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先利
(河南省臺前縣人民醫院普內科 河南 臺前 457600)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上常見的腸道炎癥性疾病。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1]。治療此病的傳統藥物主要為免疫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但其療效常不能令人滿意。近年來,我院聯用美沙拉嗪與雙歧三聯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84例患者均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這些患者均經病理檢查被確診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2例患者。在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22例,其年齡為28~76歲,平均年齡為(39.65±3.05)歲。在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4例,其年齡為30~8 1 歲,平均年齡為(58.21±4.3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為參照組患者應用美沙拉嗪(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80148)進行治療,其用法是:4次/d,1g/次,在餐后口服。為治療組患者聯用美沙拉嗪與雙歧三聯活菌(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S10950032)進行治療。雙歧三聯活菌的用法是:3次/d,420mg/次,在餐后口服。為兩組患者用藥4周為一個療程,在對其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后分析其臨床療效。在兩組患者入院的當天及對其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后對其進行結腸鏡檢查,并在清晨采集其空腹外周靜脈血,采用TBA顯色法對其進行血清丙二醛(MDA)檢測,采用亞硝酸鹽檢測法對其進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檢測,并評估其疾病活動指數(DAI)評分。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對比分析其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1.3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經治療,患者的腹瀉、腹痛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進行鏡檢的結果正常,其潰瘍面愈合。有效:經治療,患者的腹瀉、腹痛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進行鏡檢的結果顯示其患處有輕微的炎癥或有假息肉形成。無效:經治療,患者的腹瀉、腹痛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未得到改善,進行鏡檢的結果無明顯的好轉,其病情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的血清MDA值、血清SOD活力值及DAI評分的分析 參照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其血清MDA值為(8.2±0.9)nmol/ml,其血清SOD活力值為(1.3±0.2)U/mL,其DAI評分為(6.6±0.7)分。在進行治療后,參照組患者的血清MDA值為(6.9±0.8)nmol/ml,其血清SOD活力值為(1.4±0.1)U/mL,其DAI評分為(2.4±0.5)分。治療組在進行治療前其血清MDA值為(8.6±0.7)nmol/ml,其血清SOD活力值為(1.3±0.1)U/mL,其DAI評分為(6.4±0.8)分。在進行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血清MDA值為(6.0±0.4)nmol/ml,其血清SOD活力值為(1.5±0.1)U/mL,其DAI評分為(1.5±0.4)分。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其血清MDA值、血清SOD活力值及DAI評分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參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血清MDA值較低,其血清SOD活力值較高,其DAI的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在參照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無效的患者有13例,為有效的有20例,為顯效的有9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9.0%(29/42)。在治療組患者中,治療效果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為有效的有17例,為顯效的有22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8%(39/42)。與參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兩組患者發生不良發應情況的分析 參照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有7例患者出現惡心的癥狀,有3例患者出現腹脹的癥狀,其不良發應的發生率為23.8%(10/42)。治療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有3例患者出現惡心的癥狀,有1例患者出現腹脹的癥狀,其不良發應的發生率為9.5%(4/42)。參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于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確[3]。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病程漫長,復發率高。此病患者的發病部位主要為直腸與乙狀結腸,可涉及降結腸,甚至可蔓延至整個結腸。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腹痛、血性腹瀉、嘔吐、體重減輕等。在發生頻繁的腹瀉時,此病患者的肛周皮膚可發生剝脫和擦傷,引起肛裂、肛瘺、肛周炎等并發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結腸黏膜中含有較多的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美沙拉嗪中所含的氨基水楊酸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斷炎性介質白三烯的生成、抑制腸壁的炎癥反應、保護腸黏膜等作用。較高劑量的美沙拉嗪能抑制中性粒細胞的吞噬、遷移、合成氧自由基和脫粒等功能,而且能抑制血小板活動因子的合成,在治療炎癥腸病方面的效果較好。有報道指出[4],長期服用美沙拉嗪的患者可發生谷丙轉氨酶的水平升高、肝臟纖維化等不良反應,因此應定期進行谷丙轉氨酶檢測,若發現該指標明顯超過正常的范圍應立即停用此藥。雙歧三聯活菌具有補充人體所需的生理細菌(包括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長雙歧桿菌)、提高腸道上皮及黏膜的屏障功能、調整腸道內的菌群平衡、減少腸源性毒素的生成、促進各類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聯用美沙拉嗪與雙歧三聯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安全性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用藥治療期間應指導其少食多餐,多吃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嚴防腸道感染的發生,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提高其臨床療效。
[1] 楊鋒.美沙拉嗪聯合雙歧三聯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23):63-64.
[2] 童霞,駱成俊,許曉梅,等.美沙拉嗪聯合雙歧三聯活菌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TNF-α、IL-8及IL-10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3):4534-4536.
[3] 王文惠.美沙拉嗪聯合雙歧三聯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25):31-32.
[4] 杜寧,梁國梅,柳青,等.美沙拉嗪獨用及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合用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0水平影響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05):69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