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芳
(湖北省鐘祥市人民醫院 湖北 鐘祥 431900)
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是臨床上一種特殊的急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總發生率的10%~20%。此病病情兇險、發展迅速、致死率高。此病患者可出現高熱、彌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腸梗阻、休克等臨床癥狀,嚴重地影響其生命安全。目前,CRRT是臨床上治療此病的主要方法。而血管通路是否通暢可直接影響患者治療的效果[1]。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使用CRRT進行治療的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患者實施有針對性護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證實這一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62例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使用CRRT進行治療的62例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規定的重癥壞死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2]。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且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我院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62例患者分為對比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31例患者。在對比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為32歲,年齡最大的為73歲,平均年齡為(58.33±4.36)歲。他們中進行頸內靜脈置管的有16例,進行股靜脈置管的有15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為33歲,年齡最大的為72歲,平均年齡為(58.11±4.37)歲。他們中進行頸內靜脈置管的有17例,進行股靜脈置管的有1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我院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心理護理。安慰鼓勵患者,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CRRT的優勢及治療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②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嚴密監測患者的體溫、心率、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保證引流管的通暢,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主管醫生。③進行導管護理。妥善固定導管,保持外翼小孔與皮膚貼合,避免導管出現扭曲、折疊的情況。④進行儀器護理。定時檢查儀器的運轉是否正常。⑤進行營養支持。對患者進行深靜脈營養支持治療。
1.2.2 我院對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對比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選取兩名大專以上學歷且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通過收集相關臨床經驗、檢索相關文獻資料分析可影響血管通路通暢的原因,結果發現患者年齡大、病情嚴重、進行股靜脈置管及醫務人員穿刺技術不佳等均是導致血管通路不通暢的重要原因。護理人員以此為依據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②進行置管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股靜脈置管的過程中,可采用超聲引導穿刺術或超聲定位法對置管困難的患者進行穿刺。置入導管后,要求置管的長度應超出1 cm。要求留置導管敷貼處與所有的管道均不存在遮蓋現象,以便于護理人員隨時觀察導管與管道的連接狀態。③進行體位護理。指導患者保持中凹臥位,將床頭抬高45°,將患者的肢體外旋45°,將其下肢抬高30°。④進行抗凝護理。在對患者進行插管前,需常規檢測其凝血四項,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使用適量的抗凝劑。在對患者使用抗凝劑的過程中需密切觀察其凝血情況、其導管留置處是否有滲血現象、其引流管有無異常現象等。對進行血液透析時出現濾器凝血的患者需及時更換濾器,對于高血脂患者需加強對其導管進行沖洗,并關閉血液通路。⑤進行預防感染的護理。由于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危重,其機體免疫力下降,易出現感染現象,因此在對其進行治療期間,需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保證所有操作均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⑥護理人員每間隔24 h為患者更換1次血路管道,每天對置管部位進行消毒并及時更換敷料。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注意對其進行熱量及營養的補充,以增強其機體的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血管通路的通暢率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其中,患者在24 h內僅使用一個濾器的可判定其血管通路通暢[3]。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19.5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管通路通暢情況的比較 在對比組患者中,血管通路通暢的患者有10例,不通暢的患者有21例,對比組患者血管通路的通暢率為32.26%(10/31例);在觀察組患者中,血管通路通暢的患者有22例,不通暢的患者有9例,觀察組患者血管通路的通暢率為70.97%(22/31例)。觀察組患者血管通路的通暢率高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在對比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動脈損傷,有3例患者發生出血,有4例患者發生感染,有1例患者發生血栓,對比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5.48%(11/31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動脈損傷,有1例患者發生出血,有1例患者發生感染,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9.68%(3/31例)。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此病是由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發展而來的。膽道疾病、代謝性疾病、長期飲酒等因素都是導致重癥壞死性胰腺炎的常見原因[4]。目前,CRRT是臨床上治療此病的主要方法。CRRT是一種血液凈化方法,該療法是通過對流或彌散方式用緩慢的血流速度來進行溶質交換和水分清除[5]。采用CRRT治療重癥壞死性胰腺炎可將患者體內的炎癥介質清除干凈,快速糾正其水電解質的紊亂,且對其臟器功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但在患者接受此種治療的過程中,若護理不當,極易發生濾器凝血或管道凝血,進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管通路的通暢率高于對比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有針對性護理具有較強的循證性,護理依據可靠,護理安全性高,有利于保證患者血管通路的通暢,避免血栓的形成。
綜上所述,對使用CRRT進行治療的重癥壞死性胰腺炎患者實施有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提高其血管通路的通暢率,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呂紅紅,王莉,白石,等.CRRT 用于治療重癥胰腺炎的護理體會[J].河北醫學,2012,18(4):543-544.
[2] 李海紅,倪雪芳.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 CRRT 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233-235.
[3] 張嘉麗.有針對性護理在重癥壞死性胰腺炎 CRRT 治療中血管通路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5):588-590.
[4] 劉麗清,馬曉梅.重癥急性胰腺炎行CRRT治療的護理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4,1(9):1593-1593,1595.
[5] 袁翠蘭.CRRT 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26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5):8810-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