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拯秀
(河南省博愛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河南 焦作 454450)
重癥肌無力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部分或全身的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且此癥狀在活動后加重,在休息后減輕。多數重癥肌無力患者在入院后均需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但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該病患者在長期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后易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從而會加重其病情。為了探討為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的重癥肌無力患者預防其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方法,我們對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的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的重癥肌無力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重癥肌無力的診斷標準,均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且均為自愿參與此項研究。這80例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均大于10×109/L,其PaO2的下降幅度均超過了15%,其體溫均在38.5℃以上。在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組(40例)和優質組(40例)。在常規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7:23,其年齡為51~75歲,平均年齡為(62.9±3.1)歲。在優質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9:21,其年齡為53~77歲,平均年齡為(64.1±2.5)歲。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兩組患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1.2.1 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每天向患者的氣道內滴入3~5ml的生理鹽水,以保證其氣道濕潤。每天為患者清潔口腔,定期對其進行開放式吸痰,以免痰液堵塞其氣道。同時,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和用藥護理。
1.2.2 對優質組患者按照優質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心理護理:多數重癥肌無力患者均會出現抑郁、煩躁等負性情緒,從而不利于其身體的康復。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用溫和的語言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從而使其放下思想包袱,安心接受治療。②進行氣道護理:定期為患者濕化氣道,保證其氣道的濕潤度,及時清理其氣道內的痰液。當患者咳嗽時,主動為其拍背,若其痰量過多無法有效地咳出時,應及時幫助其吸痰,必要時應遵醫囑采用支氣管擴張藥物對其進行輔助治療。同時,定期遵醫囑使用鹽酸氨溴索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以促進其呼吸道內部粘稠分泌物的排出。③進行病房管理:為患者營造一個整潔、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嚴格限制無關人員進出病房。當非工作人員進入病房時,應讓其戴好鞋套、帽子和無菌口罩等防護用品。同時,定期使用紫外線對病房進行照射殺菌,并定期對病房內的所有儀器和設備進行嚴格的消毒。④進行飲食護理:對患者進行鼻飼時,應協助其取半臥位,以免食物殘渣進入其肺部,導致其發生嗆咳和感染。同時,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胃內殘余容物動態監測,將其胃內殘余的容物量控制在100ml以內,以免其發生胃內容物返流、誤吸和肺部感染。此外,合理地為患者安排鼻飼食譜,確保其各種營養物質攝入充足。
1.3 觀察指標[3]①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②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比較 經治療,優質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為12.5%,常規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為25%。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優質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優質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s )

表2 兩組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s )
注:與常規組患者相比,*P<0.05。
住院的平均時間(d)優質組 40 11.2±2.8* 58.6±7.2*常規組 40 20.8±3.4 83.2±4.5 P - <0.05 <0.05組別 例數(n)進行機械通氣的平均時間(d)
目前,臨床上對重癥肌無力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多數學者均認為該病的發生主要與感染、環境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多數重癥肌無力患者在入院后均需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但該病患者在長期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后極易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進行機械通氣48小時后至拔管后48小時內出現的肺炎。重癥肌無力患者一旦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將加重其病情,延長其住院的時間,增加其治療的費用。近年來,莫占端[4]等學者指出,對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的重癥肌無力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預防其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組患者相比,優質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更低,其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對使用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的重癥肌無力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十分明顯,可有效地預防其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縮短其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最終促進其早日康復。
[1] 陳小芳.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干預 [J]. 現代醫藥衛生,2011, 22): 3404-6.
[2] 劉淑珍. 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人工氣道護理對策 [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23): 195.
[3] 鄧石鳳, 黃賢麗, 張小燕, et al. 重癥肌無力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策略及臨床分析 [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15): 3609-10.
[4] 莫占端, 李小莉, 柯娟雅, et al.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與口腔護理預防效果分析 [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03): 698-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