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紅 陳文君 繆靜龍
(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 江蘇 昆山 215300)
進展性IgA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腎臟病。據統計,進展性IgA腎病的發病率約占原發性腎小球腎病總發病率的50%[1]。近年來,進展性IgA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到目前為止,進展性IgA腎病的發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3]。相關的臨床研究發現,采用環孢素A聯合潑尼松治療進展性IgA腎病的臨床療效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用環孢素A聯合潑尼松治療進展性IgA腎病的臨床療效,筆者選取我院于近期內收治的42例進展性IgA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42例進展性IgA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42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進展性IgA腎病的臨床診斷標準[4],且均未患有肝臟疾病和其他的腎臟病。這些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將這42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21例)與對照組(21例)。實驗組的21例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8例,其年齡在25歲至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12±2.58)歲。對照組的21例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9例,其年齡在26歲至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78±3.09)歲。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潑尼松進行治療,潑尼松的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開始用藥時每天服1次(晨起時服用),每次服1mg/kg(最大劑量不得超過60mg)。按照此劑量用藥8~12周后逐漸減少用藥量,每兩周減少5mg/d。在用藥量減至20mg/d時,改為每兩周減少2.5mg/d。在用藥量減至10mg/d時,停止減少用藥量,并按照此劑量連續用藥6個月。
1.2.2 為實驗組患者聯合應用環孢素A和潑尼松進行治療。潑尼松的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開始用藥時每天服1次(晨起時服用),每次服0.6~0.8mg/kg(最大劑量不得超過40mg)。按照此劑量用藥6~8周后逐漸減少用藥量,每兩周減少5mg/d。在用藥量減至10mg/d時,停止減少用藥量,并按照此劑量連續用藥6個月。環孢素A的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開始用藥時每天服1次,每次服3mg/kg。按照此劑量連續用藥3個月后,將用藥量調整為每天服1次,每次服2mg/kg,并按照此劑量連續用藥6個月。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和尿素氮的水平。其中,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素氮的水平越低(在正常范圍內),說明其腎功能越好。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越高(在正常范圍內),說明其免疫力越強。
1.4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經治療,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小于0.5g,其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高于35g/L,其腎功能恢復正常。2)有效:經治療,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減少25%以上(仍≥0.5g),其腎功能有所好轉。3)無效:經治療,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無明顯改善,其腎功能未好轉。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數據的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兩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和尿素氮的水平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的總有效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尿素氮水平的比較 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和尿素氮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和尿素氮的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尿素氮水平的比較 ( ±s )

表1 兩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尿素氮水平的比較 ( ±s )
組別 例數 時間 血清白蛋白水平 尿素氮水平 24h尿蛋白定量實驗組 21 治療前 32.73±5.37 8.01±2.3 1.82±1.21治療后 39.83±4.34 5.25±2.1 1.01±0.62對照組 21 治療前 33.12±4.78 8.11±1.9 1.73±1.04治療后 35.23±4.67 6.59±2.1 1.41±0.7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比較 (%,n)
潑尼松是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此藥具有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降低毛細血管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炎性物質的滲出和抑制毒素釋放的作用[5]。環孢素A是一種免疫抑制劑。此藥具有調節人體內T淋巴細胞的功能和抑制IL-18等淋巴因子釋放的作用[6]。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和尿素氮的水平相比差異不大。在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和尿素氮的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
綜上所述,與單獨采用潑尼松相比,采用環孢素A聯合潑尼松治療進展性IgA腎病的臨床療效更好。用此療法對進展性IgA腎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地降低其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素氮的水平,提高其血清白蛋白的水平。
[1] 何川鄂,朱平,楊蘆蓉,等.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征的IgA腎病臨床分析及治療效果[J].廣東醫學,2014,35(16):2586-2589.
[2] 湯躍武.激素聯合不同免疫抑制劑治療原發性IgA腎病的療效及安全性[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0):1687-1689.
[3] 張琦,吳杰,段姝偉,等.老年IgA腎病的臨床病理相關研究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6,(4):307-311.
[4] 施文劍.環孢素A聯合科素亞治療進展期IgA腎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22):76-78.
[5] 喻琴.IgA腎病發病機制與治療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6,45(16):2268-2270.
[6] 張連云,化秋菊,劉向東.IgA腎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激素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4):69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