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情感交流,能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動態,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從而促進師生和諧,提高教學效果,維護校園秩序。
關鍵詞:教學;交流;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61-02
(材料)片刀的“用途”
北京市某中學三個初二的學生,上課傳遞“片刀已買好”的紙條,被老師發現,經過耐心的開導教育,三個學生說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個學生的鄰居是私營企業主,買片刀是想將其殺死,他們享用企業主的錢財,另一個說他母親愛嘮叨,買片刀想趁母親熟睡時將其殺死,這樣就不會有人煩他了。當問及三個學生殺人的后果時,他們都搖頭說:“不知道”。一張紙條被及時發現,避免了血案的發生,挽救了三個孩子。
上述案例中的三個學生差點誤入犯罪的歧途,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法律意識淡薄,自控力差,認知能力低,價值觀念扭曲,缺乏正確的交友觀。不能正確看待父母、鄰居和金錢,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教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反對不勞而獲,我們一直樹立勞動光榮的理念。青少年要加強和父母的溝通理解,學會理解父母的愛。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更好地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呢?本人覺得應該從情感交流方面入手做起。
現在的新課改就強調教育過程是一個師生之間情感的不斷交流、呼應和共鳴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影響、教師對學生品格的熏陶都是與教學相伴而來的。因此,師生之間實現朋友式交流與溝通,不但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一、用愛心溫暖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時侯,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要理解、尊重學生,讓他們在愛心的鼓勵下健康成長。
本學期中考后忽然發現我班的李朝陽同學心事重重,我細心觀察他,課堂上故意提問他,沒想到一向表現良好的他,他站起來,支支吾吾地說:“老師,我...我不會。”我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中考成績他還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的,今天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我看著他,他有些尷尬。我又接著提問其他學生,當我提問完其他同學之后,我走到他跟前,他誠懇地告訴我,其實提問的內容他都會,晚上可以一字不差地默寫出來。
晚自習的時候,我把他叫到辦公室默寫,但是,結果又出乎意料,三道題他只默寫出一道,而且答的還不全面。這個時候,我感覺一定是事出有因的。
我試著和他談心、交流,在我的耐心詢問下,他告訴我:上周四去茶爐房打開水時,不小心碰住了②班的一個男同學,還沒來得及道歉,那個男同學出口就說:“乖乖,真有才,連水都不會接呀!”他當時也很生氣,真想反駁他幾句,但當時有值班老師在場,他只好暫時忍氣吞聲。事后,他越想越生氣,認為那個同學的話讓他在同學們面前很沒面子、很丟人,感覺別人是不是很小看自己、自己是不是太窩囊了······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發現他的情緒很低落,似乎還隱藏著什么。我繼續開導他,問他現在的想法是什么,不料,他竟然脫口而出:“我想找機會拿暖水瓶砸他頭上,讓他也嘗嘗我的厲害,讓他知道說話不對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很吃驚,但馬上讓自己鎮靜下來,也努力讓他平靜下來,我委婉地說:“朝陽,你能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我,說明你對我很信任,已經把我當成了知心朋友。我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那個男同學說話的方式確實不太對,但他肯定沒想到他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會給你帶來這么大的傷害和不愉快。咱千萬不要生氣,不要沖動,因為小品中就說‘沖動是魔鬼。其實我聽說那個男孩子在他們班是有名的刀子嘴豆腐心,他的成績也是挺好的。咱要學會‘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寬容風格。決不能因為這區區小事傷了同學間的感情、再耽誤了你的學業、影響了你的美好前程······”
看著他情緒有些好轉,我又給他講了文首案例材料,(片刀的“用途”),又給他分析了法制頻道曾經熱播的《拯救少年犯》中,許多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故事,并警告他一定要學法、懂法、用法,因為蘇格拉底說過“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
我們談了很長時間,十點半的時候,我把他送到宿舍,在回宿舍的路上,他說:“老師,謝謝您給我的指點、對我的教誨,我將永遠銘記,心里的這個結總算解開了,這會兒感覺輕松多了。”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些時候長輩都得看他們的表情說話,所以來到學校,未免有時候聽不貫別人的話語,這就需要我們每個老師多留心、多觀察、多交流、多溝通,努力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努力給他們更多的愛心。愛是慰藉心靈的良藥;愛是開辟一片生命的樂土;愛,會給學生留下一生的醇香。
二、用鼓勵激勵學生
鼓勵支持學生,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也許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老師對學生的即時肯定和表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將會逐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產生興趣。
“你真笨,你看看,這么簡單的題你都做不出來!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墻,真是沒指望了。”
“孩子,老師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后會取得好成績,相信你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前一句是我們聽到最多、說得最多、也最刺耳的聲音,但由于經常會聽到,經常會說到,所以也就習以為常,也就不覺得有什么不對了。然而,我們的學生是否從老師那里得到了這樣的定論:“我不行,我很笨,我就這樣了。”于是,破罐子破摔,你說我壞,我就壞得“吐血”;你說我笨,我就笨得不識東西南北。這并不是危言聳聽,生活中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
教師的工作艱辛又繁瑣,是良心活。作為教師,應該有一顆博大的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應該與學生多進行情感交流,因為情感交流猶如一束陽光,能溫暖學生的心靈;情感交流猶如甘甜的春雨,能滋潤學生的心田;情感交流猶如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校德育滲透法制教育,讓情感交流走進法制教育,讓情感交流給每個學生帶來健康和快樂,讓人間情更濃,讓社會更和諧!
參考文獻:
[1] 朱力偉 張 偉 《職業道德與法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