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摘 要:口算與筆算是兩類基本的運算方式。其中筆算中的豎式計算在紙筆練習中更為常見。豎式計算對于思維的要求,相比口算而言較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低年級學生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典型錯誤。通過文獻分析、課堂觀察以及日常作業情況,發現學生存在的典型錯誤可歸納為三類:對數字的操作錯誤;對符號的操作錯誤;對運算規則的操作錯誤。
關鍵詞:豎式計算;數字;符號;運算規則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96-01
一、對數字的操作錯誤
關于“大減小”的思維定式,比如在計算62—37時,學生容易出現如下錯誤:
甚至讓學生再檢查一遍后,依然堅持該答案。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該錯誤,與其最初接觸減法的意義有關。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都會用到減法。而學生一直以來所接觸的都是大數減小數,事實上他們也習慣于這么做。
同化和順應是知識理解的兩種基本方式。當出現“個位上小減大”時,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出現了沖突,一部分學生思維出現了惰性,畏懼困難,只關注減號,逃避誰減誰的問題。依靠慣性思維,僥幸地轉移問題,依然用大數減小數。他們對于新知識采取了“同化”的策略,但是這種同化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并沒有建立新舊知識間實質性的聯系,而只是一種人為的聯系。
二、對符號的操作錯誤
關于符號的混淆,在豎式計算中,一類常見的典型錯誤就是+ 、—符號的混淆。比如:
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與學生的年齡較小有關。低段學生,有效注意力時間短,很容易被外界干擾。很多學生,出現眼睛看見的和計算結果不一致,表面上看是粗心,其實質就是在傳輸信息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大腦在接受外界信息時,沒有進行適當的停頓、加工,就匆忙地進行信息的錯誤傳遞,或者是信息傳遞的缺失。學生對所獲得信息的加工,往往會憑著對數字的直覺,比如看見63和21,會借由以往的經驗甚至是個人的喜好進行運算,而不是真正關注到了運算的符號。
三、對運算規則的操作錯誤
1、關于進位小1、退位點的遺忘、混淆
在學習兩位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的前期階段,學生掌握得較好,只有少部分學生出現忘記加進位小1,忘記減退位點。然而到了二年級上期,學生出現該錯誤的比例大大提高,甚至進位加法中出現退位點,退位減法中出現進位小1,比如:
事實上,最初接觸豎式計算,孩子們更多的是停留在機械記憶層面,他們依靠記憶和模仿,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按照程序完成計算,對于進位1和退位點逐漸形成一種書寫習慣,甚至有的孩子在寫豎式時直接先寫上進位1,退位點,再從個位算起。他們對于這兩種符號的理解,停留在一種表象,僅僅覺得應該把它們標注出來,而缺乏對意義的理解。這也造成過了一段時間后,再讓學生用豎式計算,他們的思維出現了混亂。進位1和退位點于他們而言,只是應該標注在豎式里的符號,他們缺乏對意義的加工,沒能將兩種符號區別開來,也就造成了在計算時遺忘了滿十進1,借1當十。
2、關于“中間數”的操作
比如在計算100—38時,學生容易出現以下錯誤:
從該錯誤可以看出,學生并不是不理解借1當十,也知道退位點的意義,能夠正確計算出個位。但在計算十位時,還是出現了錯誤。
比如在用兩步豎式計算96—34—35時,容易出現:
出現該錯誤的學生,對于獨立的退位減法的掌握沒有問題,但是在計算三個數連減時,思維出現了混亂。
上述兩種錯誤,看似不同,其錯誤的原因卻極為相似——對中間量的處理。100—38,出錯的原因在于,沒能處理好中間量,即向百位借的10個十。這10個十,不僅十位上要用,還需要借給個位1個十,所以十位真正能用來減的只有9個十。96—34—35,出錯的原因也在于中間量的處理,即96減34的差62。很多學生在計算時,太習慣于從左往右依次進行計算,以至于已經計算出了第一步,再回到原式時,思維又回到了起點,完全忘記了中間量62的意義,再繼續減34。
彼格斯的SOLO分類理論,將學生的思維水平分為五個:前結構、單點結構、多點結構、關聯結構和抽象擴展結構。其中多點結構是指,能根據幾個有限的、孤立的事件進行“概括”,關聯結構是指,能根據相關的素材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行結論的判斷。中間量實質上是介于幾個量之間的聯系。從上述錯誤可以看出,學生僅僅是在進行兩步孤立的、單獨的計算,并沒有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聯系。缺乏處理聯系的能力,與低年級學生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關。由于他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限,很容易做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
綜上所述,學生在計算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類型的錯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要忽略學生的錯誤,要認真對待,仔細分析。以不同的教學策略來避免類似錯誤,只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才能理解錯誤的原因,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參考文獻:
[1] 喻 平.數學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8.
[2] 約翰B.彼格斯,凱文 F.科利斯.學習質量評價[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薛石峰.小學數學難點教學技巧與案例[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