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鴿
(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婦產科 江蘇 鎮江 212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產婦發生妊娠期肥胖的比率在增高。鐘利若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孕婦在發生妊娠期肥胖不僅會增加其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等妊娠期并發癥的幾率,還會增加其發生早產、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1]。為了進一步探討妊娠期肥胖與孕產婦罹患妊娠期并發癥及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筆者對在我院產科接受正規產前檢查和分娩的246例孕產婦的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產科接受正規產前檢查和分娩的246例孕產婦。按照孕產婦在妊娠期體重增加的數量及其BMI的增幅將這246例孕產婦分為肥胖組(其體重增加的數量>15kg、BMI的增幅≥6)和正常組(其體重增加的數量為11.5kg~16kg、BMI的增幅為4~6),其中肥胖組有126例孕產婦,正常組有120例孕產婦。肥胖組孕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5.42±2.43歲,平均身高為159.62±4.48cm,平均孕周為38.42±2.51周,平均孕次為1.59±0.73次,平均產次為1.20±0.43次。正常組孕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4.92±2.23歲,平均身高為159.92±4.88cm,平均孕周為38.63±2.81周,平均孕次為1.61±0.83次,平均產次為1.22±0.46次。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兩組孕產婦體重增加的平均數量、BMI的平均增幅及其妊娠結局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妊娠期肥胖與孕產婦罹患妊娠期并發癥及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具體的方法為:①從孕12周至分娩前,定期測量孕產婦的身高和體重。②在測量前讓孕產婦脫去外衣、鞋子和帽子等衣物后站在磅秤上,指導其挺胸收腹、腳跟靠攏,在確認其姿勢正確后,讀取磅秤上顯示的數字。為避免誤差,每次測量均需由專人完成。③將㎏作為體重的單位,將m作為身高的單位。按照孕產婦身高和體重的測量結果,計算出其體重增加的數量(kg)、BMI和BMI的增長幅度。BMI=體重(㎏)/身高(m2)。若孕產婦平均體重增加的數量>15kg,且其BMI的平均增幅≥6,即判定其為肥胖。若孕產婦平均體重增加的數量為11.5kg~16kg,且其BMI的平均增幅在4~6之間,即判定其體重正常。
1.3 觀察指標 按照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七版)中規定的妊娠期并發癥和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標準,比較兩組孕產婦合并妊娠期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胎膜早破等)和發生不良妊娠結局(如早產、進行剖宮產、產后出血、懷有巨大兒和新生兒窒息等)的比率。
1.4 統計學處理 我們使用SP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產婦合并妊娠期并發癥比率的比較 肥胖組孕產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胎膜早破等并發癥的比率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合并妊娠期并發癥比率的比較[例(%)]
2.2 兩組孕產婦出現不良妊娠結局比率的比較 肥胖組孕產婦發生早產、產后出血、進行剖宮產手術、懷有巨大兒、發生新生兒窒息的比率均高于正常組孕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孕產婦出現不良妊娠結局比率的比較[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孕產婦發生妊娠期肥胖的比率也越來越高[2]。大量的研究表明[3],肥胖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妊娠期女性胰島的代謝非常活躍,若其體重超標極易發生高胰島素血癥、高血糖、相對胰島素抵抗的代謝三聯征。另外,妊娠期女性的胎盤可分泌多種激素(如孕酮、雌激素、催乳素等),這些激素對胰島素均具有抵抗作用,致使其機體對胰島素的對抗性增強,從而增加其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①肥胖組孕產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比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產婦,此研究結果與葉頻[3]的研究結果相符。因此,在妊娠的第24周~第28周時,應建議體重超標的孕產婦進行OGTT試驗(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以便對其是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進行篩查。②肥胖組孕產婦合并妊娠期高血壓和子癇前期的比率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產婦,這是因為肥胖不僅可導致孕產婦體內的脂質代謝紊亂,還會降低其體內前列環素的水平,容易使其胎盤血管發生粥樣硬化,從而引發妊娠期高血壓。李春明等人的[4]研究認為,妊娠期高血壓是誘發子癇前期的重要因素。③肥胖組孕產婦發生胎膜早破的比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產婦,這是因為肥胖可明顯增加孕產婦發生泌尿道感染的幾率,而泌尿道感染極易引起胎膜感染,從而導致其發生胎膜早破。④肥胖組孕產婦發生早產和產后出血的比率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產婦,這是因為肥胖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的主要原因,而妊娠期高血壓又容易引起早產和產后出血。⑤肥胖組孕產婦進行剖宮產的比率明顯高于正常組孕產婦,這是因為肥胖的孕產婦,其腹部脂肪較厚,在分娩時其極易出現腹壓不足和宮縮無力的現象,從而增加其剖宮產率。⑥肥胖組產婦的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比率明顯高于正常組新生兒,這是因為孕產婦肥胖極易使其胎兒出現宮內缺氧的情況,從而增加新生兒窒息和死胎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妊娠期肥胖可增加孕產婦罹患妊娠期并發癥和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因此,孕產婦在妊娠期應控制體重,以免其發生妊娠期肥胖,以便降低其罹患妊娠期并發癥及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
[1] 鐘利若,張立軍,陳淑芳.孕前肥胖與妊娠不良結局的相關性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10):1020-1023.
[2] 李秋月,王羨蘭.孕期體重增加與妊娠并發癥及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5):19-21.
[3] 葉頻.孕產婦超重或肥胖與幾種不利妊娠結局的關系研究[D].第三軍醫大學,重慶:2010:(06):4-10.
[4] 李春明,張為遠.孕前體質量指數與妊娠結局關系的評價[J].中華醫學雜志,2014,94(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