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莉
(成都市西區(qū)醫(yī)院婦產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子宮肌瘤患者多為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女性[1]。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手段[2]。為了探討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我院在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接收的76例子宮肌瘤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接收的76例子宮肌瘤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案將這76例患者分成試驗組(38例)和對照組(38例)。試驗組38例患者的年歲在31歲至52歲之間,平均年歲為(40.3±13.7)歲。她們的病程在1.5年至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5.4±0.9)年。她們中有肌壁間子宮肌瘤患者18例,有漿膜下子宮肌瘤患者20例。她們子宮肌瘤的平均數(shù)量為(3.6±1.1)個,其子宮肌瘤的平均重量為(31.4±5.4)g,其最大子宮肌瘤的平均直徑為(5.3±1.5)cm。對照組38例患者的年歲在32歲至52歲之間,平均年歲為(41.6±12.9)歲。她們的病程在2.5年至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5.3±0.8)年。她們中有肌壁間子宮肌瘤患者19例,有漿膜下子宮肌瘤患者19例。她們子宮肌瘤的平均數(shù)量為(3.5±1.2)個,其子宮肌瘤的平均重量為(32.6±6.1)g,其最大子宮肌瘤的平均直徑為(5.4±1.4)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各項數(shù)據(jù)的對比
1.2 納入標準 (1)子宮肌瘤瘤體壓迫鄰近器官,并引起相應癥狀的患者。(2)存在經期延長和經量過多癥狀的患者。(3)子宮肌瘤出現(xiàn)變性的患者。
1.3 排除標準 (1)入院時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的患者。(2)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
1.4 手術方法
1.4.1 為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tǒng)的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1)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凝血功能檢查和X線檢查等術前檢查。(2)讓患者取仰臥位,并對其進行硬膜外麻醉。(3)在患者恥骨聯(lián)合部附近做一個弧形切口,并對其腹腔內的情況進行仔細探查。(4)切開患者的子宮,并對其子宮肌瘤進行剔除。(5)使用0號或1號的愛惜康牌可吸收縫合線和圓針對患者子宮肌瘤殘腔的創(chuàng)面進行8字形縫合[3]。(6)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縫合。
1.4.2 為試驗組患者應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1)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凝血功能檢查和X線檢查等術前檢查。(2)讓患者取仰臥位,并對其進行全身麻醉。(3)協(xié)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并將舉宮器置入其陰道。(4)在患者的臍周處做一個長約10 mm的切口,并將氣腹針置入其腹腔內。(5)使用CO2為患者建立人工氣腹,并將其氣腹內的壓力控制在13 mmHg左右。(6)將腹腔鏡置入到患者的腹腔中,并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對其子宮肌瘤進行剔除。(7)使用雙極電凝器對患者進行止血治療。(8)使用可吸收縫合線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縫合。
1.5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術后住院的時間。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88.6±16.5)ml,其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為(23.6±2.8)h,其術后住院的時間為(4.8±1.5)天。 對照組患者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128.5±29.4)ml,其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為(32.6±5.7)h,其術后住院的時間為(6.9±2.4)天。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和術后住院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畢至肛門排氣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的對比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形成的腫瘤。此病患者多為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女性。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逐漸得到了臨床上的認可[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更少,其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和術后住院的時間更短。這與汪艷[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等優(yōu)勢。
[1] 李光儀,尚慧玲,陳露詩.腹腔鏡下不同子宮切除術2272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40 (3): 170-171.
[2] 郎景和,冷金花.婦科腹腔鏡的現(xiàn)狀和展望[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2,18(2):68-70.
[3] 馬麗,謝淑武,朱焰.子宮肌瘤相關研究進展[J].生殖與避孕,2007,27(10) :679-683.
[4] 姚書忠,姜紅葉.腹腔鏡子宮手術的相關解剖、手術技巧及并發(fā)癥防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26(5):324-326.
[5] 汪艷.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別除術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 10,3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