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娟 張 平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 江蘇 沛縣 221600)
病毒性肝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傳染病。該病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可引發肝臟病變,損害患者的肝功能。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可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威脅其生命安全[1]。現階段被公認的可誘發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由乙型肝炎病毒誘發的病毒性肝炎在我國流行甚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發病人群是兒童和青壯年。該病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疲勞乏力、食欲不振、肝區疼痛、黃疸、肝掌等[2、3]。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氯酸所組成的一種能夠維持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的三肽。谷胱甘肽分為還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兩種類型。近兩年,我院對部分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中關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這些患者均未患有肝硬化、肝癌,其在進行本次研究前的短時間內均未服用過保肝藥物。這些患者均不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其轉氨酶的水平比正常值高1.5倍以上。這些患者均不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藥物過敏。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其年齡為18~52歲,平均年齡為(38.32±5.17)歲;其中有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7例,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3例。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組(40例)和加藥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具體的方法是:為患者每周肌注3次聚肌苷酸,每次注射1~2 mg。讓患者合理地臥床休息,糾正其水電解質失衡的情況。讓患者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科學地攝取脂肪,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讓患者戒煙、戒酒。為患者使用適量的復方氨基酸來維持其機體的正常代謝。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靜脈滴注甘草酸二胺鹽(0.15g/次,1次/日),連續用藥3周。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靜脈滴注葡萄糖醛酸內酯(肝泰樂)注射液(0.15g/次,1次/日),連續用藥3周。為合并黃疸的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為加藥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具體的方法是:將2.4 g的還原型谷胱甘肽加入到適量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為患者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連續用藥3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其在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總膽紅素(TB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的水平。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肝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肝功能指標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肝功能指標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在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經治療,加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n(%)]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 治療后,加藥組患者TELL、ALT及AST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應均逐漸自行緩解。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n(%)]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可導致患者機體的多個器官受到損害。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世界各國均有發生,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谷胱甘肽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該物質廣泛存在于人體細胞之中,能夠參與三羧酸的循環和糖的代謝,也是人體可自然合成的一種含有γ-酰胺鍵和巰基的三肽[4]。谷胱甘肽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谷胱甘肽能幫助人體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化氧化還原系統的工作中,發揮廣譜解毒及抗氧化的功效[5]。
谷胱甘肽還具有保護人體肝臟細胞的功能。當外源性因素影響肝細胞的功能時,谷胱甘肽會有效地保護肝細胞免受損害。以肝臟被病毒感染為例。當病毒入侵患者的肝細胞后,其肝功能會受損,并產生大量的有毒代謝物質。這些有毒的代謝物質會導致肝細胞發生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進而死亡。而谷胱甘肽能夠為人體重要的氧化物分解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提供還原劑,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等有毒代謝物質的產生,從而保護患者的肝細胞膜免于受損,維護其肝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選擇使用聚肌苷酸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抗病毒治療。聚肌苷酸是一種高效的干擾素誘生劑,可用于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在此基礎上,我們為加藥組患者加用了還原型谷胱甘肽。還原型谷胱甘肽是谷胱甘肽存在于人體中的最主要的形式。還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地治療病毒、藥物、酒精所引起的肝臟損害,此外,還原型谷胱甘肽還可輔助用于放療和化療,可減輕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8]。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的加藥組患者,其TELL的水平、ALT的水平、AST的水平及治療的總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僅進行常規治療的常規組患者。這說明,與僅進行常規治療相比,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使其肝功能逐漸恢復。本次研究的結果還顯示,加藥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讓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加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不會提高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總之,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顯著,能促進患者肝功能的恢復,且安全性較高。
[1] 羅夢林,陳路佳,華鵬,等.聯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乙型肝炎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藥房,2011,08:734-737.
[2] 曾訓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的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8:4100-4102.
[3] 孟寶蘭.谷胱甘肽輔助治療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5,14:197-198.
[4] 國云華,于景宏.還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療效果和藥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2):623-623.
[5] 祖紅梅,曹海芳.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7:4271-4272.
[6] 何曉麗.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病毒性肝炎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