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花
(鹽城市大豐中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100)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1]。糖尿病患者需長期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其對用藥治療的依從性對其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可造成顯著的影響。因此,在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期間應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以保障其進行用藥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臨床實踐證實,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專科的護理干預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更有效地控制其病情的進展。為了探討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專科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將6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比組,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為實驗組患者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進行專科健康教育,然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進行自我病情管理的能力、血糖值的變化情況、住院的時間及治療費用,現將相關的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比組,每組各25例患者。在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其平均年齡為(57.6±13.8)歲。在對比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平均年齡為(56.5±12.7) 歲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等常規(guī)護理。為實驗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對其進行專科健康教育,進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如下:1)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由我科的護士長、副護士長及護理人員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的人數為18至20人,組長為我科的護士長。由護士長制定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方案與流程,并負責對其他組員進行管理、培訓及考核。對糖尿病護理小組的成員進行培訓的內容包括:糖尿病的治療方案、病理機制、常見并發(fā)癥及應對方案、常用的降糖藥物、注射胰島素及進行血糖檢測的方法、調節(jié)飲食的方案、運動方案等。由護士長對小組成員的考核成績進行評估。2)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實驗組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度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的方案。3)飲食指導。為患者推薦防治糖尿病的食譜,使其在避免攝入過多糖分的基礎上攝入足夠的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使其掌握計算飲食中熱量與糖分的方法,并促使其將每日攝入熱量與糖分的情況記錄在飲食日記中。4)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其設計進行運動的計劃,指導其循序漸進地進行慢走、練太極拳及跑步等運動,并合理地調節(jié)其運動項目及運動量,嚴防其受到運動損傷。患者進行尿酮體檢測的結果若呈陽性或血糖的水平高于6.7mmol/L應禁止其進行過度的運動。指導患者不可在空腹時、用藥后藥峰濃度最高時及餐后1個小時內進行運動。囑患者將每次進行運動的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內,并在運動期間進行適當的休息。5)用藥指導。定期向患者介紹其病情的進展情況,使其對自身的病情有全面、準確的認識,促使其積極配合用藥治療。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使其了解注射胰島素的方法、用藥的時間及用藥的劑量等相關的知識。囑患者不可擅自停藥或減少用藥量。患者若在用藥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應遵醫(yī)囑對其進行及時的對癥治療,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其堅持進行用藥治療。6)戒煙指導。在實驗組患者中,有超過50%的患者有長期吸煙的習慣。向這些吸煙的患者介紹吸煙對糖尿病病情的影響,并為其介紹一些因長期吸煙而導致病情惡化的典型病例,鼓勵其及早戒煙或最大程度地減少吸煙量。
1.3 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出院時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其自我病情管理能力的評分(包括飲食控制評分、合理運動評分、合理用藥評分、自檢血糖評分及定期復查評分)[2]、血糖的變化情況、住院的時間及治療費用。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其自我病情管理能力的對比 與進行護理前相比,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其飲食控制的評分、合理運動的評分、合理用藥的評分、自檢血糖的評分及定期復查的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其飲食控制的評分、合理運動的評分、合理用藥的評分、自檢血糖的評分及定期復查的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一。
表一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其自我病情管理能力的對比(±s,分)

表一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其自我病情管理能力的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飲食控制評分 合理運動評分 合理用藥評分 自檢血糖評分 定期復查評分實驗組 25 4.81±0.15 4.48±0.28 4.96±0.07 4.29±0.40 4.89±0.13對比組 25 3.58±0.27 3.12±0.44 3.70±0.18 3.14±0.30 3.38±0.2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后其血糖值的分析 與接受護理前相比,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其血糖值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其血糖值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二。
2.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的對比 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的時間為(14.3±4.2)天,其平均治療的費用為(6567±528)元。對比組患者平均住院的時間為(16.7±3.8)天,其平均治療的費用為(7033±649)元。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較短,治療的費用較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二 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后其血糖值的分析(x ± s,mmol/L)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病,其發(fā)病與患者的生活習慣不良有密切的關系[3]。此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目前,臨床上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此病患者需終生使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以便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實踐證實,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用藥治療期間由糖尿病護理小組對其進行護理干預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其飲食控制的評分、合理運動的評分、合理用藥的評分、自檢血糖的評分及定期復查的評分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其血糖值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較短,治療的費用較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組建糖尿病護理小組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專科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其進行自我病情管理的能力,更有效地控制其血糖,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劉曉紅.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160-160.
[2] 張雪晴.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155-157.
[3] 王燕華.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3):351-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