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內心態度和主觀體驗,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內心反應。學習活動與學生的情感因素十分密切,學生的情感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而學習效果又影響學生的情感,教師在教學生中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歡樂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充分利用情感交流進行英語素質教育,師生平等、民主地融洽相處,可以減輕學習過程的壓力。
關鍵詞:英語;情感教育; 語言環境;自信心;合作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56-01
人的情緒、情感對認識有促進作用,正如情緒情感可以不斷提高人的求知欲,從而促進人們去不斷地學習知識,認識世界,追求真理。因此,堅持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師生良好地溝通,減少消極、不愉快的情緒情感,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機。如果一個對孩子缺少尊重、理解與信任的教師,經常訓斥、批評、懲罰他們,孩子們又怎么會不產生恐懼感、厭惡感?在心理上和行動上采取對抗態度,并遷移到學科學習中,造成不良后果。
一、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讓學生體驗到英語的真正用途,感覺到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增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如在講授第三冊Unit 6 Shopping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帶來許多物品(如食物、欽料、學習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等等)。并把課堂布置成一個Shopping mall.讓學生運用“How much is/are...”的句型進行購物。這樣不但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牢固掌握好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還讓學生體會到了英語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明確了學習英語的必要性。走進英語教材,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斑瀾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但這美麗,遠遠抵擋不住教材靈魂的魅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本身就具有語言美。在字里行間,英語語言本身音調的升降,讀法的暴破、連讀,猶如一首和諧婉轉的詩歌,散發著無盡的美。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自己用標準、優美的語音朗讀課文,用親切、溫柔的語調和學生交流,充分利用語言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知道了深受歐美人喜愛的hot dog, hamburger,salad,學會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禮貌地說“May I have...?”在得到幫助時不忘說聲“Thank you!”給人造成麻煩時道聲“Excuse me.”別人有困難時,主動詢問“Can I help you?”別人誠心道歉時也不忘道聲:“Thats OK.”這高尚的情操,美麗的心靈,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嗎?
二、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
給學生“成就感”。在教學中要注意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予學生肯定,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多說、多讀、多練。因此英語教學的關健是讓學生大膽開口說、開口讀,不怕說錯。如學習There be的句型時,我首先利用一幅房間的圖畫引導學生認識There is.../There are...的表達方法,然后讓學生畫一些公園、商店的圖畫進行There be 句型的操練,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我們課室進行口語競賽。同學們的興趣都很高,爭先恐后搶著回答。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表達句子出現了錯誤。如:There is tree in the park. There are some flower in the garden. There are some book on the table.但我沒有立即打斷這些學生的發言,指出他們的錯誤,反而會給學生一個肯定的評語:“Good, very good.”然后我再將這些有錯誤的句子集中在一起,通過我的復述讓學生發現問題,改正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多說、多練習慣的培養。達到讓學生大膽開口說、不怕錯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學生表達英語的能力。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我注意建立互尊互愛的師生關系,對學生一視同仁,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來幫助自己改進,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對后進生更要付出多些愛心與耐心,善于發現他們心靈中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鼓勵,這對于克服學生自卑、虛榮、利己等消極心理與情緒有重要作用。一些學生在學英語過程中,難免方法欠佳,遇到一些挫折,信心不足的就可能因此而掉隊。關注到這類情況后,我就關心、幫助他們,進行了課后輔導,及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的評價,哪怕只有一點的改變。在課堂上或作業本上,我會毫不吝惜地表現對學生的欣賞的表情、眼神和話語,或留下贊美的語句,“Excellent.“Well done.”“Not bad.”“Try your best.”...有時,也會寫上簡短的評語,如,“很高興看見你進步,繼續努力?。 薄爸灰舷鹿Ψ?,我相信你會進步的。Come on!”對懶散下來的學生我寫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讓我們為了光輝的明天,努力吧!行動起來吧!”“再不努力,可要掉隊了,加油?。 钡鹊?。希望學生感受到我的情感與期望,使他們卸下“怕出錯”“難以做得好”的包袱,調整出較佳的學習心態,讓情感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催化劑。
三、培養團結向上的集體主義,發揮合作互助的精神
在一個班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是參差不齊的,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有利于培養學生互互幫互學、團結合作的精神。如檢查學生對新單詞的掌握情況時,分小組可以方便檢查學生對單詞的真正的掌握情況,成績好的學生還可以及時輔導成績較差的學生,比我一個人去檢查全班學生更全面,輔差工作做得更扎實。同時,小組學習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他們能根據我的要求發揮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避免一個人面對老師、全班同學的緊張,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課內的學習任務勝利完成,課外的學習活動也應組織起來,充實與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開闊視野,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集體的凝聚力、同學間的互助與競爭,還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組織進行。
在練習、作業設計方面我盡量減少機械的重復的抄寫,提倡一些活動性、實踐性、合作性的作業,如制作英語賀卡、漫畫配英語對話或積累你有興趣的課外單詞等。我針對學生課后少讀書的情況,設計了學生制作自我錄音帶的作業,孩子們覺得此做法很新鮮,錄音可聽到自己讀英語的效果。他們通常為了錄到好的效果都是練熟后再正式錄音,甚至反復錄幾遍,之后我把他們的“杰作”播放出來,讓他們自我或互相評價。這樣,學生多開口朗讀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只要有興趣,主動地學,學習就不會是負擔。
教學的實踐使我明白,積極創設好情感環境進行教學,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情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