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拉 羅少輝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腎內科 福建 福安 355000)
尿毒癥是臨床上腎內科的常見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手段。有學者指出,進行常規的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小分子毒素,但是無法徹底清除其體內的中分子毒素[1]。相關的臨床研究發現,對尿毒癥患者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效果很好,能夠降低其Urea的水平、Cr的水平和β2-MG的水平,提高其Kt/V值[2]。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尿毒癥患者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近期內在我院就診的200例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200例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200例患者分為高通量透析組(100例)和常規透析組(100例)。高通量透析組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75例,女性25例,其年齡在40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2±3.5)歲,其病程在2年至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1±0.6)年。本組患者中有合并糖尿病腎病的患者13例,有合并腎小球腎炎的患者68例。常規透析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72例,女性28例,其年齡在48歲至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7±2.1)歲,其病程在2年至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3±0.8)年。本組患者中有合并糖尿病腎病的患者15例,有合并腎小球腎炎的患者6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在這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我院對常規透析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血液透析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1)協助患者取仰臥位,然后為其建立頸部靜脈通路。2)使用費森尤斯牌4008B型血液透析機、碳酸氫鹽透析液和聚砜膜透析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并將透析的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鐘230ml左右。3)每周對患者進行3次血液透析治療,每次治療4~5小時,應連續治療4周。
1.2.2 對高通量透析組患者進行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1)協助患者取仰臥位,然后為其建立頸部靜脈通路。2)使用費森尤斯牌4008B型血液透析機、碳酸氫鹽透析液和聚砜膜透析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并將透析的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鐘300ml左右。3)每周對患者進行3次血液透析治療,每次治療4小時左右,應連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Urea的水平、Cr的水平、β2-MG的水平和Kt/V值。其中,患者Urea的水平、Cr的水平和β2-MG的水平越低,說明其病情恢復的越好。患者的Kt/V值越高,說明血液透析的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患者的年齡、病程、Urea的水平、Cr的水平、β2-MG的水平和Kt/V值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前,常規透析組患者Urea的水平平均為(13.1±0.8)mg/L,其 Cr的水平平均為(34.8±7.2)mmol/L,其β2-MG的水平平均為(1050.2±159.3)μmol/L。高通量透析組患者Urea的水平平均為(13.4±0.8)mg/L,其Cr的水平平均為(34.6±7.1)mmol/L,其β2-MG的水平平均為(1049.6±159.3)μmol/L。兩組患者Urea的水平、Cr的水平和β2-MG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結束后,常規透析組患者Urea的水平平均為(10.9±0.8)mg/L,其 Cr的水平平均為(13.4±2.5)mmol/L,其β2-MG的水平平均為(408.3±76.4)μmol/L,其Kt/V值平均為(1.34±0.14)。高通量透析組患者Urea的水平平均為(8.1±0.3)mg/L,其Cr的水平平均為(10.1±2.2)mmol/L,其β2-MG的水平平均為(332.3±48.9)μmol/L,其Kt/V值平均為(1.52±0.13)。與常規透析組患者相比,高通量透析組患者Urea的水平、Cr的水平、β2-MG的水平均更低,其Kt/V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Urea水平、Cr水平、β2-MG水平和Kt/V值的對比 ( ±s)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其Urea水平、Cr水平、β2-MG水平和Kt/V值的對比 ( ±s)
組治療前 13.1±0.8 34.8±7.2 1050.2±159.3 --治療后 10.9±0.8 13.4±2.5 408.3±76.4 1.34±0.14高通量透析組 治療前 13.4±0.8 34.6±7.1 1049.6±159.3 --治療后 8.1±0.3 10.1±2.2 332.3±48.9 1.52±0.13 Urea(mg/L) Cr(mmol/L) β2-MG(μmol/L) Kt/V常規透析組
尿毒癥是臨床上腎內科的常見病。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及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和神經肌肉系統的病變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3]。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手段。有學者指出,進行常規的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小分子毒素,但是無法徹底清除其體內的中分子毒素。近年來,對尿毒癥患者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方法逐漸得到了臨床上的認可。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Urea的水平、Cr的水平和β2-MG的水平相比差異不大。在治療結束后,與常規透析組患者相比,高通量透析組患者Urea的水平、Cr的水平、β2-MG的水平均更低,其Kt/V值更高。這一結果與劉頤業[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尿毒癥患者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臨床效果很好,能夠降低其Urea的水平、Cr的水平和β2-MG的水平,提高其Kt/V值。
[1] 高秀,薄天慧,趙偉. 探討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膚瘙癢及部分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05):268-270.
[2] 王曉輝.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7):291.
[3] 吳明珍.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3):4803+4806.
[4] 劉頤業.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濾過與高通量血液透析透析效果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8):427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