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可可
(周口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 周口 466000)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現頭暈、頭痛、心悸、胸悶等臨床癥狀。臨床研究發現,此病患者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合并心、腦、腎等并發癥,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1,2],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使用降壓藥是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法,但部分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比較欠缺、對高血壓的危害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遵醫行為較差,不能長久堅持用藥,導致其病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和控制[3]。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細節化護理可有效地加強其遵醫行為,進而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為此,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10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6月~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壓患者。對這些患者進行綜合檢查后其病情均被確診為高血壓。且這些患者均未患有先天性肝腎功能不全或精神系統疾病。我們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將這110例患者分為對比組與細節組,每組各有55例患者。在對比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2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為27歲,年齡最大的為71歲,平均年齡為(51.3±1.4)歲。他們的病程在1.2年~18年之間。
在細節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1例。他們中年齡最小的為20歲,年齡最大的為70歲,平均年齡為(50.1±1.3)歲。他們的病程在1.1年~19年之間。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我院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遵醫囑為患者用藥治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其介紹高血壓的治療方法及治療期間應注意的事項。在此基礎上,對細節組患者進行細節化護理。進行細節化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心理疏導 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因受到病情和陌生環境的影響,極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醫院的環境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并定期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掌握其情緒變化的情況,耐心傾聽其主訴,了解其對治療方案的滿意度,是否對藥物存在依賴性和恐懼心理,是否存在不良情緒,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多安慰和鼓勵患者,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1.2.2 進行健康教育 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可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播放電視錄像、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在療區設置宣傳欄等形式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向其普及高血壓的防治知識,使患者深入了解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誘發因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積極接受治療的意義、治療期間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等。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加強其遵醫行為,進而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同時,指導患者調整心態、減輕精神壓力,通過深呼吸、聽音樂、與他人交流等方式進行心理調適,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因過勞、情緒激動、寒冷刺激等導致血壓驟然升高。
1.2.3 進行環境護理 陌生的住院環境易使患者出現排斥與抗拒的心理,降低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影響其進行治療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要定時打掃病房,保持病房內干凈、整潔,定時開窗通風,保證病房內空氣清新。護理人員可通過在病房內擺放綠色植物,為患者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幫助其放松心情。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控制病房內的濕度、溫度,定期對病房內進行消毒,以防止患者發生院內感染。
1.2.4 進行飲食護理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保持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可過饑過飽或暴飲暴食。囑其嚴格控制鈉鹽和脂肪的攝入量。囑患者多吃低鹽、低糖、低脂肪、低膽固醇及含有大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吃含鉀的食物,如黃豆、番茄、芹菜、鮮蘑菇等。多吃富含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瘦肉、雞蛋等。多吃含鈣的食物,如蝦皮、海帶、黑木耳等。囑患者嚴格控制其日常的飲酒量,嚴禁吸煙。
1.2.5 進行運動指導 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其體質、提高其抵抗力、減輕其體重,進而促進其血壓水平的下降。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步行、慢跑、打太極、做健身操等有氧運動,囑患者有規律地堅持運動,并嚴格控制運動的時間、運動的強度和運動的頻率等。患者的運動量不宜過大,以身體不感覺疲勞為宜。
1.2.6 進行用藥指導 進行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法。但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不了解降壓藥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易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降壓藥的使用知識,包括常用降壓藥的用法、用量、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超量使用的危害、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等。在患者出院時,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掌握血壓測量的方法,囑患者堅持每日測量血壓,并對每日的測量結果進行記錄,以便隨時調整用藥的劑量和治療的方法。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治護結束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遵醫行為的判定標準[4]包括完全遵醫、不完全遵醫和完全不遵醫3個等級。①完全遵醫:患者可嚴格遵從醫護人員的囑咐,積極配合治療與接受護理。②不完全遵醫:患者基本上可以遵從醫護人員的囑咐進行治療與護理。③完全不遵醫:患者不能遵從醫護人員的囑咐進行治療與接受護理。遵醫率=(完全遵醫+不完全遵醫)例數/總例數×100%。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包括對服務態度的滿意度、對服務質量的滿意度及對護理人員技術水平的滿意度3個部分[5]。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 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的比較 經治護,在對比組患者中,完全遵醫的患者有27例,不完全遵醫的患者有16例,完全不遵醫的患者有12例,對比組患者的遵醫率為78.2%;在細節組患者中,完全遵醫的患者有32例,不完全遵醫的患者有18例,完全不遵醫的患者有5例,細節組患者的遵醫率為90.9%。細節組患者的遵醫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

表1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經治護,在對比組患者中,對服務態度感到滿意的患者有42例,對服務質量感到滿意的患者有42例,對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感到滿意的患者有40例;在細節組患者中,對服務態度感到滿意的患者有51例,對服務質量感到滿意的患者有53例,對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感到滿意的患者有51例。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n/%)
遵醫行為是指患者遵從醫護人員的囑咐進行檢查、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行為。遵醫行為是患者就醫行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其治療的效果密切相關。高血壓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此病患者需要通過長期堅持使用降壓藥進行治療,但部分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比較欠缺、對其危害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遵醫行為較差,導致其病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和控制。本次研究中,我院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環境護理、飲食護理、運動指導、用藥指導等細節化護理,向患者普及了高血壓的防治知識,緩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增強了醫患之間的信任度,進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細節化護理可以有效地增強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而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1] 洪名花.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臨床護理),2012,2(6):100-101.
[2] 張從華,劉曼莉.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07:40-42.
[3] 俞金英.社區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臨床護理),2014,4(22):131-133.
[4] 劉永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33(24):5370.
[5] 章麗芳,陳慧誼,何小花.社區高血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價值探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