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內容摘要:了解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情況,分析存在的各種問題,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和效果,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教師隊伍 建設
一、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偏低
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存在歷史已久并且很難改善的問題。從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構成的現狀來說,相當一大部分都是民辦轉正的非師范學校畢業的教師,這些教師的文化水平不高,又沒有受過專業的師范教育,缺少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同時由于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強,難于接受新鮮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不能很好的進行教育教學。
(二)教師結構不合理
結構性失衡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又一個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性別、年齡、學科、職稱、學歷結構等方面的不合理。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年齡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就是年齡大的教師占多數,而學科結構存在的則是專業化水平不高的問題,除了語文數學等學科能夠滿足需求以外,其他學科都缺乏專業的教師,導致了教師不得不包攬各科的現象,然而包攬的這種解決辦法只是保證了教學的正常進行,卻不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
(三)教師的師資補充不及時,師資流失嚴重
許多來自農村的學生覺得自己通過努力考上了大學,為的是走出農村,在城市里獲得立足之地,而回到農村當教師則是打破了去城市打拼的夢想。同時,農村的生存環境和教學環境較差,許多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師范生都愿意選擇條件較好的城市任教,導致了現有的教師年齡偏大且素質并不是很高,就造成了農村教師的斷層。又由于沒有相應的政策鼓勵,許多愿意嘗試去農村任教支教的年輕教師由于難以忍受農村的環境。這樣一來,農村師資力量的補充不及時以及師資流失問題就成了制約中小學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因素。
二、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注重師德建設,提高整體素質
教師的師德建設,既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也包括教師的思想道德。從古至今人們把教師職業譽為最光榮的職業,還有人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然而作為教師,尤其是農村的中小學教師,當他們處在生存環境較差且工作量大的環境下,難免有些教師心理不平衡,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責任感。這就要求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校工作,采取各種形式對廣大的農村教師進行政治理論教育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讓農村教師深刻領會到身上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從而培養他們高尚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自身做起,增強農村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二)增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激發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中小學管理的管理者和和被管理者都是人,因此在實施教育管理時應該以人為中心制定管理措施。目前在農村中小學,一些領導和教師在管理實踐中對以人為本還不夠重視,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淡薄。因此政府及農村中小學在制定管理制度以及教師評價制度時,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意識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根據農村不同中小學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根本需求制定恰當的管理制度,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主動聽取教師的意見,使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和決策中去,切實感受到自己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三)充分利用青年教師優勢,給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注入新活力
青年教師剛剛從學校畢業,在大學校園里接受專業的師范教育,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的系統知識。雖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但這些青年教師具備了長期工作在農村的有經驗的教師所缺乏的蓬勃的朝氣和工作的熱情。因此,這些年輕教師的加入對于教育條件落后,教育思想陳舊的現實情況是具有極大的幫助。這就要求青年教師主動地提升同伴互助意識,積極與有經驗的老教師溝通交流提高專業技能,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同伴互助活動,建立良好的同伴互助保障機制.發揮青年教師的優勢,成為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措施。
政府和社會各界要重視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適當的能夠促進教師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以及生活水準,進而增強我國的教育實力,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