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標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醫院外科 河南 三門峽 472000)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主要是因結石阻塞膽囊管,使膽汁滯留在膽囊內所致。治療此病的傳統方法是施行開腹膽囊切除術。但是,開腹膽囊切除術的創傷性較大,對患者施行該手術易使其出現較多的術后并發癥。與采用開腹膽囊切除術相比,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安全性較高,患者在術后康復的速度較快。大柴胡湯是中醫經典的表里雙解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的功效,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等疾病。近年來,我院聯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大柴胡湯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82例患者均為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1例患者。兩組患者均經病理檢查被確診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且均未發生其他重要器官的器質性病變。在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21例,其年齡為28~76歲,平均年齡為(39.65±3.05)歲。在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24例,其年齡為30~81歲,平均年齡為(58.21± 4.3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為參照組患者采用開腹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案是:使患者取仰臥位,在其頭部下方墊一個軟枕,使其頭部向左側傾斜15°,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右上腹做一個8~10cm的切口,對腹腔內的情況進行探查,切開膽囊壁,將膽囊從膽囊床上游離,顯露膽囊管及膽囊動脈。在確認膽囊管、膽總管及肝總管的解剖關系后,在距膽總管4cm處切斷膽囊管,對殘端進行雙重結扎,縫合膽囊床,置入引流管,進行止血及縫合處理。為治療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大柴胡湯進行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實施方案是:使患者取仰臥位,在其頭部下方墊一個軟枕,使其頭部向左側傾斜15°,對其進行全身麻醉。為患者建立CO2氣腹,采用4孔法置入腹腔鏡,分離膽囊三角,暴露和處理膽囊動脈和膽囊管,切除膽囊,置入引流管,進行止血及切口縫合處理。在術后第2d為患者應用大柴胡湯進行治療,其處方為:柴胡15g,大黃16g,大棗4枚,枳實10g,半夏10g,杭芍10g,生姜15g,黃芩10g,水煎服,每日服一劑,3次/d,共用藥5d。
1.3 觀察指標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對比分析其術畢至腸鳴音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便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氣的時間及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在術后2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統計其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的分析 參照組患者術畢至腸鳴音恢復的時間為(13.6±3.41)h,術畢至首次排便的時間為(37.1±5.74)h,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為(25.7±4.12)h。治療組患者術畢至腸鳴音恢復正常的時間為(11.2±3.13)h,術畢至首次排便的時間為(33.8±5.49)h,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為(22.1±4.03)h。與參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術畢至腸鳴音恢復正常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便的時間、術畢至首次排氣的時間均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的分析(±s )

表1 對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的分析(±s )
注:與參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術畢至腸鳴音恢復的時間(h) 術畢至首次排便的時間(h)術畢至首次肛門排氣的時間(h)參照組 41 13.6±3.41 37.1±5.74 25.7±4.12治療組 41 11.2±3.13* 33.8±5.49* 22.1±4.03*
2.2 對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CRP水平的分析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其CRP的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進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CRP的水平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參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CRP的水平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CRP水平的分析(mg/l)
2.3 對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情況的分析 參照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有15例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切口出血、膽漏等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6.58%。治療組在進行治療后,有5例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切口出血、膽漏等并發癥,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19%。參照組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高于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具有手術切口大、操作困難、術中的出血量多、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高等缺點。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逐漸成為治療此病的首選療法。臨床實踐證實,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具有手術切口小(0.5~1cm)、手術視野清晰、操作的精細度高、出血量少、對手術區域周圍組織器官的干擾及損傷較小、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較快、在術后不會留下明顯的疤痕等優點。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此病患者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若使其肝動脈發生損傷,應及時為其轉行開腹手術治療。大柴胡湯由柴胡、大黃、大棗、枳實、半夏、杭芍、生姜、黃芩組成,是中醫經典的表里雙解劑。在臨床上,此方常用于對接受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進行輔助治療。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大柴胡湯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可加快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速度,減輕其患處的炎癥反應,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金科榜.大柴胡湯配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學,2015,21(23):155-156.
[2] 張國平,吳永,俞煉鋒.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胃腸功能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5,20(04):759-761.
[3] 石積會.大柴胡湯加減臨床應用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3,29(01):53.
[4] 姜鵬飛.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胃腸功能及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03):348-349,352.
[5] 翟榮幸,汪宏.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07):566-568.
[6] 陸文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胃腸功能以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分析[J].河北醫學,2014,20(08):1346-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