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映霞
(湖北省潛江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湖北 潛江 433100)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該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得不到理想的控制,就可能合并多種并發癥,從而危及其生命。胰島素泵是一種新型的、用于皮下持續注射胰島素的輸注工具。使用胰島素泵為患者輸注胰島素能對其機體分泌胰島素的模式進行有效的模擬,從而可起到控制其血糖水平的作用[1]。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泵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不夠了解,從而給其帶泵治療帶來了諸多不便[2]。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對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血糖水平,提高其對帶泵治療的依從性。為了進一步探討對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我們對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均使用胰島素泵進行血糖控制,且均為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組(40例)和優質組(40例)。在常規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2∶18,其年齡區間為45~78歲,平均年齡為(56.8±3.2)歲,其病程為3~8年,平均病程為(5.1±0.5)年。在優質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4∶16,其年齡區間為46~77歲,平均年齡為(57.2±4.0)歲,其病程為2~10年,平均病程為(5.6±0.7)年。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1.2.1 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向患者詳細介紹胰島素泵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并定期檢查胰島素泵的接頭位置,以防其發生滲漏。告知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泵的過程中若出現了心慌、出汗等低血糖反應,要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叮囑患者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皮膚的清潔,以免發生感染。指導患者定時定量地進餐,多食用低熱量、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1.2.2 對優質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
1.2.2.1 進行置泵前的護理:①進行心理護理:多數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泵前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擔憂、緊張等負性情緒,從而會對其治療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疑慮,并以熱情的態度向其講解使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的優越性、安全性和方便性。同時,為患者演示胰島素泵的放置過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從而打消患者心中的疑慮,提高其對帶泵治療的信心和依從性。②進行基礎護理:在為患者放置胰島素泵前,告知其要先行洗澡,更換干凈的衣物,以防其發生感染。同時,提前檢查胰島素泵的性能是否完好,電池的電量是否充足,各個管路是否連接正確,輸注管道是否通暢等,以確保胰島素泵在放置后能正常運行。
1.2.2.2 進行置泵后的護理:①進行血糖監測:在放置胰島素泵后的一周內是胰島素劑量的調整期,在此期間患者極易發生低血糖。因此,護理人員要密切監測患者血糖的波動情況,每天為其測量6~8次血糖。同時,告知患者發生低血糖時的相關癥狀,并教會其進行自救的方法。②進行穿刺部位的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穿刺點是否發生紅腫、滲血、滲液等情況,若患者出現上述情況,要立即對其進行處理。同時,告知患者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皮膚的清潔、干燥,以免使其穿刺部位發生感染。③密切觀察胰島素泵的運行情況: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胰島素泵的運行情況,定時查看胰島素的剩余量是否充足、輸注管路是否發生彎曲和松脫等。同時,告知患者胰島素泵在發生故障時能自動發出警報,叮囑其在聽到警報后要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另外,告知患者在帶泵期間避免淋雨,同時叮囑其在沐浴或進行MRI檢查前應提前讓護理人員將胰島素泵取下。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經治護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2h血糖的水平、血糖達標的時間及其每日使用胰島素的劑量。用狀態焦慮量表(S-AI)和特質焦慮量表(T-AI)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這兩個量表的分值均為20~8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心理狀態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X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經治護后其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優質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h血糖的水平更佳,其血糖達標的時間更短,其每日使用胰島素的劑量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治護后其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經治護后其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s)
每日使用胰島素的平均劑量(U/d)優質組 40 5.2±1.2 7.5±1.1 6.5±0.5 32.5±5.6常規組 40 6.8±1.5 9.8±1.5 9.2±0.8 41.5±6.9 t 5.2679 7.8202 18.1008 6.4053 P<0.01 <0.01 <0.01 <0.01組別 例數(n) 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mmol/L)餐后2h血糖的平均水平(mmol/L)血糖達標的平均時間(d)
2.2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其S-AI的評分、T-AI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其S-AI的評分、T-AI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優質組患者S-AI的評分和T-AI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其S-AI的評分、T-AI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其S-AI的評分、T-AI評分的比較(±s)
S-AI的評分(分) T-AI的評分(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優質組 40 51.2±5.2 29.8±6.5 50.5±5.8 30.5±2.5常規組 40 51.5±5.5 45.2±5.1 49.9±6.8 45.8±3.1 t 0.2507 11.7887 0.4246 21.2979 P>0.05 <0.01 >0.05 <0.01組別 例數(n)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并發癥多及無法根治等特點[3]。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口服降糖藥和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近年來,胰島素泵因具有便于攜帶、操作簡單、降糖效果好等優點而被臨床上廣泛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4,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十分明顯,可有效地控制其血糖水平,且能改善其心理狀態。
[1] 蘇 廣,李翠碧,陳小萌.護理干預與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2):1883-1885.
[2] 張方華,徐 倩,姚民秀,等.胰島素泵不同基礎量分段法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 (15) :2534-2536.
[3] 景良洪,賀 英,陳登蓉.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96-1997.
[4] 景良洪,賀 英,陳登蓉.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96-1997.
[5] 徐明冬.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泵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