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暉 謝磊 楊洪勇 陳定 易蘇丹 徐正猛 文舉
摘要:為了解決當前江漢平原直播中稻生產上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對直播中稻開展了不同播種密度和多效唑處理及品種適應性試驗。通過分析不同處理下直播中稻生長特性和產量性狀,篩選出了適宜當地直播栽培的水稻品種,以期為直播水稻生產提供相關技術依據。
關鍵詞:中稻;直播;密度;多效唑;品種適應性;江漢平原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24-616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4.01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som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direct seeding rice in Jianghan plain,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ensity and paclobutrazol treatment on direct seeding rice were studied, and variety adaptability test was carried out. Though analysis of direct seeding ric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rice varieties that suitable for local direct seeding cultivation were selected, providing the relevant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irect seeding rice production.
Key words: middle-season rice; sowing density; paclobutrazol; variety adaptability; Jianghan plain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江漢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稻生產在江漢平原糧食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水稻直播是一種在整地、施肥后直接將稻種播于本田,無需育秧、栽插的輕簡化稻作栽培技術[2]。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青壯年勞動力明顯不足,勞動力成本上升,農村土地流轉快,大戶種田規模擴大,同時隨著灌溉條件的改善、早熟高產新品種的育成、新型高效除草劑的推廣應用,使得直播水稻發展迅速;江漢平原3、4月氣溫低,而9月寒露風早來年份多,早、晚稻直播栽培風險大,導致直播中稻面積增加較快。目前,直播中稻仍然存在一些難點問題,比如直播稻出苗不齊、鼠鳥草危害重、成苗率較低、易倒伏等問題[3],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試驗研究,探索其中存在的規律,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對提高栽培技術水平、確保水稻增產、農民增收和國家糧食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試驗品種:D優3232,中谷優1361,豐兩優香1號,德優8258,廣兩優香66,廣兩優476,新華兩優9號,齊優1068,廣兩優1128,Y兩優2號,豐優22,黃華占。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為荊州市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田塊為儲育型水稻土,地勢平坦開闊,肥力中等,地力均勻,排灌條件好。
1.3 試驗設計與方法
1.3.1 不同播種密度對D優3232產量性狀的影響設5個不同播種量處理,分別為15.00、18.75、22.50、26.25、30.00 kg/hm2。每個處理種植1 333.3 m2,一次重復。
1.3.2 多效唑處理對中谷優1361農藝性狀的影響 直播播種量為22.5 kg/hm2。設置多效唑噴施處理,施用濃度為540 g/hm2,同時噴施等量清水作為對照,于拔節期噴施,3次重復。
1.3.3 直播中稻生產比較試驗 試驗品種為豐兩優香1號、德優8258、廣兩優香66、廣兩優476、新華兩優9號、齊優1068、廣兩優1128、Y兩優2號、豐優22、黃花占共10個品種,直播播種量為22.5 kg/hm2,每小區133.4 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篩選適于江漢平原種植的直播中稻品種。
1.3.4 直播方式和田間管理 冬季作物收獲后,采用人工帶水直播方式播種,即及時灌水施底肥耕整、耙平,保留4~5 cm深的水層,播種前催芽,趁水播種,第二天種谷落泥后放干水層,保持濕潤,第三天噴施封閉除草劑(如芐嘧磺隆+丙草胺等),出苗后管理同當地一般水稻大田管理。
1.3.5 試驗記錄和數據分析 及時調查記載每個不同處理的抗逆性、植株性狀及各個生育時期、株高、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產量等性狀,產量為實割產量。所有數據采用Excel 2003軟件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量對直播中稻農藝性狀的影響
2.1.1 對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可知,在播種時間一致時,播種量為15.00~30.00 kg/hm2時,直播中稻D優3232的播種量越小,始穗期和成熟期越長,原因可能是播種密度較小時,單株分蘗空間較大,單株分蘗數多,分蘗期就長,導致始穗期、分蘗期延遲。
2.1.2 對產量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產量以播種量為22.50 kg/hm2時最大,以播種量為30.00 kg/hm2時最小,播種量為15.00~26.25 kg/hm2時,每公頃產量均高于8 100 kg,而當播種量為30.00 kg/hm2時,每公頃產量僅7 693.5 kg,因此,D優3232作中稻直播時,其播種量最好不要超過26.25 kg/hm2。
2.1.3 對成穗率的影響 表3表明,隨著播種量的增加,基本苗數、最高苗數、有效穗數和成穗率均呈增加趨勢。圖1則表明,隨著播種量的增加,成穗率增加,但增加的趨勢由快逐漸減慢,說明水稻群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具有調節功能。
2.2 噴施多效唑對直播中稻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4可知,與噴施清水對照相比,施用多效唑可使中谷優1361生育期延長,株高、穗長變短,穗粒數、千粒重、產量降低。經方差分析,千粒重、產量差異不顯著,說明施用適當濃度的多效唑對產量影響不顯著。同時,從試驗效果來看,中谷優1361是抗倒性稍差的品種,噴施多效唑后,抗倒性增強。上述試驗結果說明,施用適當濃度的多效唑可以較好地提高水稻植株抗倒性,而對產量性狀影響不大。
2.3 不同中稻品種直播栽培的產量比較
參與直播栽培篩選試驗的10個中稻品種均為當前生產上應用面積較大的高產、優質、抗倒的品種,直播試驗結果(表5)顯示,實際產量各品種表現為齊優1068>Y兩優2號>廣兩優1128>豐兩優香1號>廣兩優476>廣兩優香66>德優8258>新華兩優9號>豐優22>黃華占;有效穗數各品種表現為黃花占>廣兩優1128>Y兩優2號>齊優1068>廣兩優476>新華兩優9號>廣兩優香66>德優8258>豐優22>豐兩優香1號。綜合各農藝性狀說明豐兩優香1號、廣兩優476、齊優1068、廣兩優1128、Y兩優2號等品種豐產性好,而黃花占株高矮、不易倒伏、有效穗數多,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播種密度來進一步提高有效穗數,進而達到高產。
3 討論
3.1 直播雜交中稻的播種量
上述試驗結果表明,用D優3232作中稻直播,播種量為22.50 kg/hm2比較好,而且播種量最好不要超過26.25 kg/hm2,吳桂成等[4]也認為適宜播種量是直播水稻獲取高產的基礎。因此在大面積直播生產上要注意不同類型的水稻品種采取不同的播種密度;在農民實際水稻直播生產上,播種量很大卻不能取得較高產量的原因主要是大田耕整不平和草害、鼠鳥害沒有得到有效防控[5]。
3.2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
多效唑對水稻抗倒伏有一定的作用,但對水稻的農藝性狀也有較大影響[6]。因此,既要提高抗倒性、又不能影響水稻產量的施用濃度顯得比較重要,合適施用濃度需通過進一步試驗檢驗[7]。此外,還可以研究和開發其他更穩定有效、副作用小的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用在直播水稻的大面積生產上[8]。
3.3 江漢平原適當的中稻直播方法
不同直播方式對水稻產量和生產效益影響較大[9],江漢平原直播中稻鼠鳥危害比較嚴重,試驗采用的帶水直播方法比較有效地防控了鼠鳥危害,試驗也表明對稻種發芽影響不大,適合在江漢平原推廣。
3.4 江漢平原直播中稻的品種適應性
多年來由于沒有專門開展針對直播栽培的新品種選育研究,因而從現有優良品種中篩選出適應直播栽培的品種有利于直播栽培的加快推廣[10],將生產上應用面積較大的中稻品種進行直播適應性試驗,了解其農藝特性,篩選出適宜當地生產上使用的直播品種[11],可以促進江漢平原水稻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 胡立勇,丁艷鋒.作物栽培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李 殉,苗立新,劉忠卓,等.水稻直播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研究進展[J].北方水稻,2012,43(1):78-80.
[3] 巫錦森,武紹富,張連成,等.直播水稻生產中的一些問題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22):19-21.
[4] 吳桂成,宋秧泉,翟超群,等.不同播量對機械精量直播水稻產量及其物質生產的影響[J].中國稻米,2014,20(1):83-85.
[5] 謝正榮,沈小妹,朱秀芳,等.機直播水稻的穩產性風險及其栽培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1999(3):20-21.
[6] 許起言,章 軍.多效唑在水稻栽培中的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04,10(1):59.
[7] 朱紀谷.多效唑在水稻抗倒伏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0:133-134.
[8] 杜小鳳,吳傳萬,楊文飛,等.“勁豐”對超級稻淮稻9號抗倒性和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11):65-66.
[9] 何志貴,羅紅劍,廖春舉.水稻直播不同播種方式試驗初報[J].耕作與栽培,2013(6):19-20.
[10] 楊元秀,劉冠明,羅賤良,等.直播水稻品種篩選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6):65-67.
[11] 徐金蘭,李武權,顧莉娟,等.直播水稻發展概況及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12,l8(2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