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綺麗 肖寧 洪達未
【摘要】數字媒介時代,傳統的媒體服務必將受到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刻影響,數字媒介產業媒體服務與“云”的結合是其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云計算正不斷地推動著信息產業內部的技術革新,并將更大范圍,更深程度的引發相關產業的一系列創新發展。
【關鍵詞】云傳播;媒體服務;變遷
在媒介呈現數字化趨勢的背景下,數字媒介產業媒體服務與“云”的結合是其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數字媒介時代,傳統的媒體服務必將受到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刻影響,無論是其制作形式還是其傳播方式。云傳播是云計算環境下人們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一種機制,云計算推動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交織融合形成“互聯云”,而云傳播的本質就是信息在“互聯云”上的流動;同時,用戶只需根據自身的需求獲取服務,而無須關心該服務由誰提供,并且在使用完之后就可以再次釋放資源;最后,人們之間傳遞和共享的內容范圍從原有的“信息資源內容”擴展為包括硬件基礎設施、軟件資源在內的廣義信息資源。在云傳播模式下,每個人都可擁有一臺由計算機網絡級聯而成的無邊無際的計算機,每個人都不僅僅是媒體服務的受眾,而是作為媒體服務這條鏈的一個環節,都參與近其中,或是成為其中的最初源頭者,或是成為掌握廣大原汁原味自愿的廣泛受眾,駕馭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四架馬車,打造新型的市場環境。本文旨在研究“云”傳播模式下的媒體服務的變遷。
提及媒體服務的變遷,首先我們要討論傳統媒體服務的內容以及其傳播形式以及其效果。傳統媒體是相對于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即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臺的媒體,主要包括報刊、戶外、通信、廣播、電視及自媒體以外的網絡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傳統的三大媒體中,無論是報紙新聞,廣播新聞還是電視,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都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報紙新聞是以文字傳播為主,報道方式單一,線性,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信息容量有限,并不能完全滿足廣泛大眾的喜好;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覆蓋面窄。廣播新聞和電視雖在部分方面挽救了報紙新聞的缺陷,但仍受多方面如天氣等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大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都是單向傳播的,即只是新聞機構向廣大受眾傳播,沒有受眾的信息反饋這一環節,受眾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接受這些新聞快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信息的原汁原味。
同時,傳統媒體的的確確受到新型網絡數字化媒體服務的沖擊,以曾經風靡一時的報刊為例。根據世紀華文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報紙總體零售量下滑達到30.5%,降幅再創歷年新低。
而云傳播作為一種云計算下的,借助于云平臺的一種具有移動性,位置性,泛在性、實時性和大數據性等革命性特征的信息新型傳播方式,云計算環境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之間互聯互通、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人與人、人與物及物與物之間直接溝通的泛在網絡。更重要的是,網絡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的邊界進一步的,使得人們借助各類云傳播媒介,可以隨時獲取各自的位置信息,可以輕易地由“線上”活動進入“線下”活動,能讓“線上”和“線下”的各種社會交往和交易行為實現無縫連接。
云傳播模式將改變大眾媒介的業務形態,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作為人類信息傳播的四種基本模式和類型,在云傳播系統中相互交織,渾然一體。云傳播模式下,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和移動網絡媒體相互融合,能形成新型的大眾傳播系統。首先,專業化媒介組織利用云中的媒介內容生產系統,能實現隨時隨地的直播報道,能提高專業化媒介組織新聞內容生產的效率。媒介從業人員可隨時隨地登錄云中的各類內容生產系統,實時發布新聞報道或進行現場直播報道。其次,受眾能隨時隨地接受多媒體新聞信息。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無線寬帶(WiFi)終端、藍牙等技術,能突破地域的限制,能實現隨地互相接收信息,能有效提高大眾傳播的廣度和便捷性。最后,云中的大眾傳播更具個性化和互動性。受眾可以根據自身的個性化需求,應用筆記本、手機等個性化的設備,定制各類新聞信息,能實現一種定時、定向的個性化傳播。
當然,云傳播模式也會對大眾媒介的業務形態本身產生深刻影響。云傳播環境下,“位置新聞”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新聞業態,將成為傳統紙質媒體實現全媒體轉型的重要戰略。
在媒介趨于數字化的形勢下,云傳播模式的這些特性將不斷地改造媒體服務的形式與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如何把握新時勢,新媒體如何借助云平臺更好的服務,這都將是當下我們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