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臘珍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范湖分院 湖北 武漢 430209)
慢性肺氣腫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病主要是由長期吸煙所導致的,且其在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較高。慢性肺氣腫患者會出現終末細支氣管阻塞和肺泡破裂的情況,從而會導致其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1]。該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可產生嚴重的影響。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2],在對慢性肺氣腫患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較理想,能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我們對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肺氣腫患者實施了綜合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肺氣腫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120例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60例)和綜合護理組(60例)。在常規護理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42∶18,其年齡區間為52~77歲,平均年齡為(62.4±4.8)歲,其病程為3~11年,平均病程為(6.5±1.2)年。在綜合護理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45∶15,其年齡區間為54~76歲,平均年齡為(61.9±4.6)歲,其病程為2~12年,平均病程為(6.3±1.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包括對其進行化痰、解痙、平喘、消炎、調節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
1.2.2 護理方法
1.2.2.1 對常規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告知患者鋪蓋松軟的被褥,并讓其穿著寬松的衣服,以防對其呼吸運動產生限制。同時,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臥床,以緩解其呼吸困難的癥狀,改善其睡眠的質量。同時,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和用藥指導。
1.2.2.2 對綜合護理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進行心理護理:慢性肺氣腫患者的病程較長,且需長期服藥,因此他們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影響其預后。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其進行心理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心理疏導,從而幫助其建立樂觀、積極的心態,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2)進行呼吸訓練:進行呼吸訓練是改善慢性肺氣腫患者通氣和換氣功能、提高其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呼吸訓練,包括指導其進行吹哨式呼吸訓練和腹式呼吸訓練。進行吹哨式呼吸訓練的具體方法是:指導患者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將呼吸的頻率保持在每分鐘7~8次之間,每次訓練的時間為10~20min,每天訓練2次。進行腹式呼吸訓練的具體方法是:指導患者取站立位,讓其將雙手置于胸前和腹部,并盡量將腹部內收。告知患者在吸氣時盡量挺腹,并保持胸部不動,告知其在呼氣時盡量放慢速度,并盡力將其肺內的氣體呼出,呼氣和吸氣的時間比為2∶1或3∶1。同時,叮囑患者在此過程中要一直保持腹部內收的狀態。(3)進行用藥指導:告知患者按時服藥,不可隨意改變服藥的劑量或更換藥物。同時,遵醫囑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生產企業:揚州市三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84)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天治療4次。(4)進行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以增強其呼吸功能。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為其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并讓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運動,避免運動過量。(5)進行飲食護理:慢性肺氣腫患者消耗的能量較多,因此,護理人員要讓他們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少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叮囑患者要少食多餐,每餐不宜過飽。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經護理后其臨床癥狀緩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共發放120份,回收119份,回收率為99.17%。此調查問卷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錄入到電腦中,用SPSS20.0軟件對錄入的數據進行處理,用(%)表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用X2檢驗;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相關的臨床指標,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其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經治護,常規護理組患者癥狀緩解的平均時間、住院的平均時間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10.6±1.8)d、(17.6±3.9)d和6.7%,綜合護理組患者癥狀緩解的平均時間、住院的平均時間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7.3±1.5)、(10.2±2.6)d和 1.7%。與常規護理組患者相比,綜合護理組患者癥狀緩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更短,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其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其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s)
并發癥的發生率 [n(%)]常規護理組 60 10.6±1.8 17.6±3.9 4(6.7)綜合護理組 60 7.3±1.5 10.2±2.6 1(1.7)X2/t 4.952 5.173 4.339 P<0.05 <0.05 <0.05組別 例數(n)癥狀緩解的平均時間(d)住院的平均時間(d)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綜合護理組中有41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有17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比較滿意,有2例患者對護理工作不滿意,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6.7%(58/60)。常規護理組中有26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有23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比較滿意,有11例患者對護理工作不滿意,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81.7%(49/60).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肺氣腫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該病在老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化痰、解痙、平喘、消炎等方法治療該病。有學者指出[4~5],臨床上在對該病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改善其預后。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慢性肺氣腫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1] 邱雙愛.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綜合治療和護理[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5):63-64.
[2] 范廣平.呼吸肌功能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綜合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華西醫學,2009,24(8):2174-2176.
[3] 趙文英,王國花,洪靜宜.臨床護理干預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9):70-71.
[4] 魏建英.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9):90-92.
[5] 邵燕兒,周磊.呼吸功能鍛煉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綜合,2015,30(5):370-371.
[6] 黃孝玲,梁伍金,劉興山,等.呼吸功能鍛煉及飲食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4,15(5):3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