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霖 陳全勝 廖祥六
摘要:以亞利桑娜紅掌(Anthurium andraeanum)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取材部位、消毒液HgCl2濃度、消毒時間對紅掌外植體接種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以葉柄為外植體,使用0.1%的HgCl2消毒時間8 min,紅掌組培接種效果最佳。
關鍵詞:紅掌(Anthurium andraeanum);外植體;消毒
中圖分類號:S68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24-6294-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4.050
Abstract:Anthurium andraeanum ‘Arizo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ffect of explants sampling site,the concentration of HgCl2 and disinfection time on explant inocul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oculation effect of tissue culture of explants of the petiole as explants, 0.1% concentration of HgCl2 and disinfection time 8 min was best.
Key words:Anthurium andraeanum;explant;disinfect
紅掌(Anthurium andraeanum)隸屬天南星科花燭屬,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原產于南美洲熱帶,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均有種植[1]。紅掌株高因品種而異,其花朵獨特,佛焰苞片色彩艷麗,肉穗花序姿態萬千。紅掌品種較多,可作切花栽培,可作盆花栽培,常采用分株繁殖,但繁殖速度慢[2]。因此,在工廠化生產中,常采用組織培養的方式實現快速繁殖。外植體的選擇與處理是組培苗培育成功的關鍵步驟之一,也是紅掌工廠化育苗的關鍵環節之一。本研究通過比較試驗,研究了紅掌外植體取材部位、消毒液HgCl2濃度、消毒時間對接種效果的影響,為紅掌組培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取色澤艷麗的亞利桑娜紅掌作為試驗材料,其葉色濃綠、光亮,佛焰苞鮮紅色,花序黃色,在市場上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
1.2 試驗設計
將外植體先用流水洗凈,再用無菌水沖洗2次,用75%無水乙醇浸泡30 s,接著用無菌水沖洗3次,再用消毒液HgCl2浸泡6~10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4次。在超凈工作臺上將幼葉切成帶主葉脈的大小為1.5 cm×1 cm的長方塊,將莖段和葉柄切為長為1 cm的小段,然后將外植體接種到預先做好的培養基上,生物學下端向下。
試驗主要研究外植體取材部位、消毒液HgCl2濃度、消毒時間對接種效果的影響。外植體選擇植株展葉兩周的幼葉、莖段和葉柄3種,消毒液HgCl2濃度選擇0.10%、0.15%、0.20%,消毒時間選擇6、8、10 min[3],每種處理30瓶,試驗重復3次。統計外植體的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取材部位對外植體接種效果的影響
分別取紅掌幼葉、莖段和葉柄3種外植體進行接種試驗,其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莖段成活率最低,明顯低于幼葉和葉柄;莖段和葉柄死亡率較低,明顯低于幼葉;莖段污染率明顯高于幼葉和葉柄,而幼葉又低于葉柄。這可能跟紅掌長期生活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在莖段表面滋生大量細菌有關[4],葉柄次之,幼葉細菌相對較少,通過消毒,幼葉表面細菌較易去除,因此污染率較低,而莖段表面細菌完全去除相對較困難,因此污染率高于幼葉;但幼葉在消毒處理過程中,比莖段和葉柄更易受到傷害。因此,在生產中葉柄更為適合作為紅掌組培的外植體。
2.2 不同HgCl2濃度對外植體接種效果的影響
分別用濃度為0.10%、0.15%、0.20%的HgCl2處理外植體,其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0.10%的HgCl2處理后的外植體成活率明顯高于0.15%和0.20%處理,死亡率明顯低于0.15%和0.20%處理,污染率略高于0.15%和0.20%處理。結果表明,提高HgCl2濃度,可以降低污染率,但對細胞組織具有傷害作用。因此,消毒液HgCl2濃度選擇0.10%。
2.3 不同消毒時間對外植體接種效果的影響
分別選擇6、8、10 min的消毒時間處理外植體,其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消毒時間的延長,外植體成活率先升后降,消毒8 min成活率最高。從6 min到8 min外植體死亡率升高并不明顯,但從8 min到10 min死亡率升高明顯,消毒時間越長,死亡率升高越明顯;隨著消毒時間的延長,污染率降低,從6 min到8 min污染率降低明顯,而從8 min到10 min污染率降低不明顯,因此,消毒時間選擇8 min最為適宜。
3 小結與討論
本研究發現不同的取材部位對外植體的接種效果有明顯影響,莖段含細菌最多,葉柄次之,幼葉最少。通過消毒,葉柄和幼葉去除細菌的效果較好,莖段表面某些細菌難以去除,會導致污染率相對較高。幼葉細胞組織較易受到破壞,而莖段和葉柄受害程度明顯小于幼葉,因此,如果選擇幼葉作為外植體,消毒液的濃度不宜過大,消毒時長不宜太長。外植體采集好后要立即處理,放置時間越長,越容易受到污染。
消毒需要控制好兩個關鍵點,一是消毒液的濃度,濃度越大,殺菌效果越好,但同時對植物細胞的傷害也越大,通常情況HgCl2的濃度控制在0.1%左右;二是消毒時間,消毒時間過短,殺菌效果不明顯,消毒時間過長,殺菌效果越明顯,但對幼嫩細胞的損害越大。
本研究結果表明,以葉柄為外植體,使用0.1%的HgCl2消毒時間8 min,紅掌組培接種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 包滿珠.花卉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
[2] 楊士輝,王春云.盆栽紅掌新品種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8(12):16-18.
[3] 李永慶,張玉嬌,王洪磊.紅掌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研究進展[J].園林科技,2014(3):10-12.
[4] 費昭雪.紅掌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D].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