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變麗 任軍梅
(山西省晉城煤業集團總醫院 山西 晉城 048006)
高血壓前期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血壓水平超出正常范圍但尚未達到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1]。為了進一步探討高血壓前期患者的LVMI、mFS、E/A與其hs-CRP水平和血壓水平的相關性,筆者選取我院在近期內收治的80例高血壓前期患者和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80例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高血壓前期患者和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80例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將80例高血壓前期患者作為高血壓前期組,將80例健康人作為正常對照組。正常對照組人中有男43例,女37例,其平均年齡為(50.91±3.76)歲。高血壓前期組患者中有男42例,女38例,其平均年齡為(51.47±2.94)歲。
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基線資料的比較
1.2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2]l)正常對照組:收縮壓<120mmHg且舒張壓<80mmHg。2)高血壓前期組:120mmHg≤收縮壓≤139mmHg或80mmHg≤舒張壓≤89mmHg。
1.3 研究方法 我院對這兩組人的血壓、BMI、TC的水平、TG的水平、LDL-C的水平、HDL-C的水平、FPG的水平和hs-CRP的水平進行檢測。然后,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他們的 LVIDd、LVIDs、IVST、IVSd、IVSs、LVPWT、PWTd、PWTs、EPFV和APFV,并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出他們的LVMI、mFS和E/A。進行BMI檢測的方法是:指導受試者禁飲、禁食12小時,然后測量其體重、身高,并應用BMI計算公式得出其BMI。進行血壓檢測的方法是:在受試者感覺舒適的狀態下,對其進行3次血壓測量,并取3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其血壓檢測的結果。進行血生化檢查的方法是:指導受試者禁飲、禁食12小時,并于次日清晨取其空腹靜脈血3ml,然后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樣中TC的水平、TG的水平、LDL-C的水平、HDL-C的水平、FPG的水平和hs-CRP水平進行測定。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方法是:采用飛利浦牌SONOS7500型彩色心臟超聲診斷系統對受試者的LVIDd、LVIDs、IVST、IVSd、IVSs、LVPWT、PWTd、PWTs、EPFV和APFV進行測定。
1.4 觀察指標 所有檢查結束后,對比兩組人的各項臨床指標,并分析高血壓前期患者的LVMI、mFS、E/A與其hs-CRP水平和血壓水平的相關性。高血壓前期患者的LVMI升高,說明其左心室結構發生了改變,其mFS降低,說明其左心室功能受損,其hs-CRP的水平升高,說明其血管內皮受損[3]。
1.5 統計學處理[4]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采用皮爾森(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人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人相比,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BMI、收縮壓的水平、舒張壓的水平、TC的水平、TG的水平、LDL-C的水平和FPG的水平更高,其HDL-C的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1 兩組人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 ±s)

2.1 兩組人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 ±s)
正常對照組(n=80) 高血壓前期組(n=80)收縮壓(mmHg)115.73±9.85 127.15±7.74舒張壓(mmHg)77.62±6.74 88.73±6.03 BMI(kg/m2) 19.62±2.13 20.74±1.91 TG(mmol/l) 1.34±0.59 1.96±0.74 TC(mmol/l) 4.14±1.01 5.12±0.96 HDL-C(mmol/l)1.06±0.23 0.98±0.15 LDL-C(mmol/l)2.73±0.46 3.65±0.61 FPG(mmol/l) 4.34±0.56 4.98±0.48
2.2 兩組人LVMI、mFS和E/A的比較 高血壓前 期 組 患 者 的 LVMI為(41.53±9.64)g/m2, 其 mFS為(15.81±4.96)%, 其 E/A為(1.3±0.2)%。 正 常對 照 組 人 的 LVMI為(28.46±5.73)g/m2, 其 mFS為(19.47±4.94)%,其E/A為(1.2±0.1)%。與正常對照組人相比,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LVMI更高,其mFS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人的E/A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人LVMI、mFS和E/A的比較 ( ±s )

表2 兩組人LVMI、mFS和E/A的比較 ( ±s )
正常對照組(n=80)高血壓前期組(n=80)LVMI(g/m2) 28.46±5.73 41.53±9.64 mFS(%) 19.47±4.94 15.81±4.96 E/A(%) 1.2±0.1 1.3±0.2
2.3 兩組人hs-CRP水平的比較 高血壓前期組患者hs-CRP的水平為(6.9±0.5)mg/L,正常對照組人hs-CRP的水平為(4.1±0.3)mg/L。與正常對照組人相比,高血壓前期組患者hs-CRP的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LVMI、mFS、E/A與其hs-CRP水平和血壓水平的相關性 進行皮爾森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LVMI與其hs-CRP的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694,P<0.05),與其收縮壓的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951,P<0.05),與其舒張壓的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763,P<0.05),與其mFS呈負相關關系(r=-0.783,P<0.05)。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mFS與其hs-CRP的水平呈負相關關系(r=-0.582,P<0.05),與其收縮壓的水平呈負相關關系(r=-0.695,P<0.05),與其舒張壓的水平(r=-0.894,P<0.05)呈負相關關系。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LVMI與其hs-CRP的水平、收縮壓的水平和舒張壓的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與其mFS呈負相關關系。高血壓前期組患者的mFS與其hs-CRP的水平、收縮壓的水平和舒張壓的水平呈負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高血壓前期患者的LVMI、mFS與其血壓的水平和hs-CRP的水平密切相關。由此可見,高血壓前期患者的左心室結構、功能的改變與其血壓升高和血管內皮受損密切相關。臨床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1] 吳壽嶺,王娜,趙海燕,劉義,朱峰,張子強,李金鋒,金成,于青,李云.高敏C反應蛋白對高血壓前期人群進展至高血壓的預測價值[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4):390-394.
[2] 金楠,李革,李會,陳玲,冷冰.中國大陸地區成年人高血壓前期發生率及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3(12):1738-1743.
[3] 趙冬,李翠芬,王薇,劉靜,曾哲淳,王文化,孫佳藝,吳兆蘇.正常高值血壓人群10年心血管病發病危險的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8(11):733-736.
[4] 陳廣勝,李新立,許迪,吳成權,王震震,廖靜.高血壓前期人群左心室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盲法評估及對照組比較[J].中國臨床康復,2005,9(1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