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路
(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江蘇 新沂 221400)
分娩是絕大多數的女性都要經歷的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不過,很多女性在進行分娩前及分娩的過程中會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僅會增加其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而且影響母嬰的健康 [1.2]。相關的臨床資料顯示,對產婦進行全程分娩陪護可顯著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減輕其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降低其產道裂傷、胎兒窒息、產后出血、外陰血腫及改行剖宮產等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我們對在我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將這100例產婦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全程組(共52例產婦)與普護組(共48例產婦)。全程組產婦的年齡介于20~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87±5.23)歲,其孕周介于35~40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8.40±1.23)周。其中,有9例經產婦,有43例初產婦。普護組產婦的年齡介于21~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65±5.18)歲,其孕周介于35~42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9.00±1.16)周。其中,有7例經產婦,有41例初產婦。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及產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普護組產婦進行常規的分娩護理,包括進行產前檢查、產前教育、產程查看及產房環境護理等。對全程組產婦在進行常規分娩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全程分娩陪護。進行全程分娩陪護的方法為:①進行產前心理護理:在產婦分娩前,護理人員可根據其孕周及身體狀況合理地安排其飲食,并根據其對孕產知識的掌握情況向其講解分娩技巧、嬰兒護理知識及產褥期保健知識等,以減輕其心理壓力,增加其對順利分娩及產后恢復的信心。②進行產程護理:在產婦進入第一產程后,護理人員應多通過眼神和語言與產婦進行交流,以緩解其緊張的心理。在產婦宮縮到來時,護理人員可輕輕地按摩其腰骶部的酸脹處,以減輕其疼痛感。在產婦進入第二產程后,護理人員應指導其正確利用腹壓盡快娩出胎兒,以免使胎兒發生宮內窒息。護理人員可協助產婦適量飲水或進食,告知其儲備體力的重要性。在產婦宮縮的間歇時間,護理人員可與其談論與胎兒有關的話題,使其放松心情。在產婦進入第三產程后,護理人員可對其子宮的底部進行按摩,以促進其子宮收縮。在產婦娩出胎兒及胎盤后,護理人員應仔細探查產婦的脈搏及各項生理指標,并記錄其在產后2小時內的出血量與血壓等。在確定產婦的各項生理指標均恢復正常后,將其送回母嬰病室。另外,新生兒若出現異常的情況,護理人員應適當地向產婦隱瞞新生兒的狀況,以免使產婦受到刺激而出現宮縮異常的情況。③進行產后護理:在產婦回到母嬰病室后,護理人員應囑其適當補充水分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并密切觀察其各項生命體征、宮縮的情況及陰道出血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在確認新生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正常后,盡早將其抱回產婦身邊,引導其吸吮產婦的乳頭,為后期順利地進行母乳喂養做好準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產婦在分娩開始后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的評分,陰道裂傷、胎兒窒息、產后出血、外陰血腫及改行剖宮產等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率。采用VSA(視覺模擬評分法)對兩組產婦在分娩開始后第10min、第30min、第50min時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為0~10分,其中,10分表示疼痛劇烈,0分表示無痛[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在不同分娩時間疼痛程度評分的對比全程組產婦在不同分娩時間疼痛程度的評分均明顯低于普護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2.2 兩組產婦不良分娩結局發生率的對比 全程組產婦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率明顯低于普護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在不同分娩時間疼痛程度評分的對比 ( x±s,分)

表2 兩組產婦不良分娩結局發生率的對比 [n(%)]
女性在分娩前易出現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可使女性出現中樞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現象,甚至使其自主神經失去平衡,子宮平滑肌的功能紊亂,導致其宮縮驟減,產程時間延長。這不僅可增加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而且可增加其發生產道裂傷、胎兒窒息、產后出血、外陰血腫及改行剖宮產等不良分娩結局的幾率[4,5]。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產婦進行全程分娩陪護可顯著減輕其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改善母嬰的結局。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全程組產婦在進行常規分娩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全程分娩陪護。具體而言,即在產婦分娩前,對其進行分娩知識與產后保健知識的宣教[6]。在產婦進入產程后,指導其正確利用腹壓娩出胎兒,并協助其適量進食易消化的高熱量食物,以儲備體力。在產婦出現陣痛期間,通過與其談論胎兒的狀況來轉移其注意力,使其放松精神與緊繃的肌肉[7]。在產婦娩出胎兒后,密切觀察其出血量、脈搏及血壓等狀況,同時做好新生兒的護理與產婦會陰傷口的護理等工作[8]。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全程組產婦在不同分娩時間疼痛程度的評分均明顯低于普護組產婦,其母嬰結局明顯優于普護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產婦進行全程分娩陪護可顯著減輕其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降低其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率,改善母嬰的結局。
[1] 王合麗.“一對一”全程陪護分娩助產模式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9):340-341.
[2] 黃宇微,肖錦梅,黃海燕.一對一助產陪護模式對初產婦心理狀態、滿意度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4):105-107.
[3] 王艷娟.全程陪護分娩和正常分娩產婦的護理對比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22):125-126.
[4] 楊靖.全程陪護分娩與正常分娩護理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學,2013,20(30):122-123.
[5] 唐蘭英.探討全程陪護分娩與正常分娩護理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4):221-222.
[6] 郭文勤.全程陪護分娩與正常分娩護理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7(17):238-239.
[7] 閏麗盈,唐健梅.親屬陪護聯合志愿者愛心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褥期行為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5,27(9):1406-1411.
[8] 萬曉萍,張建品.探究助產士的護理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質量影響[J].吉林醫學,2014,35(26):5952-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