先運動大關節再運動小關節,每天運動2~3次,每次運動15分鐘左右。
1.2.3 進行體位護理 腦梗死偏癱患者在發病的初期,其肌肉的張力會明顯加大,導致其經常處于不良的體位或姿勢。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要及時指導其保持正確的體位,并教會其家屬如何幫助其保持正確的體位。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可將其床頭抬高30度,維持30分鐘后,對其進行床邊健側鍛煉和患側起坐鍛煉。
1.2.4 進行運動指導 根據患者病情的恢復情況,指導患者有序地進行坐位平衡鍛煉、坐位轉移鍛煉、站立平衡鍛煉、平衡杠內步行鍛煉、上下樓梯鍛煉、日常生活能力鍛煉。同時,指導患者家屬協助患者進行語言練習和呼吸控制練習(深呼吸——緩慢呼氣——放松)。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進行生活能力鍛煉時應鼓勵其盡量使用患肢,以鍛煉患肢的靈活性并不斷鞏固患肢已恢復的功能。
治護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進行治護前后其Brunnstrom的分期和ADL評分。
Brunnstrom分期包括弛緩期、痙攣期、聯帶運動期、部分分離運動期、分離運動期和正常期6個等級,患者的等級越高說明其肢體的運用功能越好。ADL評分采取100分制,共分為4個等級:①良:患者的評分>60分,其日常生活基本能夠自理。②中度功能障礙:患者的評分在41~60分之間,其日常生活需要別人進行一定的幫助。③重度功能障礙:患者的評分在21~40分之間,其日常生活明顯需要依賴他人。④完全殘疾:患者的評分<20分,其日常生活完全依賴他人。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結束后,在觀察組患者中ADL評分高于60分的患者占60%,在對照組患者中ADL評分高于60分的患者占32%,觀察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治護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為Ⅴ~Ⅵ期的患者占52%,對照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為Ⅴ~Ⅵ期的患者占20%,觀察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護前后其ADL評分的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治護前后其Brunnstrom分期的比較[n(%)]
偏癱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2],可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早期康復護理是指在患者發病初期(本次研究為患者發病的第2d),通過指導其進行早期康復鍛煉、主動運動、被動運動、為其進行按摩、體位護理等,幫助其加速肢體功能的恢復。通過對本次研究進行總結,筆者認為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具有以下優點:①指導其進行早期康復鍛煉可以刺激患者運動通路上的各個神經元,調節其神經元的興奮性,使神經系統的功能盡快恢復。②通過指導其進行被動運動,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肢體的血液循環,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③通過指導其進行主動運動,能夠有效地強化患者神經系統的緊張度,活躍其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使其在鍛煉患肢的同時增強其健肢的運動功能,有效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單琴.中醫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6):16-17.
[2]張桂芳,王艷.腦梗死致肢體功能障礙的早期康復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0,7(l):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