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武鐵++吳美珍
【摘 要】在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中,養老院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養老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老年人受到傷害不僅會讓養老機構難脫其咎,而且消耗大量的衛生資源,更會加重老人家庭子女的生活負擔。本課題在書寫過程中,探索老人受傷害的來源以及其影響,分析傷害原因和應對方式,從而提出對老年人傷害預防處理機制有用的建議。做好養老傷害的預防,不僅能減輕老人家庭經濟負擔,而且能節約養老醫療資源,更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詞】養老機構;傷害;預防機制
一、養老機構老年人傷害預防機制的概念
養老機構老年人傷害預防機制就是養老機構針對老年人容易受傷或者可能會受到傷害的方面進行預防的措施,從而達到避免受傷害的效果,減少衛生資源的消耗,降低養老成本,讓老年人更好的生活,同時促進養老機構事業更好的發展。養老機構老年人的傷害預防機制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如機構固定設備、護理人員、老年人自身等方面。
二、對養老機構老年人傷害預防機制研究的作用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杭州濱江區現有人口31.9萬,其中老年人比例約占17.93%,老齡人口比例的增高,對衛生資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醫療機構老年人口受到傷害更增加了醫療費用,消耗衛生資源,給一些本來并不富裕的家庭帶來沉重的壓力。對于老年人傷害預防處理機制的研究,有利于減輕社會的養老成本,降低衛生醫療機構的壓力;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家庭更好的生活;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養老機構老年人傷害原因分析
(一)老年人自身方面
進入老年階段之后,老年人在心理上也會產生一系列的消極情緒,包括因退出就業領域可能產生的無用感,退出社會生活主要領域使人際關系淡化,進而產生孤獨感,面對疾病和死亡而產生的無奈和恐懼感等,而且老年人可能還會面臨因經濟收入減少而產生的生活困難、由于罹患老年疾病的概率增加而使身心遭受折磨等一系列問題。另外,老年人在生理上會表現出新陳代謝變緩、抵抗力下降、生理機能下降等特征,在生活中發生意外事件、自殺自殘等情況。
(二)養老機構方面
養老機構方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老年人傷害,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我國養老護理隊伍仍然處于低級階段,相當多的從業人員學歷低,文化水平和職業素質不高,在護理過程中的工作不規范、健康指導不正確等都可能造成老年人身體損傷。其次,由于養老機構的居住條件設計不合理造成老年人意外摔跌、銳器割刺、意外墜床等。第三,由于養老機構消防措施不到位引發意外爆炸、火災等事故造成老年人身體傷害。這些都給養老護理工作帶來了安全隱患。
(三)來自社會的外界原因
養老機構處于社會環境之中,社會中的各種動態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這些原因主要以輸入性為主,例如由于外部環境污染或傳染病的傳播導致老年人罹患疾病、兇手闖入養老機構造成老年人傷亡、老年人家屬在養老機構內對老年人進行虐打等均屬于此類。
四、養老機構老年人傷害的預防應對措施
(一)推行養老機構保險制度
養老機構的入住老年人作為“高危群體”,極易發生傷害事件。大部分杭州濱江區的養老機構規模較小,資本投入有限,抵御人身損害賠償風險的能力相當弱,一旦養老機構發生老年人的人身傷害糾紛,不僅可能嚴重影響養老機構的正常秩序,更可能讓養老機構因過高的賠償額而影響其整體運營,其造成的最終損害仍然會波及入住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而建立養老機構保險制度,就有利于分擔社會風險,減輕養老機構的經濟負擔,同時從另一角度來說也有利于對老年人損害賠償的保障。
(二)落實養老機構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決定了養老機構安全風險的大小,因此,落實好安全措施非常重要。首先,養老機構應完善溝通程序,讓老年人充分認識養老機構的工作性質和工作難度。由于老年人的生理體質特征,養老護理人員在提高服務質量和完善服務規范的同時,不能做到絕對避免發生任何意外,作為家屬對這一點要予以理解,平時要多與老年人溝通、多探望,發現問題要及時與養老機構溝通。養老機構也要將可能發生的意外與家屬事先講清楚,盡量避免日后因引發糾紛而與其對簿公堂。其次,養老機構應健全內部規章制度,加強入院評估制度、護理等級評估制度、員工崗位職責、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等方面的建設,落實員工績效考核和獎懲制度,樹立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第三,養老機構應嚴格根據《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等規定,從設施上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有條件的可以在老年人房間安裝呼叫系統,在養老機構樓道、出入口等安裝電視監控系統。第四,養老機構要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合理配置人員,提高服務水平和責任意識。最后,養老機構應重視養老服務合同的簽訂,特別是對入院的評估和入院協議簽訂工作一定要細化明確,將可能預見的風險向入住老人及其家屬告知清楚,并要求家屬不得隱瞞老年人的既往病史和健康狀況。
(三)拓展征集護理人員渠道,穩定養老護理隊伍
首先,需要解決養老護理員的福利待遇問題,近年來,對杭州濱江區養老機構的投入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相適應。需要政府部門能夠把老年社會福利事業作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點,促進養老護理人員收入的增長。其次,要采取多種途徑,從編制、待遇多方面著手吸引人才,使養老隊伍穩定、專業和規范。第三,要充分動員廣大的醫學生參與到為老服務志愿者隊伍中去,如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組成健康教育小組和急救演練小組定期進行活動,一方面普及安全健康教育知識,另一方面通過與老年人交流,傾聽老人講述,也使老年人得到心理的安撫。
(四)加強老年人的心理護理,提倡人性化管理
本文對杭州濱江區的養老機構調查數據顯示,66.5%老人還存在著不服老、不想依賴別人,或不容易接受別人意見,固執已見的心理特征,在自身的軀體功能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仍不尋求幫助,容易出現意外。88.6%的老年人對養老機構日常生活有安全感,與周圍老人的關系融洽。但也有45.4%的老年人存在孤獨、抑郁情緒,渴望親人的探望與聯絡。而且很多養老機構的老年人表示希望可以外出散步,然而杭州濱江區的很多老年公寓比較偏僻,周圍配套的商點、超市較遠,而且機構嚴格管理老年人,不允許外出。老年人會感到與外界的隔絕、閉塞和孤獨。
為此養老機構需要采取人性化管理,首先,實行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實行分層次、人性化的外出管理制度。其次,開展心理衛生保健知識講座,增強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教育老年人正確面對生老病死,幫助他們樹立生活信心,建立生命的價值觀。第三,定期組織老年人參加文化體育活動、公益活動或社會交往活動,常動手動腦,在活動中進行人際溝通與交流,消除孤獨寂寞與抑郁,以此來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
五、結論
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養老機構所面臨的老年人傷害風險也隨之提高。造成養老機構老年人傷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責任認定也比較復雜,這就需要社會、政府部門、養老機構、老年人及其家屬等都能予以重視。從養老機構而言,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提高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從制度完善、職業標準、服務標準和保險保障等方面加強對老年人傷害風險的防范,通過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養老服務水平,保障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鳳領,鄒華.養老機構意外事件的應對機制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 2014(13).
[2]鄒華,馬鳳領.養老機構意外事件分類研究[J].老齡科學研究,2014(03).
[3]張巖松.養老機構傷害事故的預防與處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22).