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平 李秋琴 呂玉潔 唐 娟
(廣西壯族自治區腫瘤醫院肝膽外科 廣西 南寧 530021)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該病的主要發病人群是40~50歲的中年人。該病具有病情進展的速度快、預后差等特點[1]。由于肝癌患者在發病的早期無明顯的癥狀,因此,很多患者在就診時病情已經發展為晚期肝癌,并出現一種或多種伴癌綜合征。伴癌綜合征是指患者因患有癌癥而出現代謝異常、內分泌失調的情況。患有伴癌綜合征的患者可出現高膽固醇、低血糖、高血鈣、紅細胞增多等全身癥狀[2]。原發性肝癌患者發生伴癌綜合征后,其病情會更加復雜,對其進行護理的難度也會增加。為探討對發生伴癌綜合征的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我院對近幾年收治的部分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發生伴癌綜合征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齡為39~78歲,平均年齡為(58.7±2.9)歲;其中有54例患者出現了1種伴癌綜合征的癥狀,有16例患者出現了2種伴癌綜合征的癥狀。在這些患者中,有30例患者發生了高膽固醇血癥,有22例患者發生了低血糖,有20例患者發生了高鈣血癥,有14例患者發生了紅細胞增多癥。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35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重復進行射頻消融治療,術前對這些患者使用抗生素、鎮痛藥。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對其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在B超的輔助下將針刺入腫瘤中心部位。對直徑≤3 cm的結節進行單針單點消融,對直徑>3 cm的結節進行單針多點消融。術后燒灼針道。
1.2.2 護理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肝癌患者的心理負擔比較大,非常容易出現悲觀、恐懼等不良的情緒,甚至自暴自棄,不愿意接受治療。為此,護理人員應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與其共同分析病情,讓其多了解一些有關原發性肝癌的知識,從而使其積極、樂觀地接受治療和護理[3]。同時,動員患者的家屬積極地參與到治療和護理工作中,使護理工作更完善,也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關愛,促進其病情好轉。2)對患者進行預防感染護理。肝癌患者的抵抗力較弱,非常容易發生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定期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消毒[4]。在此基礎上,對乙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方法:密切監測患者血清膽固醇的水平,禁止其食用動物內臟、蛋黃、魷魚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5]。2)對低血糖患者進行護理的方法: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做好相關的記錄。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整其飲食方案。為食欲較差的患者根據其個人口味加餐。由于肝癌患者的肝代謝功能較差,因此,在其發生低血糖的時候,讓其口服含糖食物并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護理人員可為其靜脈推注40~60 ml濃度為50%的葡萄糖,從而有效地調節其血糖的水平[6]。此外,對患有糖尿病的肝癌患者,將其空腹血糖水平維持在7~8 mmol/L的范圍內,并密切觀察其是否發生惡心、乏力等癥狀,明確其發生上述癥狀的原因,遵醫囑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7]。3)對高鈣血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方法:密切監測患者血鈣的水平,在其出現高鈣血癥時,及時為其補充血容量,并為其使用降鈣素、速尿等進行治療。4)對紅細胞增多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方法:觀察患者是否缺氧。讓缺氧的患者持續性低流量地吸氧。監測患者的血壓及呼吸的情況。遵醫囑為患者放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問卷的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患者的評分>85分。滿意:患者的評分為60~85分。不滿意:患者的評分<60分。總滿意率=滿意率+非常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進SPSS21.0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經護理,甲組中有3例患者發生了惡心嘔吐,有1例患者發生了低血糖,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9%;乙組中無患者發生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0%。乙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經護理,乙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理滿意率明顯高于甲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n,%)
原發性肝癌患者發生伴癌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主要有:1)高膽固醇血癥。原發性肝癌患者發生高膽固醇血癥的機制尚不明確。但塊狀型肝癌患者容易發生該癥。同時,此類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水平也會升高[8]。進行手術治療后,此類患者血清甲胎蛋白與膽固醇的水平會有所降低。此類患者病情復發時,其血清甲胎蛋白與膽固醇的水平會升高[9]。因此,可將此類患者血清膽固醇的水平作為評價其進行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效果的標準。2)低血糖。肝癌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其肝糖原的儲備量不足,糖異生功能和肝代償功能減弱。發生低血糖的肝癌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饑餓、惡心、心悸、出汗、軟弱無力、面色蒼白等,嚴重時還會發生昏迷[10]。此類患者低血糖的癥狀非常容易與肝癌的癥狀混淆,導致臨床醫生不能及時發現其低血糖的情況。3)高鈣血癥。高鈣血癥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血液中磷的含量低、鈣的含量高。臨床醫生應注意區分肝癌患者高鈣血癥的臨床表現與其腫瘤骨轉移的表現[11]。4)紅細胞增多癥。肝癌患者發生紅細胞增多癥可能與其血液中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活性增強有關[12]。患者的紅細胞增多后,非常容易發生組織缺氧、血栓形成、酸中毒,進而損害其身體健康。有針對性護理是一種科學、個性化的護理模式。對發生伴癌綜合征的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時,需根據其發生的伴癌綜合征的類型對其進行對癥護理。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乙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高。
總之,對發生伴癌綜合征的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顯著,可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吳蕾蕾,王娟.原發性肝癌伴癌綜合征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10(30):331-332.
[2] 滕麗瑩,黃秋環,陸艷,等.原發性肝癌患者低血糖反應的觀察與護理干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04):2347-2348.
[3] 朱曉燕,林明芳.原發性肝癌并自發性低血糖的觀察及護理[J].醫學信息,2012,25(05):202-203.
[4] 朱梅珍,朱嬿蕾,葉建英,等.原發性肝癌患者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肝區疼痛的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910-911.
[5] 朱梅珍,陳麗花,張芬芬,等.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中惡心嘔吐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05):446-447.
[6] 魏巍,周光花,劉柳,等.原發性肝癌行TACE術后肺栓塞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8):1681-1682.
[7] 孫海鷹,范曉文,張潔,等.原發性肝癌伴下腔靜脈癌栓行介入治療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8):1663-1665.
[8] 王志紅,周麗平,白祥慧,等.原發性肝癌合并膽管癌栓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3):1210-1212.
[9] 周小琴,沈麗,周小燕,等.原發性肝癌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1872-1873.
[10] 尹麗軍,張玉林,周慧,等.原發性肝癌合并HIV和HCV感染介入治療后護理體會[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05):653-656.
[11] 白祥慧,王志紅.原發性肝癌合并膽管癌栓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06):523-525.
[12] 徐漠研,張昕,孟立珊,等.原發性肝癌氬氦刀術后患者的不良反應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