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思 梁治亞
(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 浙江 海寧 314400)
在進行肩關節鏡手術的過程中,為保證手術視野的清晰,常需要對患者進行控制性降壓[1]。但是,相關的臨床調查發現,進行控制性降壓后患者容易出現蘇醒延遲、血壓反跳等不良反應[2]。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對接受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患者進行輔助麻醉可更好地控制其HR、MAP,改善其術野的質量。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對接受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患者進行輔助麻醉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肩關節鏡手術的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肩關節鏡手術的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64例患者的ASA分級均為Ⅰ級或Ⅱ級[3]。按照隨機方案將這64例患者分成輔助麻醉組(32例)和普通麻醉組(32例)。在輔助麻醉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1例。他們的年歲在16歲至68歲之間,其平均年歲為(48.16±4.37)歲。他們的病程在3天至14天之間,平均病程為(6.41±2.16)天。在普通麻醉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2例。他們的年歲在17歲至68歲之間,其平均年歲為(48.10±4.42)歲。他們的病程在4天至14天之間,平均病程為(6.35±2.74)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在這兩組患者接受肩關節鏡手術期間,對普通麻醉組患者進行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進行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方法是:(1)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并對其血壓、HR、血氧飽和度(SpO2)等生命體征進行連續監測。(2)對患者的橈動脈進行穿刺,并對其有創動脈血壓進行監測。(3)協助患者取去枕仰臥位,并對其斜角肌的肌間溝部位進行消毒。(4)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的引導下,使用Plexufix牌短斜面神經叢麻醉穿刺針將20ml濃度為0.2%的羅哌卡因快速注入到患者的斜角肌肌間溝部位,注射的時間不得超過1min。(5)采用靜脈注射0.05mg/kg的咪達唑侖、2mg/kg的丙泊酚、0.3~0.6μg/kg的舒芬太尼和1.5mg/kg的順式苯磺酸阿曲庫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6)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然后讓其吸入0.25~1.5μg/kg/min的七氟醚、0.25~1.5μg/kg/min的鹽酸瑞芬太尼和2ug/kg/min的順式苯磺酸阿曲庫銨。(7)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BIS值為其調整鹽酸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的吸入速度,使其BIS值保持在40~49之間。
1.2.2 在進行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基礎上,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對輔助麻醉組患者進行輔助麻醉。進行輔助麻醉的方法是:在患者接受麻醉誘導的前10min,使用1ug/kg的鹽酸右美托咪定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然后使用0.5ug/kg.h的鹽酸右美托咪定對患者進行維持性輔助麻醉。
1.3 觀察指標[4]麻醉結束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在T1、T2、T3、T4、T5、T6各時間點的HR、MAP及其七氟醚、鹽酸瑞芬太尼的使用量、術野質量的評分、術后疼痛癥狀的評分。其中,患者術野質量評分的得分越高,說明其術野質量越好。患者術后疼痛評分的得分越高,說明其術后疼痛的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R、MAP的對比 在T1、T3、T4和T5各時間點,兩組患者的HR和MAP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T2和T6 兩個時間點,輔助麻醉組患者的HR和MAP均明顯低于普通麻醉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2.2 兩組患者七氟醚、鹽酸瑞芬太尼使用量、術野質量評分、術后疼痛癥狀評分的對比 與普通麻醉組患者相比,輔助麻醉組患者七氟醚、鹽酸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更少,其術野質量的評分更高,其術后疼痛癥狀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HR、MAP的對比 ( ±s)

表1 兩組患者HR、MAP的對比 ( ±s)
注:與普通麻醉組相比,#P<0.05。
組別 n HR(次/min) MAP(mmHg)T1 T2*T3 T4 T5 T6*T1 T2*T3 T4 T5 T6*輔助麻醉組 32 62±5 69±5 61±4 60±5 61±6 68±5 95±15 68±9 64±5 62±3 61±3 81±7普通麻醉組 32 61±6 78±7 64±5 63±6 64±5 75±7 97±17 81±7 65±4 63±4 62±2 96±9
表2 兩組患者七氟醚、鹽酸瑞芬太尼使用量、術野質量評分、術后疼痛癥狀評分的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七氟醚、鹽酸瑞芬太尼使用量、術野質量評分、術后疼痛癥狀評分的對比(±s)
?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T1、T3、T4和T5各時間點,兩組患者的HR和MAP相比差異不大。在T2和T6 兩個時間點,輔助麻醉組患者的HR和MAP均明顯低于普通麻醉組患者。與普通麻醉組患者相比,輔助麻醉組患者七氟醚、鹽酸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更少,其術野質量的評分更高,其術后疼痛癥狀的評分更低。這與祝平、尹衛娟、蘇海[5]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對接受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患者進行輔助麻醉可更好地控制其HR、MAP,改善其術野的質量,減輕其術后疼痛的癥狀,減少其全身麻醉藥的使用量。
[1] Derek DR,Alec R,Chriopher JW.Pathomechanisms and compl ications related to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anesthesia d uring shoulder arthroscopy .arthroscopy,2011,27:532-541
[2] Fromme GA,Mackenzie RA,Gould AB,et a1.Controlled hypotension for orthognatic surery[J].Anesth Analg,1986,65:683-686.
[3] 韓彬,賈東林,于琳琳,等.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在肩關節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12):1108-1110.
[4] 居奇吉,張立敬.右美托咪定靜脈麻醉復合臂叢神經阻滯在上肢手術中的應用[J].健康研究,2014,34(01):91-92+94.
[5] 祝平,尹衛娟,蘇海.右美托咪定輔助臂叢神經阻滯用于上肢手術舒適麻醉的臨床觀察[J].江蘇醫藥,2012,38(17):2092-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