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懿
(重慶市長壽區婦幼保健院 重慶 長壽 401220)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病。該病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患者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種植后所引發的一種婦科病。該病在孕齡女性中的發病率最高,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療法治療該病。為了探討對手術后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聯用亮丙瑞林、戊酸雌二醇與安宮黃體酮進行治療的效果,我們對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1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1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亮丙瑞林組(55例)和聯合組(55例)。亮丙瑞林組患者的年齡為22~51歲,平均年齡為(36.6±3.5)歲,其月經周期為28~40天,平均周期為(32.6±2.2)天,其月經持續的時間為4~8天,平均時間為(5.5±1.3)天。聯合組患者的年齡為21~52歲,平均年齡為(37.2±3.2)歲,其月經周期為27~42天,平均周期為(31.6±2.1)天,其月經持續的時間為3~8天,平均時間為(5.2±1.2)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亮丙瑞林組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術后,使用亮丙瑞林對其進行治療。亮丙瑞林的用法是:在患者手術后首次月經來潮的第3天使用3.75mg的亮丙瑞林對其進行皮下注射,每28天注射1次,共注射3次。對聯合組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術后,聯用亮丙瑞林、戊酸雌二醇與安宮黃體酮對其進行治療。用亮丙瑞林對該組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與亮丙瑞林組患者相同。戊酸雌二醇的用法為:每次為患者注射完亮丙瑞林后,為其口服1mg的的戊酸雌二醇,共服用3次。安宮黃體酮的用法為:在第2次與第3次為患者注射完亮丙瑞林后,為其口服10mg的安宮黃體酮,共服用2次。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的促卵泡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和促黃體生成素(LH)的水平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的結果進行記錄和比較。2)采用我院自制的癥狀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后其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此量表的分值為0~4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臨床癥狀越嚴重。3)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包括性交痛、痛經和腰痛等),進行VAS評分的分值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嚴重[2]。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FSH、E2、LH的水平、臨床癥狀的評分和VAS的評分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2.1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FSH、E2、LH水平的比較 接受藥物治療前,兩組患者FSH、E2、LH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藥物治療后,聯合組患者FSH、E2、LH的水平均明顯優于亮丙瑞林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FSH、E2、LH水平的比較(±s)
組別 例數(n) 時間 FSH(U/L)E2(pmol/L)LH(IU/L)聯合組 55 治療前 10.8±2.2 359.2±8.8 11.2±2.1治療后 5.1±1.9 166.8±6.1 2.6±1.1亮丙瑞林組55 治療前 10.6±2.1 361.9±8.6 10.9±2.6治療后 7.2±1.8 232.8±6.8 4.3±1.2
2.2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臨床癥狀評分的比較 接受藥物治療前,聯合組患者臨床癥狀的平均評分為(32.8±5.7)分,亮丙瑞林組患者臨床癥狀的平均評分為(33.1±6.0)分,二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藥物治療后,聯合組患者臨床癥狀的平均評分為(8.3±3.1)分,亮丙瑞林組患者臨床癥狀的平均評分為(13.2±3.9)分。與亮丙瑞林組患者相比,聯合組患者臨床癥狀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VAS評分的比較 接受藥物治療前,兩組患者VAS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藥物治療后,聯合組患者VAS的評分明顯低于亮丙瑞林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VAS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后其VAS評分的比較(±s)
治療后VAS的評分(分)聯合組 55 5.9±1.2 1.5±10.8亮丙瑞林組 55 6.1±1.3 2.6±0.9組別 例數(n)治療前VAS的評分(分)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但該病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后會出現較強的疼痛感,且其病情易復發。因此,臨床上在對該病患者進行手術后,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十分必要。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聯用亮丙瑞林、戊酸雌二醇與安宮黃體酮對手術后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減輕其疼痛的癥狀[3]。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亮丙瑞林、戊酸雌二醇與安宮黃體酮對手術后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其早日康復。
[1] 沈鏗,馬丁.婦產科學第三版,2015,8(3)355-363.
[2] 趙 健,張玲愛.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聯合反向添加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2,21(9):32-33.
[3] 杜麗娜,徐紅,韋仕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聯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Meta 分析[J].廣西醫學,20 14,36(5):6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